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5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8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褐潮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的危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晗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科学》2014,38(6):78-84
<正>褐潮(Brown tide)是一种有害藻华,目前已知的主要藻种为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及Aureoumbra lagunensis,由于藻华期间海水呈褐色,因此被称为褐潮[1]。褐潮的爆发严重危害到海洋资源和贝类养殖业,并且影响到海洋生物的种群结构乃至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在美国东海岸,褐潮导致当地海湾扇贝资源崩溃、硬壳蛤资源衰退和海草床生境退化等[2];  相似文献   
82.
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藻华是我国近海常见的生态灾害,其暴发机制尚不明确。为探究营养条件在其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几种常见饵料藻与同海域硅藻培养下夜光藻的种群增长,同时探究模拟海水混合与营养盐水平对其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饵料藻培养下,夜光藻种群增长有着显著差异,其中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组中夜光藻的平均增长率为(0.151±0.001)d−1,远高于其他饵料藻。海水混合对夜光藻种群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模拟海水混合时,部分实验组中夜光藻增长率显著高于静置实验组,其中微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minima)培养下的夜光藻种群增长率为(0.136±0.001)d−1,远高于除亚心形扁藻以外的其他实验组。随着营养盐水平的增加,与亚心形扁藻共培养的夜光藻种群增长出现明显的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拟合结果表明,其种群增长符合Boltzmann模型,并与营养盐水平相关。结果表明,海水混合与营养盐输入引起的平潭海域微藻的快速繁殖在当地夜光藻藻华的形成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张金国  赵希林  刘欢  姜杨  邢光福 《地质通报》2022,41(12):2202-2223
华夏地块是华南大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属于古陆还是造山带一直存在争议。选取华夏地块北部浙南地区龙泉岩群变沉积岩, 开展了野外调查、年代学研究、原岩恢复和原岩构造环境判别。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多峰值特征, 存在明显的Grenville期和泛非期峰值, 反映了其源区与冈瓦纳古陆的亲缘性; 4件变沉积岩样品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618 Ma、620 Ma、570 Ma和549 Ma, 结合区内加里东期花岗岩、变质作用等信息, 推测变沉积岩的原岩应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 龙泉岩群变沉积岩的原岩为杂砂岩和粘土岩, 为类复理石建造, 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环境。龙泉岩群包括类复理石构成的基质和变基性岩、硅质岩、大理岩等构成的岩块, 它们形成于不同时代、不同构造环境, 最年轻的基质沉积于震旦纪晚期(570~549 Ma)之后, 其构造属性应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 指示该时期扬子与华夏两大块体尚未碰撞拼贴。  相似文献   
84.
陈相龙  王明辉  王鹏 《第四纪研究》2022,42(4):1136-1147

东周时期,北方长城沿线农牧兼营人群在秦、赵、燕等列国的冲击下,部分被中原农耕文明浸润并逐渐同化,成为华夏族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认识北方长城沿线农牧兼营者华夏化的过程,本研究以冀北山地张家口地区为主要研究区域,以白庙墓地出土人骨为研究对象,重建了白庙先民的食物结构,综合分析了白庙先民的生业经济与文化面貌之间的关系,以及白庙先民为代表的农牧兼营者融入华夏集团的生业基础。白庙先民的δ13C与δ15N(-8.6 ‰ ±0.6 ‰,9.9 ‰ ±1.0 ‰,n=41)显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当地居民以粟、黍两种谷物及用粟作农业副产品饲养的家畜为主要食物,畜牧业产品仅作为食物资源的补充。分析认为,白庙先民对于粟作农业的依赖或承袭于本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生业传统,而畜牧经济的出现则可视作当地先民在牛羊畜牧业随东西方文化互动不断东传的大背景下,根据生态过渡地带资源环境的特点而做出的适应性调整。如果说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的生存策略是本地作为北方草原畜牧区与中原农业耕作区之间缓冲区在生业经济方面的呈现,那么白庙先民对于农业生产方式的依赖则可能是战国中期之后冀北山地被纳入华夏列国统治疆域的生业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5.
刘再华 《中国岩溶》2008,27(4):388-390
首先,作者感谢周绪纶先生等在“黄龙钙华是热成因还是冷成因——高寒岩溶气源之一”一文中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的评价,包括好的评价和非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6.
