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0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900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210篇
地质学   2571篇
海洋学   30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2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广东木棉、苦楝主要物候期温度指标及其农业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东省气象观测资料和农业气象观测站的物候观测资料,计算出木棉和苦楝展叶期和开花期温度指标,并分析其对应的农业气候意义,同时分析了当前气候变暖背景下物候期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木棉开花始期的指示温度为11℃,苦楝展叶始期的指示温度为10℃;由于气候增暖,上世纪80年代以后,稳定通过物候期指示温度的日期明显有提早的趋势,春季物候期也明显提前。  相似文献   
132.
宋辽寒冷干旱期的急剧降温,使河西地区降水量迅速减少,气候变得更为干旱。植被枯萎,风暴、沙暴、尘暴、火灾、旱灾、饥荒等灾害事件频繁发生,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和战争动乱,对中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依据历史资料和考古研究成果及地质记录中“事件标志层”层位、年代,确定宋辽寒冷干旱期发生于公元1000~1050年,发展于公元1050~1100年,强盛于公元1100~1320年,消亡于公元1320~1335年。  相似文献   
133.
利用新疆89个地面站逐日积雪深度观测资料,研究探讨了1961—2017年新疆区域积雪期、积雪初日、积雪终日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北疆和天山山区积雪期的年代际和周期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新疆各地积雪期、积雪初日和终日存在明显的差异,积雪期以天山为界北多南少;从空间分布看,天山山区和新疆北部阿勒泰、塔城...  相似文献   
134.
华夏地块:一个由古老物质组成的年轻陆块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对华夏地块三个主要前寒武纪地质体出露区变质岩的详细锆石年代学的综合分析显示,华夏地块大致可以被分成武夷山区和南岭-云开区。武夷山区由古元古代核和新元古代(形成于730-820 Ma)的盖层组成,构成华夏地块最老的古陆,在其深部很可能还存在一个新太古代基底。新元古代的沉积物主要来自武夷微古陆本身。南岭与云开具有相似的前寒武纪地壳组成,它们主要是由新元古代形成的沉积物夹少量火山岩组成。这些沉积物质中包含了非常古老的中太古代和新太古代组分,甚至古太古代组成。Grenville期和中元古代组分是其中最丰富的。这些组分在华夏没有对应出露的岩石,说明它们主要来自另外一个曾经与华夏相邻的陆块。该陆块很可能是东印度-东南极大陆。南岭-云开区最初可能是Rodinia超大陆裂解时形成的一个裂谷盆地,加里东的造山运动使盆地中的沉积物挤压、褶皱和隆起,与武夷陆块共同构成了一个新的年轻的大陆  相似文献   
135.
1引言方正县是水稻寒地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的发源地。但多年来一直强调4月15日左右开始育秧,5月15日左右开始插秧。由于每年气温高低回暖的早晚变化很大,用统一的时间来要求是不科学的。近几年来结合方正县的水稻生产和气象资料分析,从温度上初步确定了水稻适时育秧与插秧期的温度指标,并进行了科学的预报,对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指导水稻高产起到了较好的作用。2初步分析根据资料分析和实例,确定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为育苗最适宜期。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为插秧最适宜期。用这两个指标对方正县35a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日平均气温稳…  相似文献   
136.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E油田A油组发育重力流水道复合体沉积,由于内部水道期次多,叠置关系复杂,导致油田开发难度较大.通过对地震资料、测井曲线、岩心照片等资料的分析,梳理了A油组重力流水道复合体的沉积特征,探讨了水道复合体期次解剖的级次问题,明确了复合水道期次解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并提出基于井-震联合多级旋回对比的复合水...  相似文献   
137.
南大西洋两岸盆地海相烃源岩特征与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大西洋两岸盆地漂移期层系油气资源十分丰富,通过对两岸重点盆地漂移期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生烃潜力、识别特征和分布范围对比分析,明确两岸发育早、晚两套主力海相烃源岩。其中,晚期的赛诺曼-土仑阶海相烃源岩分布范围较广。整体上,两岸北段和赤道段盆地漂移期主力烃源岩地化指标优于中段和南段盆地,西非一侧海域盆地烃源岩地化指标优于南美一侧盆地。在对重点钻井的矿物元素化验分析、沉积相和古地理分析基础之上,总结了局限海湾的古地理背景和沉积相带类型控制优质海相烃源岩发育程度和分布范围的规律,并进一步指出南大西洋两岸北段和赤道段盆地漂移期成熟生烃灶平面分布范围内的深水沉积砂体是主要有利勘探方向,以找油为主,中段含盐盆地内紧邻盐微盆的漂移期深水沉积砂体勘探潜力次之。  相似文献   
138.
四川盆地中部地区栖霞组的白云岩是该区主要储层,储层成因的主流观点是热液白云岩化.目前勘探实践发现,优质储渗体形成与早期相控岩溶作用有关.通过取芯及测录井资料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白云岩储层主要位于栖霞组中上部颗粒滩发育的地层中,按其宏微观产出状态可分为溶斑状云岩、溶洞充填云岩、针孔状基质云岩和致密基质云岩....  相似文献   
139.
汕尾风暴潮频率与海堤改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1970-2005年间汕尾港遭受风暴潮袭击的程度,对汕尾港风暴潮增水情况进行分析,用Pearson-Ⅲ分布和Gumbel分布两种概率统计方法分别对汕尾港不同重现期潮位值进行推算,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走访相关单位和实地踏勘收集汕尾海堤历史和现状资料、风暴潮频率和海平面变化情况等,运用海堤工程设计防潮相关标准探讨汕尾已建海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造建议,为汕尾市海堤的修复加固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崔阔鹏  马甡 《海洋科学》2009,33(8):40-43
通过观察不同饥饿胁迫处理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溞状Ⅰ期幼体变态和发育的影响,研究了其"营养储存饱和点"(the point of reserve saturation,PRS)和"不可恢复点"(the point of no return,PNR)现象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以轮虫为饵料,三疣梭子蟹溞状Ⅰ期幼体(ZⅠ)在前期投喂后期饥饿的条件下,随着前期摄食时间的增加,幼体变态率和发育速度呈上升趋势,50%营养储存饱和点(PRS50)出现在47.5 h,100%营养储存饱和点(PRS100)出现在72 h;在前期饥饿后期投喂的条件下,随着前期饥饿时间的增加,幼体变态率和发育速度呈下降趋势,50%不可恢复点(PNR50)出现在39 h,100%不可恢复点(PNR100)出现在56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