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9篇
  免费   619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151篇
地球物理   768篇
地质学   2341篇
海洋学   340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40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06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75年   6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1.
马鬃山地体是北山造山带的主要构造单元之一,其广泛出露的花岗岩对于认识和完善北山古生代构造格架具有重要意义.对野马大泉一带的花岗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早-中志留世(441±4 Ma和425±2 Ma)的年龄.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它们均富钠、钙碱性和镁质花岗岩的特征,小于A型花岗岩的Ga/Al×104值和Zr+Nb+Ce+Y值,且含角闪石二长花岗岩出现标志性矿物角闪石,属于Ⅰ型花岗岩.它们具有正的εHf(t)值(-0.1~+7.6),两阶段Hf模式年龄集中于1.42~0.94 Ga,反映花岗质岩浆可能起源于中元古代(~1.4 Ga)地壳的部分熔融,并伴有幔源岩浆的参与.马鬃山地体志留纪花岗岩的地球化学显示形成于大陆弧的构造环境,且结合区域古生代花岗岩的时空分布指示相关的俯冲带在早石炭世发生北向后撤.  相似文献   
712.
靳胜凯  谢志远  李明军  刘博  冯永财 《地质通报》2023,42(11):1909-1923
阿尔金造山带广泛发育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岩,形成年龄为800~1000 Ma,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阶段的产物,因此新元古代花岗质岩浆的研究对探讨阿尔金造山带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南阿尔金地块且末—若羌地区的花岗质岩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质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①且末—若羌地区3类花岗质岩石的轻稀土元素相对于重稀土元素富集,显示右倾配分模式,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14~0.6),富集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Ti、Nb、Ta、Sr等高场强元素;②锆石U-Pb年龄为899~915 Ma。综合区域地质演化历史表明,且末—若羌地区3类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是Rodinia超大陆汇聚阶段板块之间俯冲、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713.
罗迪尼亚超大陆裂解、雪球地球、锰铁成矿作用耦合是南华纪重大地质事件。中南地区南华纪地层广泛分布,自北而南沉积类型丰富,本文以冰期沉积、锰矿层和铁矿层为标志,以同位素年龄为格架,厘定了南华纪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序列,自北而南对比了超大陆裂解事件、斯图特冰期、马里诺冰期、成锰事件、成铁事件、火山事件和早期生命演化事件沉积的差异性。本文认为中南地区南华系表现为两次冰期和一次间冰期的沉积特征,下铁上锰、南铁北锰的时空格局揭示了裂谷的演化历程。建议进一步聚焦南华系存在的关键地质问题,加强锰铁成矿作用与全球重大地质事件的响应关系调查研究,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14.
陈迪  孙启振 《海洋学报》2022,44(12):42-54
本文利用1951−2021年哈德莱中心提供的海冰和海温最新资料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气候预报中心提供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探讨了北极海冰70余年的长期变化特征,进而研究了其快速减少与热带海温场异常变化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在全球热带海洋海温场变化与北极海冰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事实。结果表明,北极海冰异常变化最显著区域出现在格陵兰海、卡拉海和巴伦支海。热带不同海区对北极海冰的影响存在明显时滞时间和强度差异,热带大西洋的影响相比偏早,印度洋次之,太平洋偏晚。热带大西洋、印度洋和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影响北极海冰的最佳时间分别是后者滞后26个月、30个月和34个月,全球热带海洋影响北极海冰的时滞时间为33个月。印度洋SST对北极海冰的影响程度最强,其次是太平洋,最弱是大西洋。全球热带海洋对北极海冰的影响过程中,热带东太平洋和印度洋起主导作用。当全球热带海洋SST出现正(负)距平时,北极海冰会出现偏少(多)的趋势,而AO、PNA、NAO对北极海冰变化起重要作用,是热带海洋与北极海冰相系数的重要“纽带”。而AO、PNA和NAO不仅受热带海洋SST的影响,同时也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和大西洋多年代际AMO的影响,这一研究为未来北极海冰快速减少和全球气候变暖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15.
正2014年4月8至9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内,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对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设的"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了验收。验收组首先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许志琴院士的验收报告,之后对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圆满完成了建设期规定的任务,通过验收。"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2011年10月13日开始为期两年的建设期,并于2013年9月26日在国土资源部科技司的主持下,召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专家预  相似文献   
716.