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翠娅  黄美珍  杜琦 《台湾海峡》2010,29(3):434-441
福建沿岸海域是中国的赤潮多发海区之一.据统计,1962~2008年间,福建沿岸海域共发生赤潮180起以上,潜在的赤潮生物有124种,已经引发过赤潮的种类有27种.本文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角毛藻(Chaetocerosspp.)、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裸甲藻(Gymnodinium spp.)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等福建沿岸海域主要赤潮生物的生态学特征和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评述了福建沿岸海域赤潮发生的特点.福建沿岸海域引发赤潮频率最高的赤潮生物是夜光藻,米氏凯伦藻造成的水产养殖损失最大.其赤潮多发季节在春夏季的4~7月.其赤潮多发区主要分布在3个区域:宁德沿岸海域(以四礵列岛为中心)、厦门西港海域和平潭沿岸海域.对福建沿岸海域几种主要赤潮生物的研究表明,赤潮的发生与水温、盐度、气象、水动力、营养盐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基于2007年8月海洋光学浮标在珠江口投放期间获得的近16天的实测生物光学数据, 对一次藻华过程中水体总吸收系数和水色光谱的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藻华前后水体中非藻类物质尤其是有色溶解有机物在蓝光波段具有较强的吸收贡献, 而当藻华爆发时, 随着叶绿素a浓度的急剧增大, 浮游植物的吸收贡献明显增强; 各波段之间总吸收系数呈现出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吸收光谱蓝绿波段比值的变化对遥感反射率的光谱分布有重要的贡献; 据此建立了对水体总吸收系数反演的经验关系模型, 表现出较高的反演精度, 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对偏差的均方根在可见光波段可控制在24%以内。  相似文献   
88.
2013年夏季华北乡村站点固城大气氨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13年6—8月河北省定兴县固城站的NH3连续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分析了NH3体积分数水平、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固城站NH3小时平均体积分数变化范围为0.9×10-9~862.9×10-9,平均体积分数为43.9×10-9±65.9×10-9。观测期间PM2.5中NH4+平均质量浓度为 (19.77±33.24) μg·m-3。2013年夏季固城站NH3和NH4+质量浓度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浓度明显高于华北地区城市站点,说明由于农业施肥等活动导致固城站大气NH3和NH4+质量浓度水平显著提高。夏季NH3体积分数有明显日变化且呈单峰特征。2013年夏季固城站硫氧化率和氨转化率较高,说明SO2和NH3转化为SO42-和NH4+的速率较大。华北地区应加大对由农业活动造成的NH3排放的控制力度,以降低区域二次气溶胶污染。  相似文献   
89.
汪智军  殷建军 《第四纪研究》2023,43(5):1298-1308

构造活动地区常发育一类沿断层迹线呈线状分布的裂脊型钙华,目前对这类奇特的钙华沉积形态(体)发育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明晰。本研究以云南剑川县龙门邑古钙华脊为例,通过对钙华脊的形态、内部结构、岩相特征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等进行系统分析,探讨裂脊型钙华的成因和发育演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龙门邑古钙华脊主要由轴部近直立的条带状钙华和两翼倾斜层状钙华构成,脊顶发育中央裂缝。脊轴部条带状钙华较为致密,主要由粗亮晶方解石厚层和泥晶方解石细层交替组成;而两翼钙华较为疏松多孔,其微岩相结构类型多样。钙华δ13C值为1.3‰~3.2‰,δ18O值为-26.9‰~-20.5‰,对其进一步分析表明,钙华脊由沿剑川盆地西缘的活动断裂出露的温泉水沉积而成。该古钙华脊的主要发育演化过程可能包括:1)热泉水沿断层迹线基岩裂缝出露,沉积钙华并连成脊;2)脊轴部发育中央扩张裂缝;3)泉水沿中央裂缝两壁沉积直立条带状钙华,并向脊两侧沉积倾斜层状钙华;4)中央裂缝被逐渐填充并闭合,且热泉活动减弱,钙华脊停止生长。对龙门邑古钙华脊的研究表明,裂脊型钙华的发育与当地断裂构造具有密切联系,加之这类钙华可以提供关键的地质年代约束,在新构造和古地震活动研究中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有害藻华的宏条形码分析:机会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楠生 《海洋科学》2020,44(7):116-134
宏条形码分析(metabarcoding analysis)是通过对野外样本的分子标记(即条形码)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利用测序结果分析野外样本物种组成、物种相对丰度,及其时空动态变化。这项在近20年里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子技术,得益于DNA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包括测序通量的提升和测序成本的降低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的快速开发。基于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分析方法,特别是最近的扩增子序列变异(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方法的开发,极大促进了宏条形码分析的应用。在世界及我国的海洋生态领域,宏条形码分析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分析方法的日趋成熟,可适用于不同应用领域的分子标记不断增加,以及参考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宏条形码分析将释放出广阔的应用潜力。可以预期,宏条形码分析将在系统分析我国近岸海域有害藻华物种(及其他浮游生物物种)的组成和相对丰度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发现新物种,辨别隐存种,跟踪物种的生物地理学,进而帮助解析有害藻华暴发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