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篇
  免费   980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测绘学   223篇
大气科学   714篇
地球物理   2389篇
地质学   1569篇
海洋学   634篇
天文学   274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19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8篇
  2008年   232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8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211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17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08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谱分解和C3相干联合识别煤层小断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3相干具有较好的煤层小断层识别能力,但其易受随机噪声的影响,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假异常.另一方面,基于S变换的谱分解可以提高地震资料的时频分辨率,并对随机噪声具有一定的压制作用.为提高煤矿采区煤层小断层解释精度,结合谱分解技术与C3相干技术,以提高煤层小断层的解释精度和可靠性.本文分别利用正演剖面和实际三维地震数据,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首先建立了含不同落差的单一煤层模型,利用正演模拟方法获得了其正演剖面和含白噪声剖面.对于这两类剖面,利用S变换获得了其对应于不同频率的谱分解剖面.通过沿煤层反射波提取C3相干属性,获得了不同剖面所对应的C3相干值.对于无噪声地震剖面来说,文中所述方法能明显提高小断层的识别率;对于含白噪声的地震剖面来说,文中所述方法能显著提高所有落差断层的识别率,并基本克服了C3相干算法在低信噪比低情况下容易产生假异常的缺点.将文中所述方法应用到济宁二号煤矿15301工作面的实际三维地震数据中,发现较高频段的谱分解剖面所计算的C3相干同样比常规剖面所计算的C3相干有更好的小断层识别能力.对于煤系地层地质构造较简单的采区来说,利用较高频段谱分解剖面计算的C3相干对落差小于3m的小断层有明显反映.经过井巷工程的实际验证,所解释小断层的可靠性和精度都较高.但当煤系地层地质构造较复杂时,识别落差小于3m小断层的难度较大,还需进一步研究.总之,将谱分解技术和C3相干技术相结合,利用较高频段谱分解剖面计算C3相干,能够明显压制低信噪比所产生的假相干异常,提高煤层小断层的识别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72.
叠后地震数据的谱反演处理技术及其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限于现有三维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薄储层、小断裂等小尺度地质目标识别难题始终影响着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精度.基于高分辨地震分频技术的谱反演处理技术为提高薄层识别与预测精度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在原始叠后地震数据基础上开展谱反演处理,可获得全频带地震反射系数序列数据.该数据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完全可以用于微小级别地质体及地质体内部细节的描述与形态刻画.本文对谱反演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资料中.实例应用表明,谱反演处理获得的反射系数数据成果分辨率非常高,可清晰识别目标薄储层反射特征及各类层序变化边界,有较强的实用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3.
渡槽结构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邻梁间发生的碰撞现象易对其输水安全造成重大影响。采用薄壁梁段单元和三维接触-摩擦单元借助FORTRAN程序建立了考虑流固耦合的渡槽结构整体三维碰撞分析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进行了多工况下的地震碰撞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槽内水深的增大,渡槽结构的地震反应普遍增大,邻梁碰撞次数、碰撞力和相对转角也随之增大;槽内水体固结和考虑流固耦合的碰撞反应峰值相差不大,但时程曲线差异较大,某些部位水体固结的解会小于流固耦合解,使固结简化的处理偏于不安全。研究结果可供大型渡槽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74.
The traditional "dephase and sum" algorithms for over/under data combination estimate the ghost operator by assuming a calm sea surface. However, the real sea surface is typically rough, which invalidates the calm sea surface assumption. Hence, the traditional "dephase and sum" algorithms might produce poor-quality results in rough sea conditions. We propose an adaptive over/under data combination method, which adaptively estimates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the ghost operator from the over/under data, and then over/under data combinations are implemented using the estimated ghost operators. A synthetic single shot gather is used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n rough sea surface conditions and a real triple over/under dataset demonstrates the metho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75.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经济条件的迅速改善,世界各地对大型结构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这些大型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存在两个科学技术上的挑战:①结构的有限元模型的单元数和自由度数巨大;②该类结构受高阶振型影响较大,需要建立高阶的求解方程。并行计算技术的出现,为顺利的求解该类型结构,确保计算精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手段。本研究利用并行计算技术,研究了大型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了区域剖分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部分方法编制了C/C++程序并进行区域剖分效果的对比,分析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对各种区域分解算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总结了各种常用算法的优缺点。(3)专门对子结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编制了相应的C/C++程序,并利用ANSYS  相似文献   
976.
