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32篇 |
免费 | 842篇 |
国内免费 | 72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8篇 |
大气科学 | 82篇 |
地球物理 | 924篇 |
地质学 | 2821篇 |
海洋学 | 284篇 |
天文学 | 23篇 |
综合类 | 202篇 |
自然地理 | 1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14篇 |
2022年 | 156篇 |
2021年 | 162篇 |
2020年 | 126篇 |
2019年 | 148篇 |
2018年 | 103篇 |
2017年 | 122篇 |
2016年 | 120篇 |
2015年 | 133篇 |
2014年 | 232篇 |
2013年 | 167篇 |
2012年 | 228篇 |
2011年 | 209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68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13篇 |
2005年 | 127篇 |
2004年 | 98篇 |
2003年 | 93篇 |
2002年 | 105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130篇 |
1998年 | 103篇 |
1997年 | 96篇 |
1996年 | 108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112篇 |
1993年 | 71篇 |
1992年 | 90篇 |
1991年 | 78篇 |
1990年 | 61篇 |
1989年 | 46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6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10篇 |
1963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区域地震台网震相数据是区域地震台网产出的重要成果,是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料。整理全国31个省份1973—2008年区域地震台网纸质震相报告和地震卡片,按统一格式录入震相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服务系统。文中系统阐述区域地震台网的发展过程、历史震相数据的整合、地震观测报告的主要内容及震级的测定方法,并介绍了历史震相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快速索引下载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共享服务。 相似文献
42.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地震相识别与分布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火成岩分布复杂并具有多期性,直接影响了油气成藏作用,然而目前对其空间分布尚缺乏深入认识,制约着该区勘探开发的部署。利用全三维地震资料,根据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出了不同类型的火成岩地震相模式,并对其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相识别进行平面追踪,结合时间切片三维地震技术及属性分析对火成岩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主要发育柱状、尖峰状、蘑菇状和丘状4种火成岩反射地震相;研究区火成岩分区性较明显,主要发育3处火成岩体,分别位于东部隆起剥蚀区、坳陷中部和坳陷的西北部。 相似文献
43.
江陵凹陷南斜坡新沟嘴组下段薄互层滩坝砂储层预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陵凹陷南斜坡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岩性岩相变化大,储层厚度薄,岩性圈闭的识别难度大。此次针对凹陷南斜坡金家场三维区,以古地貌与成藏分析为基础,以砂组或单砂层为单元,以薄互层砂体预测为核心,以地震地质复合微相为指导,建立了一套利用地震地质复合相控和地质统计学反演相结合的薄互层砂岩储层预测技术,开展了南斜坡地区的砂岩展布规律预测,为江陵凹陷新领域的油气勘探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4.
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四段地震相与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勘探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其中须二段、须四段是主要探目的层段,也是盆地周边地区寻找新气源最有利层位之一。依据地震地层学方法和理论,结合钻井与测井资料,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划分成7个地震层序边界,分别为SB1—SB7,与之对应6个最大湖泛面,分别为MFS1—MFS6,并对层序界面的地震反射特征进行了总结。利用地震反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和反射波终止类型,在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须二段与四段内共识别出平行—亚平行、前积、丘状、透镜状及发散状地震反射特征等5种地震相,并对18条二维地震测线进行了剖面地震相的综合解释,编制了须二段与四段的地震相平面分布图。通过地震相与沉积相的转换,分别划分出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湖泊等沉积体系,编制了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与四段沉积相平面图,对大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构造格局的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该文综合利用沉积学、古生物学及地球物理学标志,对东营凹陷通61断块的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进行了详细划分和描述。系统编制了区内沙二段7个砂层组中51上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展示了各小层沉积时的地理面貌和沉积格局,阐明了各类储集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文中还详细讨论了沉积微相对油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I.理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泥石流的运动既有类似于固液两相流之处,又在很程度上不同于固液两相流。在泥石流滨汉体模型,膨胀体模型,粘塑体模型及颗粒流模型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这种模具有以往各类模型的优点,同时又便于对不同类型的泥石流进行描述,在理论上,它比现行各类模型更加严密,在应用上,它较现行各类模式更加方便,能够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各类条件,泥石流的结构两相流模型中将现行模型的作为特例 相似文献
47.
在我国广大的东海岸上, 存在着较多的滨海相可液化地基。这种地基相较于一般的液化地基, 存在着较多的黏土夹层。十字振动翼共振法作为一种新的液化地基处理方法, 能否在滨海相可液化地基的处理中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结合采用十字振动翼共振法的淮盐高速(大丰港段)工程实例, 在对该场地进行液化地基处理后, 采用标准贯入试验测试以及静力触探测试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抗液化评价。结果表明在较为复杂的滨海相可液化地基上, 十字振动翼共振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工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8.
49.
酸性矿山排水(AMD)是硫化矿床矿山环境污染防治的难点,因而持续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多的学者对矿区AMD中次生矿物进行了研究。为深入了解AMD中次生矿物的形成和演化,为AMD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前人不同环境下AMD中的次生矿物类型、次生矿物形成顺序,以及铝相次生矿物的形成、特征、环境危害及意义进行了简要综述。目前与AMD有关的主要次生矿物存在3种类型,即铁相次生矿物、铝相次生矿物和其他相次生矿物,AMD中的pH、Eh和温度对于次生矿物的形成具有控制性的作用。铁、铝相次生矿物具有吸附金属能力,这一性质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河流的自净化作用。由于AMD形成条件高,矿物相不稳定,目前有关AMD中铝相次生矿物及“酸性白水”的研究成果有限。因此,加强铝相次生矿物以及“酸性白水”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解析蒿坪河流域石煤矿区河流酸性磺水–酸性白水的形成演化机制,以及铝相次生矿物吸附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50.
石榴石是研究区内暗色镁铁质岩、麻粒岩及片麻岩的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成分分
析表明,它们是含钙铝榴石分子较多的镁铝一铁铝系列石榴石,红外光谱测定其近于铁铝榴石;
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Fe3+含量增多将引起石榴石内六配位多面体变形程度增大;:是胞参数ao
与Ca2+含量呈正相关。本区石榴石是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产物,形成的温压条件为780-840℃.
0.85-1.10 GPa。形成石榴石的反应是复杂的,其中包括角闪石与斜长石的增温脱水反应以及
紫苏辉石+斜长石组合向石榴石+革斜辉石组合转化的滑动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