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4篇
  免费   1244篇
  国内免费   1016篇
测绘学   635篇
大气科学   817篇
地球物理   859篇
地质学   2808篇
海洋学   792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398篇
自然地理   60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278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256篇
  2010年   258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51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89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1年   2篇
  1946年   3篇
  1945年   2篇
  194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31.
本文用EOF方法将雨量场展开,以时间系数作为预报对象,运用遥相关理论,提取通过一定信度检验的因子,建立了各时间系数的非线性逐段预报模型,其拟合效果和试报结果都十分理想,模型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2.
论述了朝阳地区不同天气背景下 ,强对流降水回波特征、形状、时间变化、演变规律和判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3.
论述了测距仪周期误差及相位不均匀性误差的性质,分析了这些误差对距离测量的影响,给出了实验结果,提出了改进有关误差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4.
试论地震预报研究——是经验论性的、抑或是确定论性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六桥 《地震学报》1997,19(1):99-101
人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一直在使用着两种类型的研究方法:其一是经验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E);其二是确定论性的研究方法(简称RRD).我给这两种方法各自下了一个定义.可以说RRE是当今世界地震预报研究的主流.人类开展RRE工作已近30年了,对它的总结应从它的定义出发,根据它的表现形式,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进行.我认为由于RRE的开展,人类已预报了许多次大地震,中国1975年海城地震预报的成功以及  相似文献   
135.
中国东部旱涝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中国东部25个站524年(1470~1993年)的旱涝级别资料分析了中国东部旱涝的空间分布,比较了EOF方法和REOF方法的不同点,研究指出可用6个中心地区的旱涝情况来补充原来划分的6种旱涝型,使得旱涝中心更明确,旱涝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突出体现了REOF在旱涝型研究中的优点。最后给出了近五百年中国东部的主要旱涝中心及特征。  相似文献   
136.
结合1996年7月30日鲁中地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诊断分析,对盛夏鲁中生成MCC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鲁中MCC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高压西北部边缘潜在不稳定区内的东西向切变,静止锋附近。低空暖湿的偏南气流,在静止锋上被强迫抬升,引起中尺度对流云图不断新生,合并,是MCC生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7.
杨英 《热带地理》1997,17(4):315-318
本文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定位、工业结构和区域协调的性质与机制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8.
地层含金性评价的分数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式江 《现代地质》1997,11(1):44-47
利用分形理论研究了琼西抱板群金含量分布的分数维结构特征,并对其含金性作出评价,结果表明,较小的分维及具有多标度分形,有利于金矿化的产出。  相似文献   
139.
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周建生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425-433
讨论了黄骅坳陷横向变换带的构造特征和成因。根据利用地震反射剖面对盆地构造几何学的研究,圈定了不同尺度的横向变换带,确定了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横向变换带是为了保持区域伸展应变调节构造变形的一种调节体系。这种伸展应变守恒是靠三维空间上断层位移沿走向的变化实现的。横向变换带的构造样式为横向地垒状凸起和鼻状凸起或鼻状背斜,并具伸展性质的正断层。横向凸起与非叠复的和叠复的分段断层系伴生及发育在断层位移最小处等事实表明,横向凸起或横向鼻状背斜是由于分段断层系位移沿走向变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0.
对北大巴山地区岚皋-镇坪一带的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及其与早古生代碱基性火山杂岩的成岩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本区曾经历了裂陷-愈合一再裂陷-愈合的地质发展和演化。早古生代时期本区是一个在已固结愈合的中-晚元古代的裂陷的扬子地台北缘构造软弱带的基础上重新活化的大陆边缘陆内断陷构造带。它不仅控制了区内该时期碱基性火山杂岩的产出位置、岩浆脉动活动特征,而且还影响到岩浆物质来源的深度。在此基础上,笔者探讨了与杂岩密切相关的碱(钾)质煌斑岩的金刚石含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