采用Burg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玉门地震序列进行了频谱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当主震发生时,频谱主频向高频方向变化,当整个序列接近尾声时,频率逐渐恢复。这个结果可解释为,随着应力的积累,孕震区介质部分裂隙闭合,挤出裂隙水,密度相对增大,品质因数提高,高频成分的衰减降低,使频谱的主频率移向高频。  相似文献   
977.
利用汶川地震获得的数字强震记录研究了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近场含速度脉冲和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和弹塑性反应谱,后者包括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μ、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与相同场地条件PEER近场无速度脉冲、集集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进行了比较.汶川近场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在0.2~0.8s周期内明显偏小,而它的弹塑性反应谱在短周期段(0.1 ~0.4 s)与汶川近场无速度脉冲地震动谱差别不大,但等延性强度折减系数谱Ru要大于集集地震含速度脉冲地震动的谱,而等延性位移比谱Cu和等强度折减系数位移比谱CR则小于集集地震动情况,此后随周期增长(至0.6 ~1.Os后)它们都逐渐过渡至与集集地震动的谱相当.汶川远场(盆地效应)地震动的弹性反应谱具有较宽并随周期缓慢增长的平台值和较长的特征周期,可达1.7s及以上.提出了远场(盆地效应)与近场地震动的弹性反应比谱和弹塑性位移比谱的概念.  相似文献   
978.
为了解叉桩对码头抗震性能的影响作用,建立高桩码头结构动力有限元模型,以全直桩高桩码头、美国Okland港第七街高桩码头和霍华德高桩码头为算例,研究全直桩码头、叉桩承台码头、叉桩置于全直桩码头后方这三种码头结构型式的地震反应,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全直桩码头结构柔度大,延性好,内力分配相对均匀,可通过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抗震性能较好;叉桩置于码头承台时,码头结构刚度相对较大,使叉桩节点易于发生破坏;叉桩置于全直桩码头后方时,叉桩可阻挡部分地震波的传播,降低码头结构刚度,减小码头桩周土弱化程度,全直桩码头结构的抗震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79.
施甸盆地三维地震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三维施甸盆地模型以及川滇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采用谱元法和并行计算技术,考虑地形的影响,模拟了盆地外围中等设定地震作用下施甸盆地地震波的传播,分析了面波的产生和传播,研究了该盆地不同位置剖面地震动的差异和原因.研究表明,小型盆地在中等地震的作用下盆地内部地震动空间差异很大,盆地中较深的小型凹陷更容易汇聚面波,形成更强的振动,位于覆盖层厚度剧烈变化区域的地震动强度也会很大,甚至大于覆盖层厚的区域.较基岩地震动,盆地内地震动持续时间明显增加,地震动的放大作用明显,这也是盆地震害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80.
Hi-net速度微分与KiK-net 加速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冯静  高孟潭  胥广银  陈鲲 《地震学报》2013,35(6):902-913
首先介绍了日本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Hi-net和KiK-net台网布设情况和数据格式, 然后利用Hi-net和KiK-net共同记录到的282次Mj≥5.0、 震源深度≤100 km的地震, 分析了Hi-net速度微分与KiK-net加速度对数峰值比、 对数反应谱比的分布特征及其随震级、 距离的变化关系, 讨论了速度微分结果在幅值和频谱两方面的不确定性. 结果表明, 数字型速度记录微分与观测加速度无论是峰值还是频谱均存在一定差异, 不能将其直接用作加速度. 考虑到对数峰值比和对数反应谱比在不同震级档、 距离档存在一定规律, 因此对速度微分结果的峰值和特定周期的反应谱除以一定的系数, 可以降低数字型速度记录数值微分造成的不确定性. 另外, 也可采用概率的形式描述这种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