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89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3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成像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飞  常旭  刘伊克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6):1899-1908
在反射地震转换波资料处理中,准确求取共转换点一直是一个难题,采用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能避免共转换点道集的抽取,而且能够使转换波归位到真正的反射点上,实现准确成像.本文针对火山岩地震屏蔽层的转换波成像问题,通过对转换波共近似转换点道集进行速度分析,建立了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的初始速度场,通过速度扫描和纵、横波速度比值扫描确定最佳的偏移速度场和纵、横波速度比值,实现了在火山岩高速层覆盖区域的转换波偏移成像.实际资料的成像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近似转换点计算以及转换波叠前时间偏移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2.
基于Fatti近似的弹性阻抗方程及反演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Connolly的弹性阻抗(EI,elastic impedance)公式进行反演只能直接得到纵、横波速度和密度的信息,然后才可间接计算得到纵横波阻抗等其它的参数数据体,这样便增加了一步误差使数据的准确性降低.本文首先针对该方法的这些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以Zoeppritz方程的Fatti近似为基础一种新的弹性阻抗公式,由该公式可得到比用Fatti近似更准确的反射系数,然后对这个公式进行了标准化以实现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间量纲的统一,最后用标准化后的公式进行了反演,从反演得到的不同角度的弹性阻抗数据体中可直接提取得到纵横波阻抗数据体.应用实例表明用这种方法提取得到的纵横波阻抗更加稳定、准确,而且能很好地反映储层信息.这种新的方法是对以Connolly公式为基础的传统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93.
双曲线接触面本构模型能比较真实地模拟堆石材料与混凝土面板间的接触关系,扩展Lagrange乘子法能比较精确地计算接触面间接触状态。在吸取Clough双曲线接触面本构关系应用于无厚度的Goodman单元和有厚度的Desai薄层单元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将Clough双曲线接触面模型引入扩展Lagrange乘子法进行摩擦接触问题的求解。介绍了基于扩展Lagrange乘子法的序列二次规划法(SQP)提法,详细推导了在扩展Lagrange算法的非线性接触计算中引入Clough双曲线接触面本构关系的数值列式和实施步骤。数值算例和工程实例的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成功的,能够比较真实地模拟堆石-混凝土墙(混凝土面板)之间的接触状态。  相似文献   
94.
两种新的沉降推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路、铁路等工程中通常利用实测沉降资料推算最终沉降,双曲线是最常用的一种沉降推算方法。工程实践表明,常规双曲线法即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往往小于实际沉降,且需要较长时间的沉降资料。依托大量监测工程,在增量双曲线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量双曲线法和TS双曲线法。工程实践表明,这两种新的双曲线法推算沉降与增量双曲线法推算沉降基本相同,可用于较短预压时间的沉降推算。  相似文献   
95.
采用GPR地质雷达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当掌子面前方存在溶洞时,地质雷达时间剖面常出现双曲线特征图形。针对这一比较成熟的先验知识,提出采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自动识别地质雷达图像中的双曲线,以此实现智能预测掌子面前方溶洞这一不良地质体。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金耀华  孙炎  钱玉林 《岩土力学》2005,26(Z1):163-167
分析了水平条形均布荷载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位移规律,归纳了位移随弹性模量比n之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提出了水平条形均布荷载下横观各向同性地基位移的近似简化解,以供岩土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7.
用双曲线法预测挤扩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高笑娟  朱向荣 《岩土力学》2006,27(9):1596-1600
双曲线法能够比较好地预测P-s曲线为缓变型的桩基的极限承载力。根据7根挤扩支盘桩的实测P-s曲线,用双曲线法预测了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在极限加载范围内,双曲线法同样适用于挤扩支盘桩,拟合双曲线与实测的曲线比较吻合,预测的结果对工程实际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
首先对桩的荷载传递法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工程实测资料的研究,发现西安饱和黄土地基中旋挖钻孔灌注桩桩侧摩阻力传递函数符合双曲线规律,并探讨了双曲线模型参数的理论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一工程实例证明利用荷载传递函数法,根据土质参数来计算单桩Q-s曲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
100.
点状地名信息的加权泰森多边形检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王琦  吴文周  苏奋振 《测绘学报》2017,46(11):1919-1926
鉴于地名库中多数地名仅以中心点坐标形式记录其空间位置信息,缺乏其空间范围的具体描述,造成地名检索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在深入分析地名及其空间属性、空间关系的基础上,考虑同类型地名的不同性质在检索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泰森多边形在地名边界近似中的优势,提出了针对点状地名信息的加权泰森多边形检索法,依据同类型地名的面积属性作为权重指标构建泰森多边形,以近似表达地名的空间范围,进而描述地名间的各类空间关系;并从拓扑关系、方位关系与距离关系3个方面给出了具体公式以计算地名间的空间相似性;最后以行政区划边界近似与检索为例验证该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较好地近似表达地名空间范围及空间关系,增强了检索词与地理信息资源在空间位置上的相似性度量,检索结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