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14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56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章邦桐 《地球化学》1985,(4):344-349,i006
Pauling在其著名的专著中,首先提出并详细论述了有关化学键能(chemical bond energy)的概念。随着质谱和光谱测试技术的进展,现代物理化学中又建立了键分离能(bond dissociation energy)的概念并得到广泛应用。Гурвич等将各种化合物的键分离  相似文献   
42.
2022年泸定M6.8地震为近期川滇地区显著强震。本文基于Okubo平面矩形弹性位错理论,采用已有的由地震波反演获得的同震破裂模型,模拟研究了泸定M6.8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1)同震重力变化图像具有以发震断层为界,呈正、负四象限对称分布特征,与震前(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测重力变化图像和发震断层左旋走滑特征具有一致性,说明其孕震过程可用闭锁剪力模型来解释;(2)在远场区域,同震垂直位移图像与重力变化图像类似,位错引起的介质密度变化效应大于地表垂直位移效应,而近场地表垂直位移效应大于介质密度变化效应,显示出负相关性;(3)同震水平位移图像具有对称的四象限特征,与GNSS实测结果显示的变形特性一致。该结果可为地震前后重力、形变观测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同时为强震孕育的机理研究提供线索,尤其为闭锁剪力孕震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实例依据。  相似文献   
43.
44.
张淑玲 《测绘通报》2019,(9):112-114
“数字衡阳”市县一体化大数据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项目,实现了市县地理信息一体化管理、共享和协同服务,制定了完整的市县一体化标准体系,创新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管理机制,创建了基于标准体系的“一键成图”技术。大幅提升了地理信息共享应用的效益,降低了县级地理信息应用技术门槛,为全国其他地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了可借鉴、推广的经验。今后将进一步实现数据成果在各行各业的快速应用,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5.
识别前震余震的单键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蕙兰  刘振 《中国地震》1999,15(3):210-219
本文提出一种从地震目录中识别强震的前震和余震并形成序列目标的新方法,即:以单键群(SLC)分析方法为基础,定义在SLC构架中,由于小于或等于特征键长的键所形成的许多链中,那些处在某个强震联通的链上的地震就与该强震构成一个地震序列;在此序列中,该强震为主震,之后的为余震,用此方法,可以按强震逐个识别其前震余震,并形成其序列目录。我们用它识别处理了海城7.4级和昆仑山-阿尔金山弧型顶部地区6.0级以上  相似文献   
46.
针对带钢板暗支撑高阻尼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探讨约束边缘区域不同构造措施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共完成了3个核心筒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带钢板暗支撑高阻尼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约束边缘区域配置型钢能提高试件的强度和延性;在角部设置叠合柱的试件,其抗侧刚度和耗能能力有显著提高;带钢板暗支撑高阻尼混凝土核心筒翼墙存在剪力滞后效应,角部叠合柱的设置能降低剪力滞后系数,进一步发挥核心筒的整体空间作用。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与校验,应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组合核心筒试件非线性分析模型,以此非线性分析模型为基础,考察了轴压比对高阻尼带钢板暗支撑混凝土核心筒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试验轴压比为0.6的情况下,这种核心筒的延性与变形指标仍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47.
超高层结构地震剪力响应由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得到的结果经常不能满足规定的最小剪力系数要求。为此,文章简述剪力系数的概念和调整方法,以具有不同剪力系数的两个模型对比分析结构弹性、弹塑性地震响应差异,探讨剪力系数对超高层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以通过强度和刚度调整使最小剪力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的两个模型,分析不同调整方法引起的结构响应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满足最小剪力系数的结构的弹性基底剪力大、层间位移角较小,结构的弹塑性位移响应也较小,受力状态优于不满足最小剪力系数的结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结构弹性倾覆力矩需求和弹塑性基底剪力按刚度调整大于按强度调整;结构弹塑性最大顶点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响应相差不大,但出现刚度大\,层间位移角也大的与抗震理论相悖的情况;在满足抗震要求的情况下,构件的受力状态则是按强度调整更优,构件截面更加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48.
基于功能可快速恢复的抗震韧性设计目标,结合提升中柱水平变形能力的地下结构抗震截断柱技术,提出了可有效避免由于柱脚应力集中产生的破坏和震后可快速更换的地下结构中柱设计思路,其中复合截断中柱与顶、底纵梁采用剪力销栓连接,柱脚部采用局部增强或增韧可更换材料进一步替代。采用数值模型分析了复合柱的承载力、变形能力以及柱脚采用不同材料时对复合柱变形和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并与整体现浇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般截断柱的承载能力明显低于整体现浇柱,但其变形能力远远优于整体现浇柱。随着中柱变形的增加,一般截断柱中柱柱脚位置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局部增强或增韧材料的采用可有效避免复合截断柱脚部因应力集中而产生的破坏,提高了复合截断柱的水平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49.
有关钢结构地震作用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6本国内标准(TJ11-74、TJ11-78、GB J11-89、GB50011-2001、JG J99-98、CECS160:2004)有关钢结构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包括荷载组合方法和底部剪力法。通过归一化后的结果比较,评价了各本标准地震作用的大小。分析表明,除JG J99-98和GB50011-2001 2本标准由于考虑钢结构的阻尼比为0.02或0.035后,其地震作用有显著增大外,其它4本标准的地震作用处于接近的水平。考虑到钢筋混凝土和砖石结构等的地震作用水平在新旧抗震规范中并无多大变化,过分提高抗震性能较优的钢结构的地震作用水平显然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50.
刘洁  陈玉宝  王箫鹏  韩旭  邵楠 《气象科技》2022,50(4):500-505
针对天气雷达固定测试平台存在无法完成雷达系统、分系统关键参数测试;便携式移动测试平台不具备对雷达自动控制功能,无法实现一键自动化测试功能;以及雷达故障诊断不具备智能诊断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天气雷达移动测试保障平台的自动智能化测试系统,该系统由软件系统、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测量仪器功能组件以及测试适配接口四大部分组成。该系统基于标准总线与合成仪器的架构,采用高集成度的射频收发硬件平台和具有二次开发能力的开放式可扩展软件平台相结合进行设计。通过仪表和雷达自动化控制、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测试报表自动生成、基于逻辑判断的故障智能定位等技术,实现了雷达参数自动化一键测试和定标,以及雷达故障智能定位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提高雷达现场测试、定标和故障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