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8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28篇
地质学   176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非洲S盆地是西非Iullemmeden盆地东南边缘的一部分,现有地质资料认为S盆地是一个向西南倾斜的单斜盆地。为初步查明该盆地的地质构造格架为评价盆地的含油气潜力提供依据,在S盆地展开了1∶5万重磁调查。本文依据盆地的实测重力数据及已有地质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与解释推断,在研究盆地不同深度空间的重力异常时发现,S盆地具有上下两层断裂系统:下层为一套控制盆地形成与发育的近南北向的基底断裂系统,是西非裂谷系一系列近南北向的地堑式盆地的组成部分;上层为一套有北东向与北西向断裂共同组成的盖层断裂系统(部分运动强烈的切入基底),这套断裂决定了盆地的最终形态并控制着油气流的运移通道和储存空间。  相似文献   
322.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露大陆岩石圈精细结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深地震反射技术已被国际地学界公认为是探测岩石圈精细结构、解决深部地质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等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实验,使用该技术揭露盆地、造山带岩石圈的形成和演化、地球动力学过程,并应用于油气资源远景评价、矿产资源勘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扼要介绍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的发展及其部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3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地震测深研究成果回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回顾了在青藏高原东北缘(32°-40°N,100°-108°E)地区深地震测深研究的主要成果,给出了这一地区地壳中地震波速度结构的特征和莫霍面的形态。  相似文献   
324.
重磁线性反演最后都要归结于解数据方程。由于重磁数据方程是奇异方程,通常大多数解方程组的方法都失效。因此,本文采用了正则化方法,通过模型试验,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解奇异方程和压制高频干扰的功能。为了保证反演结果的可靠,本文提出了一套比较可行的处理资料过程。最后,反演计算了山西太原盆地的莫霍面和居里等温而,其结果与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相吻合。  相似文献   
325.
本文确定了黄土中古土壤有四种双层淀积类型。第一和第二种是由两层CaCO3结核构成的,第三种是由CaCO3和CaSO4构成的,第四种是由CaCO3与Al2O3、Fe2O3构成的。根据CaCO3淀积层成因分析得知,西安附近第一层古土壤具二元发生特点。该层古土壤上部的CaCO3淀积层代表碱性土壤发育时期。下部的CaCO3淀积层代表中酸性土壤发育时期。因为有些古土壤发育时出现过气候变化,所以具CaCO3淀积层的古土壤不一定是碱性的。具CaCO3与Fe2O3·Al2O3构成的双层淀积是酸性土壤的标志。  相似文献   
326.
藏北地壳东西向结构与"下凹"莫霍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藏北色林错-雅安多510余公里长地震剖面上纵横波特征所识别的来自于莫霍反射及壳内反射震相, 通过正演拟合解释了该纵剖面地壳纵横波速度与Poisson比结构. 研究结果显示, 雅鲁藏布江与班公湖-怒江两条缝合带之间地壳结构东西向变化剧烈, 岩石圈结构在剖面中部厚度最深, 达到80余公里; 莫霍面东西向变化呈现"下凹"特征, 自莫霍面"下凹"处沿剖面东西方向呈阶梯状抬升, 且西向抬升速度较东向大; 地壳内纵横波速度纵向(深度域)与横向(东西方向)均存在非均一性现象, 且上地壳内27~34 km深度处存在厚度约5~7 km的低速层. 上地壳内, 剖面中段介质的Poisson比较剖面东段与剖面西段的低; 下地壳内, 剖面东段的Poisson比较剖面西段的Poisson比低. 上地壳内介质的刚性变化特征不同于下地壳内介质的刚性变化特征, 剖面东段下地壳内物质较剖面西段的刚度小, 并蕴含着藏北地区下地壳物质伴随欧亚与印度板块碰撞而东向流动. 藏北地区地壳结构东西向变化趋势与莫霍面"下凹"特征可能源于多期构造作用的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327.
一共由28个欧洲和北美机构组成的国际组织最近完成了一项聚焦于中欧的巨大人工源地震实验。该实验被称为基于折射的中欧岩石层实验,或 CELEBRATION 2000。实验的目标是横贯欧洲缝合带以及东欧地块(鲍尔蒂克以南)的西南部分、喀尔巴阡山脉、潘诺尼亚盆地和波希米亚丘陵地区的主要构造复杂拼合体的结构及其演化(图1)。横贯欧洲缝合带地区(加里东-托恩基斯特  相似文献   
328.
本文通过几个典型的地方震图例,着重分析了较小震中距上莫霍面的反射波和地表面波,指出当震中距为数十公里时,除直达波外,反射波P11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震相,地表面波也并非爆破才会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清晰地记录到。在地方震分析中,应避免将近距离上的P11误认为S^-,避免把浅震误认为爆破。  相似文献   
329.
目前,在深井中采用多层套管实现层间封隔的方法已非常普遍,对多层套管井固井质量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目前还未有针对外层套管与地层之间水泥胶结评价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差分仿真了单极声波测井在双层套管井中的响应特征,探讨了利用套管波幅度和斯通利波频散特征识别外层套管与地层之间环空是否胶结水泥的可行性.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在两层套管之间胶结水泥时,套管波的幅度或衰减对外层套管和地层之间是否胶结水泥非常敏感,外层环空若充填水泥则全波中的套管波幅度降低明显;在两层套管之间充填泥浆时,全波波形中首先到达的套管波幅度较大,其对外层套管的胶结状况不再敏感,通过对接收的阵列波形做频率-慢度相关分析发现,在外层套管和地层之间胶结水泥后,井孔内接收到的低于10 kHz的外斯通利波慢度明显增大,仿真波形的处理结果与解析计算的斯通利波的频散曲线吻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可尝试利用内层环空激发的外斯通利波判断外层套管与地层之间是否胶结水泥.  相似文献   
330.
本文对天山南麓1:100万、1:50万和1:1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及相应的垂直磁力异常图进行了处理,并计算了莫霍面深度。根据两个已知铀矿床综合资料的分析,确定了铀矿床所在处的重(磁)场特征,并预测了铀成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