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110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48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3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本文利用执行任务累积的气象资料、NCEP和NWW3海浪模式资料,对非洲大陆东南侧海域春季的几种危险天气系统及其造成的大浪区进行了分析,初步揭示了这些危险天气系统的成因及其发展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82.
南京直立人地点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时代与环境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和南京直立人地点是我国重要的古人类化石地点。近年来,采用TIMS铀系测年等手段对这两个地点的年代重新进行了测定,将北京和南京直立人生存年代均前移了100ka以上。南京直立人的时代可能大于500ka,抑或580ka。北京直立人的时代介于距今400ka至650ka,抑或800ka。新的年代框架促进了两个地点地层与环境的研究。重点梳理两个地点的年代学、地层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分歧,并对测年方法与结果、古生物与地层分析等方面的不确定性或多解性进行了讨论。尽管这两个地点在时代和环境研究方面仍存疑问,有些问题一时尚难澄清,但还是尝试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部分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3.
李永项 《第四纪研究》2023,43(3):704-711

在陕北黄土高原下部的红土堆积中新发现29个新近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自北向南包括神木、榆阳、佳县、横山、子洲、志丹、安塞、甘泉等地,基本覆盖整个陕北黄土高原,填补了中新世时期中国哺乳动物地理格局中东西分界线附近的大片空白。动物组合以新近纪中国北方常见的三趾马动物群成员为主,包含有三趾马(Hipparion)、大唇犀(Chilotherium)、萨摩麟(Samotherium)、巨鬣狗(Dinocrocuta)、弓颌猪(Chleuastochoerus)、羚羊(Gazella)等,其组合特点类似于府谷老高川中部动物群。新发现的、多地点的化石材料进一步表明,在陕西北部晚中新世约6.7 Ma左右,森林-草原混合型三趾马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当广泛,而约7.8 Ma和约5.7 Ma两期的哺乳动物群的分布可能相对局限。

  相似文献   
384.
德日进  杜恒俭 《地质论评》1949,14(Z2):189-191
本篇所记述之材料,乃为民国二十大年由新生代研究室裴文中,贾兰坡两先生在北平西山门头沟北九公里沿浑河之灰峪沟旁(即十八地点)所采集者。化石存在於奥陶纪石灰岩裂缝中,高出河床约一百  相似文献   
385.
目的: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索胃肠积热及相关因素与2型糖尿病(T2DM)的相关性,为临床防治T2DM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将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半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胃肠积热证诊断量表(成人版)》评价研究对象是否存在胃肠积热。运用Epidata 3.1和SPSS 20.0进行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265 例,观察组108 例,对照组157 例。其中胃肠积热患者观察组有85 例,对照组有52 例(P<0.05),比值比(OR)=7.462,95%CI[4.228-13.170],胃肠积热患者患T2DM的危险性是无胃肠积热患者的7.462倍。T2DM家族史(OR=3.883,95%CI[1.618-9.316]、高血压病(OR=3.228,95%CI[1.490-6.994]、高脂血症(OR=6.266,95%CI[2.466-15.922]、饮食不规律(OR=2.557,95%CI[1.173-5.574]、暴饮暴食(OR=4.896,95%CI[2.009-11.930]、偏食(OR=2.428,95%CI[1.100-5.362]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T2DM与胃肠积热的发生呈正相关;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偏食等因素在该病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386.
目的:研究恶性亚实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特点,为从中医体质角度防治亚实性肺结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经手术切除且病理证实为亚实性肺结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可能判断恶性肺结节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家族)史、临床症状、结节位置、结节最大直径、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结节类型和CT值,同时调查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共纳入136 例亚实性肺结节患者,其中良性结节44 例,恶性结节92 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结节部位、毛刺征、分叶征、胸膜牵拉征、血管集束征、结节最大直径、CT值及气虚体质在良、恶性亚实性肺结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结节最大直径、血管集束征、气虚体质是恶性亚实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恶性亚实性肺结节的危险因素有血管集束征、结节最大直径和气虚体质,气虚体质的亚实性肺结节患者可以尝试中医防治。  相似文献   
387.
谢谟文 《地质学报》2004,78(6):806-806
基于平面应变的假定,前人提出了各种最优化方法或随机方法来搜寻二维边坡稳定分析中的最不利滑动面,但这些方法不能适应于边坡的三维稳定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来确定三维最不利滑动面。该方法假定初始的滑动面为一椭球体的下半部,三维最不利滑动面通过最小三维安全系数决定。对于几个已知二维最不利滑动面及其安全系数的实际例子,  相似文献   
388.
洪涝灾害对房屋等建筑物会造成巨大损害,灾后房屋破坏等级鉴定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人工鉴定方法,消耗较多的人力、财力及时间等资源.为此,基于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引发的农村房屋破坏数据,采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理论,得到灾后房屋危险等级智能分类模型.首先采用AlexNet、VGGNet、GoogleNet和ResNet四种经典的深度CNN架构,对数据集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得到4种灾后房屋危险等级智能分类模型,然后结合迁移学习方法训练CNN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并选择效果较优的ResNet-50为分类主模型,最后分析CNN架构中超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ResNet-50在学习率为0.000 5,epoch为50,batch_size为16时网络训练结果最优,其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达到了95.5%;此外,房屋危险等级特征的可视化分析明确了模型分类的机理及准确性.试验表明基于迁移学习的识别模型准确率较高,为农村房屋洪涝灾害后受损等级分类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9.
国道212线陇南段是我国地质灾害最发育的地区之一,绘制该区的滑坡危险等级地图对灾害管理和发展规划是极其必要的。基于滑坡的野外调查、机理研究和室内试验等工作,分析了滑坡与各种要素的相关性,选择控制滑坡的9个重要要素作为评价要素,利用GIS和二元统计的信息值模型和滑坡先验风险要素模型绘制了研究区的滑坡危险等级地图。最后,选用区内11个具有明显滑动位移的活动滑坡与滑坡危险等级地图比较,检验其可靠度。结果表明,活动的滑坡绝大部分都位于危险等级很高和高的范围内,说明两种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研究区实际情况相吻合,同时也反映出信息值模型与实际情况更加相符。  相似文献   
390.
黄土斜坡最危险滑裂面的遗传算法确定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土滑坡尤其是地震作用下的黄土滑坡历来是我国西部广大地区一种突出而严重的地质灾害。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基本思想和原理确定黄土斜坡最危险滑裂面、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稳定性分析的新方法。实例的验证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更准确、更高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