通过对滇东北东川下田坝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2种岩体的地球化学分析及对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U-Pb同位素测试,得到如下认识: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似斑状钾长花岗岩总体地球化学特征相似,主量元素表现出高SiO2(平均71.7%)、过铝质(A/CNK指数在1.03~1.52)的特征,过碱指数在0.95~1.37之间,总体属于钙碱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ΣREE平均313×10-6),(Ce/Yb)N均值为8.85,(La/Yb)N均值为9.54,呈现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仅Eu亏损(δEu均值0.31)的海鸥型右倾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等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Sr、Ti等呈明显负异常,说明岩浆源岩以陆壳成分为主;Ga/Al均值为2.69,(Zr+Nb+Ce+Y)均值为383;微量元素Sr、Eu低,富集Nb、Zr等元素,反映其源区存在斜长石的残留;锆石饱和温度为724~786℃,表明初始岩浆温度较高。上述特征说明,下田坝花岗岩为典型的A型花岗岩,形成于中上地壳的板内伸展背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01.1±6.6Ma,同时受到762.1±6.2Ma热事件的影响,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在时间上一致,亦与东川铜矿成矿时代相符,说明新元古代裂谷环境的岩浆事件范围可扩大至滇东北东川,并可能引发热液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17.
日喀则蛇绿岩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旗 《岩石学报》2015,31(1):37-46
日喀则蛇绿岩是中国最著名的蛇绿岩,但是,许多问题存在争论,许多现象没有搞清楚。文中讨论了日喀则蛇绿岩中一些重要的现象以及对目前发现的许多矛盾如何考虑的问题。例如,(1)日喀则蛇绿岩中是否存在席状岩墙群?是否存在席状岩床群?本文认为,席状岩墙群应当是存在的,因为有不对称冷凝边出现。而席状岩床群可能是有问题的,岩床作为侵入体可以出现在许多地方,但是,蛇绿岩中不可能出现席状岩床群,尤其还把它作为蛇绿岩岩石组合的一个单元。笔者认为,所谓的席状岩床群可能是席状岩流群,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玄武岩单元下部的成员。(2)日喀则蛇绿岩是否统统是蛇绿岩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雅鲁藏布江东西两段出现的岩石组合及其产出背景与日喀则地区的蛇绿岩明显不同,其中有些可能未必是蛇绿岩。(3)自1972年彭罗斯会议以来,蛇绿岩研究发展到现在,可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文中回顾了蛇绿岩的定义及其构造意义,指出1972年彭罗斯会议关于蛇绿岩的定义仍然是适用的。蛇绿岩可以概括为洋壳+地幔,这个洋壳来自板块扩张脊,是年轻的;这个地幔是大洋岩石圈地幔,也可能保留有古老岩石圈地幔的印记。蛇绿岩产于板块扩张脊,这是蛇绿岩构造含义的唯一解,蛇绿岩不存在多解性。(4)日喀则蛇绿岩的许多基本观点主要是法国学者提出来的,如关于岩床群的见解,慢速扩张的见解等。但是,上述见解是否都是对的是需要思考的。日喀则蛇绿岩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当很好利用这个条件,努力把我们的研究做好,为全球蛇绿岩研究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18.
东天山巴里坤塔格地区分布大量的柳树沟组火山岩, 笔者以玄武岩为研究对象, 对其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巴里坤塔格柳树沟组玄武岩均属拉斑玄武岩系列, 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和轻稀土元素, 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 Sr-Nd-Pb同位素显示低(87Sr/86Sr)t=0.703 82~0.706 67, 低(206Pb/204Pb)t=17.857~18.054, (207Pb/204Pb)t=15.494~15.545, (208Pb/204Pb)t=37.746~37.798、高εNd(t)=+4~+8.3的亏损地幔源区特征, 并受到了陆壳物质混染。通过与博格达东段伊齐—小红柳峡同时期玄武岩的对比, 认为巴里坤塔格地区在晚石炭世与博格达具有相同的构造属性, 同属于大陆裂谷环境, 但由于分属裂谷不同的演化阶段, 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19.
向运川  元春华  陈秀法 《地质通报》2015,34(04):587-598
概述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研究进展,分析中国周边国家和相关地区的矿产资源潜力与成矿地质条件。在中国周边跨境成矿带境内外成矿作用、成矿地质背景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跨境基础地质和成矿规律系列图件,深化了对跨境成矿带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及重点区域的资源潜力分析,并圈定了找矿的战略远景区,为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重要成矿带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地质和区域成矿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20.
西南非海岸盆地位于南大西洋的非洲海岸地区,由上侏罗—下白垩统裂谷盆地和上白垩—全新统被动陆缘盆地叠合形成,是一个热点油气勘探区。在调研国外油气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地震、测井资料,详细描述了西南非海岸盆地在中生代的构造形态与沉积充填特征,明确了其纵向演化与横向迁移规律,并依据已知油气田的钻井与测试资料,综合分析了盆地油气富集的基本地质条件。研究表明,西南非海岸盆地始形成于侏罗纪晚期,早期以剧烈的断裂与火山活动为特点,裂谷盆地内部填充大量砂岩和页岩;在经历白垩纪巴雷姆期与阿普特期的过渡阶段后,于阿尔布期进入被动陆缘阶段,在过渡与被动陆缘阶段,盆地内部以细粒海相沉积为主,可见少量碳酸盐岩与盐岩。盆地阿普特阶主力烃源岩与其上覆的上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共同组成了油气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