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103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地震研究》2021,44(4)
通过实验测试了国产KZ28LF低频可控震源在线性升频、伪随机编码和单频3种激发模式下的信号特征及在地下介质高精度动态监测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线性升频和伪随机编码激发模式可稳定激发1.5~12 Hz的低频信号,近场信号互相关系数大于0.95的分别占81%和63%,信号能量在9~12 Hz较强、在1.5~9 Hz较弱,低频外传能量较弱,而单频激发时高次谐波能量较强,信号重复性较差。(2)相干法和反褶积法均能压缩震源子波,恢复介质真实响应,相干法的结果重复性和信噪比最高,反褶积法保幅和保相效果最好。(3)叠加后探测距离可达20 km,波速变化探测精度达10~(-4)。  相似文献   
62.
多次波压制是地震资料处理中一个重要步骤。根据多次波发生下行反射的位置,可以把多次波分为两类:自由界面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不同的多次波有着不同特性,一种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往往只能针对特定的某一种多次波进行压制。F-K域压制多次波和预测反褶积分别利用了多次波的可分性和周期性这两种具有代表性压制多次波的处理方法。这里首先利用声波时差有限差分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正演计算,得到了包含不同类型多次波的地震数据;然后对正演数据分别应用F-K域压制多次波和预测反褶积两种压制多次波技术对自由界面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进行处理;最后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处理效果,总结了两种方法的适用条件。F-K域多次波压制手段适用于多次波与一次波时差差异较大的情况,预测反褶积对小炮检距附近严格满足周期性的多次波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3.
喀默什特南部戈壁覆盖区存在东西向正磁异常带,长约11km,在进行高精度磁法测量后推测为基性或超基性物质反磁化的反映。为了给出正磁异常带合理的解释,沿异常带垂直方向布设1:10000剖面,通过离散小波分解对剖面磁测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得到不同深度范围内异常的分布。结合欧拉反褶积运算、归一化总梯度处理及空间域解析延拓进一步判断异常特征,发现该异常主要由断裂引起,为塔什纳拉他乌推覆体所引起的断裂在喀默什特南部的延伸段。  相似文献   
64.
欧拉反褶积与解析信号相结合的位场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解析信号具有不受(二维)或少受磁化方向影响,能够较好反映磁性体边界的特性,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欧拉反褶积法可以确定场源的位置和深度以及形状因子,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前人提出将二者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前人提出的方法中存在受高频干扰严重的问题,本文提出低阶的欧拉反褶积与解析信号相结合的位场反演方法.本方法在反演中只需计...  相似文献   
65.
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在海洋多次波去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多次波是海洋地震资料处理中最难去除的噪声,目前时空域预测反褶积、SRME、高精度拉冬切除等方法均能有效衰减部分多次波,但对于强反射界面(如硬海底,海底以下高速层等)产生的多次波,单独采用以上方法仍会产生能量较强的残余多次波,针对该问题,根据多次波与一次波周期性差异在线性拉东域比时空域更为明显且有利于压制长周期多次波的特点,可以将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技术作为SRME、高精度拉东切除技术的补充,取长补短,联合应用消除深水海底多次波.本文对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的基本原理进行了阐述,讨论了如何选取参数,并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将线性拉东域预测反褶积应用于南海某凹陷海洋资料的多次波衰减处理中,有效的消除了残余海底多次波,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6.
通过合成地震图的计算,本文系统地分析研究了S波接收函数的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并在接收函数非线性复谱比反演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基于贝叶斯理论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 利用本文发展的P波和S波接收函数的非线性联合反演方法和沿独库公路布设的由51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组成的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体波波形数据得到了中国境内天山300 km深度范围地壳上地幔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得到了中国境内天山的岩石圈结构和造山动力学模型的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67.
本文基于地层反射系数非高斯的统计特性,在反褶积输出单位方差约束下,将反褶积输出的负熵表示为非多项式函数,作为盲反褶积的目标函数,然后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寻找最佳反褶积算子,实现地震信号的盲反褶积.数值模拟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与传统反褶积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同时适应于最小相位子波及混合相位子波的反褶积,能够更好地从地震数据中估计反射系数,有效拓宽地震资料的频谱,得到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68.
欧拉反褶积中构造指数的计算与优化选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构造指数是欧拉反演中最重要的参数,以往选取构造指数往往根据地质先验信息和人工经验试探选取,这样往往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反演构造指数,从而影响反演效果,甚至反演失败.本文提出利用异常值自动估算构造指数,这样避免了经验选取构造指数产生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可以快速方便地选出较合理的构造指数,提高反演效率.模型实验显示了该方法良好的反演效果,证明了文中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刘芳  祝意青  梁伟锋  杨姣  赵云峰 《地震》2016,36(4):163-170
利用华北地区2009—2014年绝对重力与相对重力多期重复观测资料, 得到不同时空尺度的华北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 采用欧拉反褶积方法, 通过对理论模型试算, 获得最优反演参数, 对引起华北地区重力场变化的场源深度和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反演计算和分析。 结果表明: 当构造指数为1时, 适合对流动重力场变化数据进行反演。 实际资料的反演结果在2009—2014年间的场源位置集中于河套断裂带。 本文研究方法可以用于重力场反演和以场求源的定量研究。 本工作为流动重力变化信号的反演和解释提供一条新思路, 也为构建地震重力预报指标体系提供了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70.
非稳态地震稀疏约束反褶积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Robinson褶积模型主要受缚于三种不合理的假设,即白噪反射系数、最小相位地震子波与稳态假设,而现代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如稀疏约束反褶积等)均在前两个假设上寻求突破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实际地震信号具有典型的非稳态特征,这直接冲击着反射系数反演中地震子波不随时间变化的这一基础性假设。本文首先通过实际反射系数测试证实,非稳态效应造成重要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展现,且对深层影响尤为严重。为校正非稳态影响,本文从描述非稳态方面具有普适性的非稳态褶积模型出发,借助对数域的衰减曲线指导检测非稳态影响并以此实现对非稳态均衡与校正。与常规不同,本文利用对数域Gabor反褶积仅移除非稳态影响,而将分离震源子波和反射系数的任务交给具有更符合实际条件的稀疏约束反褶积处理,因此结合两种反褶积技术即可有效解决非稳态特征影响,又能避免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理想化假设的不利影响。海上地震资料的应用实际表明,校正非稳态影响有助于恢复更丰富的反射系数信息,使得与地质沉积和构造相关的细节特征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