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30篇
  免费   1714篇
  国内免费   2216篇
测绘学   463篇
大气科学   1401篇
地球物理   2483篇
地质学   3693篇
海洋学   1547篇
天文学   160篇
综合类   436篇
自然地理   1277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361篇
  2022年   458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322篇
  2017年   312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509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504篇
  2011年   514篇
  2010年   511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25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201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78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4 毫秒
991.
992.
本文将冷岛视为一个负的扰动加热源,即冷源,用小扰动方法求出了冷岛效应的分析解,给出了解例,并与热岛效应的结果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方法分析了地形对有限振幅Rossby波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地形北坡有利于波动出现不稳定,南坡使波动稳定;西坡使导式波动不稳定但使曳式波动稳定,东坡使导式波动稳定但使曳式波动不稳定。  相似文献   
994.
贺兰山群变质杂岩形成于晚太古代,遭受过多期变质和变形的改造,其中发育了不同期次和层次的动力变质岩。变余韧性剪切带内发育了条带状片麻岩和变粒岩,相伴有变余鞘褶皱和构造透镜体,变余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发生在较低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地壳加厚作用的初期。变余糜棱岩貌似条带状片麻岩,但在青石中保留了早期石英拔丝构造和加粗的动态重结晶长石集合体。糜棱岩化作用的温度在550℃以上,变形后沿面理形成了饼状或椭圆状青石,变晶时温度近600℃,压力近300MPa。  相似文献   
995.
强作用对奇异星观测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子高  陆炎 《天文学报》1995,36(2):165-172
奇异星是类似于中子星的曲奇异夸克物质组成的致密天体。本文研究了夸克这间的强作用对奇异星观测效应的影响。我们认为:(1)中子星转变为奇异星的行为是一种大的周期突变(glitch)现象,这种现象取决于夸克间的强作用;(2)强作用使高温奇异星的振动阻尼也有效,这可能是驱动超新星爆发的新机制;(3)强作用加强了高温情形下奇异星和中子星在转动上的差别,奇异星的最小周期比中子星的小。  相似文献   
996.
气候变化的水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文影响的一些估算方法,分析了欧亚地区近几十年来几个冰川流域的径流变化,结果表明,由于干、热气候的影响,70年代以来整个天山山区冰川消融非常强烈,冰川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明显增大,而降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997.
在"98.7"武汉强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波动的作用及其相干性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以Morlet复数小波函数分析方法等为基础,研究了1998年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强暴雨过程中不同尺度波动的作用,同时用交叉谱研究了不同尺度波动的相干性。结果表明,这次强暴雨过程是一次中-β尺度能量积累与释放的过程,在2h左右的较短时周期波动中,中-α尺度对中-β尺度产生一定的干涉效应。  相似文献   
998.
通过砾质戈壁风沙流野外实测数据的分析以及风洞模拟实验研究发现:戈壁风沙流结构具有与沙漠风沙流完全不同的风沙流特征,戈壁风沙地表的粗糙度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加,其表面风沙流输沙量高度分布表现出独特的"象鼻"效应,在一定高度处呈现最大值,并随风速的增加而增高。该"象鼻"效应导致戈壁风沙流结构特征值λ远大于 1,不论风速多大,风沙流都处于未饱和状态的非堆积搬运状态。这种特殊性质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敦煌莫高窟千年来不被沙山埋没的谜底。并且在风沙防治工程实践中,采用砾石压沙措施,构造类似与砾质戈壁的下垫面,人工促使风沙流结构呈现"象鼻"形状,可使防沙工程达到理想的输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1000.
观测表明,富星系团内存在着大量的高温热电子.它们将与微波背景光子相互作用.本文考虑了星系团集合使微波背景辐射产生的畸变.我们的理论估计表明,富星系团集合的高温热电子散射背景光子,使背景辐射谱偏离黑体辐射谱.在背景谱的维恩区,畸变小于2.74K黑体峰值强度的1%,这个结果与最近COBE卫星的探测结果是一致的.没有得到Matsumoto所探测到的在700μm附近有相当于黑体谱峰值强度10%的重大畸变.星系作为微引力透镜,对背景辐射的影响不可能探测得到.星系团内热电子的轫致辐射在微波波段更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