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3篇
  免费   4911篇
  国内免费   5460篇
测绘学   1339篇
大气科学   1074篇
地球物理   5007篇
地质学   20890篇
海洋学   1416篇
天文学   48篇
综合类   1844篇
自然地理   3016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1028篇
  2021年   1023篇
  2020年   876篇
  2019年   907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843篇
  2015年   932篇
  2014年   1541篇
  2013年   1142篇
  2012年   1401篇
  2011年   1421篇
  2010年   1204篇
  2009年   1289篇
  2008年   1320篇
  2007年   1077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1103篇
  2003年   1011篇
  2002年   1065篇
  2001年   1058篇
  2000年   942篇
  1999年   965篇
  1998年   900篇
  1997年   889篇
  1996年   905篇
  1995年   880篇
  1994年   806篇
  1993年   686篇
  1992年   708篇
  1991年   585篇
  1990年   550篇
  1989年   482篇
  1988年   99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3篇
  1977年   12篇
  1959年   8篇
  1954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碧口地块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由北部变质沉积岩系及南部变质中基性火山岩组成。碧口地块北部岩石变质为千枚岩、云母石英片岩,南部岩石经历绿片岩-蓝片岩相变质。由于对碧口地块变形特征及区域变质作用分析深度不够,缺少精确的变质时间限定,碧口地块变质杂岩系性质、区域变质年代及其大地构造属性始终处于争议之中,导致对西秦岭和龙门山造山过程的认识产生分歧。通过详细区域构造解析,将碧口地块划分为3期变形:D1期以紧闭褶皱、面理S1及矿物线理L1为特征;D2期形成于由北向南的正断拆离作用,显示韧性变形特征,D2期变形改造先期逆断层并形成半地堑盆地;D3期形成于喜山期逆冲走滑运动,以脆性变形为主要特征。本研究获得碧口变质岩中变形脉锆石U-Pb年龄(227.2±6.2)Ma,碧口地块已报道的D1期变形后期侵入体年龄为226~215 Ma,从而限定D1期碧口区域变质变形年龄为约220 Ma。因此推测D1期形成于三叠纪末华南、华北板块碰撞,碧口地块区域变质主要形成于这一时期的俯冲碰撞作用;D2与D3期则与青藏高原的东向扩张有关。  相似文献   
92.
为了研究三峡坝库区的地壳稳定性,根据奥陶-侏罗纪地层中构造变形的实际观测资料,计算了秭归龙会观5.1级震区及其邻区新生代以来区域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结果表明:主压应力为北东东向,主张应力为北北西向;现代构造应力场与新生代以来应力场基本一致;晚第三纪以来,该区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和统一。  相似文献   
93.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区域差异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城乡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构建了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区域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从人地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发展协调三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区域差异进行较全面的评价,以福建省为例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94.
沙特阿拉伯油气资源世界排名首位,所处盆地在地史上经历了前寒武纪盐盆发育、古生代碎屑岩发育、晚二叠世—三叠纪浅海陆架发育、侏罗纪—白垩纪陆架盆地发育和新生代盆地定型共5大阶段,孕育了二叠系、侏罗系和白垩系3大套成藏组合,为巨型油气的富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深层古生代、老油田低孔低渗储层以及非常规油气藏将是中国石油公司谋求上游合作的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95.
黄龙铺钼矿田含矿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9,他引:9  
许成  宋文磊  漆亮  王林均 《岩石学报》2009,25(2):422-430
陕西黄龙铺钼矿田是东秦岭钼矿带中成矿类型最为独特的矿床,多数矿体产于晚三叠纪(220Ma)的碳酸岩岩脉内。其中,石家湾Ⅱ号矿体碳酸岩的Sr和REE含量异常高,δ13CPDB为 -6.75‰~ -6.92‰,δ18OSMOWO为8.69‰~9.48‰,显示典型的火成碳酸岩的特征。在世界范围内,碳酸岩来自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作用,稀土配分模式为陡倾斜的轻稀土富集型,但石家湾碳酸岩HREE含量异常高,稀土配分模式平坦,不同于世界其它地区的碳酸岩,这要求源区必须相对亏损LREE,相对富集HREE。显然,如此源区与俯冲洋壳部分熔融之后的残留相榴辉岩的特征一致。因此,我们认为,勉略洋壳在三叠纪向北俯冲至秦岭-华北联合陆块之下,通过变质脱水熔融而形成岩浆弧,随后,在弧后扩张带发生残余榴辉岩的低程度部分熔融或交代而形成碳酸岩岩浆,导致黄龙铺矿田形成。如此以来,秦岭地区在220Ma左右仍有B型俯冲作用,碰撞造山作用并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96.
采用简易、快速、经济的洞壁应力恢复法对某工程边坡勘探平硐洞壁应力场作了系统测试, 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测试成果作了斜坡初始应力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斜坡应力场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分带性, 应力量值随硐深曲线具有典型的驼峰式特征, 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斜坡应力场的系统测试和研究。成果对认识斜坡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卸荷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
郭建刚 《云南地质》2014,33(3):320-328
杨家寨金多金属矿位于西藏—三江造山系,兰坪—普洱双向弧后陆内盆地与绿春陆缘弧带结合部,矿体近矿围岩主要为下二叠统高井朝组安山质凝灰岩及安山岩,少部分为石英斑岩,矿体就位于与莫马洛断层(F4)成锐角度相交的次级构造、层间破碎带及层间剥离—滑脱构造带.成矿作用共分三个阶段:早二叠世晚期——矿源岩(层)形成阶段,燕山早期——矿床形成阶段;燕山晚期——矿床定位阶段.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98.
张珂  王鑫  郝美仙  苏柱金  刘芳 《中国地震》2019,35(4):753-761
针对当前省级区域测震台网在判别边界地震是否需要速报的问题,基于内蒙古自治区行政区域的边界数据,利用几何学中包络线原理,在Matlab中将内蒙古地震速报范围以包络线的形式呈现,解译Msdp地震分析软件的数据接口,实现内蒙古地震速报区域在Msdp软件中的自动确认;对比分析地震速报区域自动确认功能的结果与现阶段手动量取方式判别地震事件是否需要速报的结果,表明地震速报区域的自动确认可提高速报业务软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简化地震速报工作的操作流程,减少速报用时,提高速报工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
为了分析呼和浩特—包头盆地现今应力场状态,基于内蒙古地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运用振幅比方法获取2000—2016年该盆地及周边M_L≥2.7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计算其一致性参数,并反演区域应力场。结果表明,震源机制解特征主要表现为走滑特征,一致性参数空间分布处于低值状态,力轴方位基本与该区的应力场背景特征相符,即主压应力方位为北东、张应力方位为北西。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区所在的青藏块体东北缘地区的区域水准、GPS、流动重力和跨断层短测线等地形变监测资料,结合地质构造、动力环境和已往的研究结果,分析了不同类型资料反映的震前区域性地壳变形背景、断层形变异常特征和可能的机理.结果认为:(1)岷县漳县6.6级地震前西秦岭、六盘山等构造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GPS水平挤压闭锁高应变积累、垂直隆升异常高梯度带和重力升、降差异剧烈变化等中长期背景;(2)震前到震时发震断裂附近及其外围相关构造区域断层形变异常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起伏波动变化显著,尤其是汶川地震以来的波动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与本区构造比邻的龙门山断裂带剧烈右旋错动对本区的影响,与本次岷县6.6级地震过程有关;(3)本区有地形变监测资料积累以来缺乏6级以上震例,虽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中长期形变背景异常,但何时进入短期-短临阶段确实很难把握,需要不断积累总结和探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