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5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289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160篇
地质学   2004篇
海洋学   178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6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4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4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41年   4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王晓军 Llube.  A 《冰川冻土》1996,18(4):337-346
对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一支深达91.64m的透底冰芯进行了详细的层位及冰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20m深度以内,很好地保存了原始沉积的特征,但在70 ̄80m深处还发现小密度的乳白色冰占优势的冰层,可能形成于小冰期,中层具有动力变质及再结晶作用共存及反复消长的结构特征(冰晶尺寸、气泡),未见单极大型组构,但出现弱竖环形组构,底层出现弱宝石状的多极大组构。  相似文献   
82.
李儒峰  刘本培 《地质学报》1996,70(4):342-350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麦粒链带地层进行了详细的沉积层序分析和系统的碳同位素测定,识别出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准层序,其可与北美中大陆同期地层中发现的2个三级沉积层序和17个亚层序对比,是晚石炭世Gzhelian期存在全球沉积记录同时性的佐证。同时探讨了碳同位素演化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总结出沉积层序内碳同位素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介绍太原市及其周围地区地下水流系统数值模拟研究成果。计算结果显示;太原盆地及西山地下水处于严重超采状态,东山地区有部分地下径流未被截取面排出区外。  相似文献   
85.
丘陵灌区塘(堰),田拦蓄水量对径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光明 《水文》1996,(1):35-37
丘陵灌区塘(堰)、田拦蓄水量对径流影响的实验研究汪光明(安徽省淠史杭蒸发实验站)水是生态环境系统中最活跃、最广泛的影响因素。人类活动的各种措施对水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灌区渠网化,塘堰星罗棋布,对径流影响难以准确估计。本文采用史河灌区朱小堰、秦...  相似文献   
86.
从末次冰盛期冰川规模探讨当时的气候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区末次冰盛期形成的保存完好的古冰川遗迹和现代气候条件下冰川特平衡与气候的关系。用冰川动力学方法估算出冰川达到末次冰盛期规模时的气候条件。依据末次冰盛期冰川面积,结合冰川平衡线高度和冰川体积综合分析,乌鲁木齐河源区末次冰盛期的夏季气温应比现代低4.8℃左右,降水约只有现代的30%,但目前其它古气候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末次冰盛期的夏季气温比现代低5.6℃左右,两者相差0.8℃,其原因可  相似文献   
87.
88.
试论温室效应对我国西部河川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赖祖铭 《冰川冻土》1997,19(1):10-16
大气中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使我国西部地区的气候近三四十年来出现了干暖化趋势,导致河川径流量明显减少。据统计,从50年代后半期到80年代,新疆地区的河种径流量减少了6.4%,西藏东南部的3条大河从60年代到80年代则平均减少了13.2%,其减少量大于新疆,这主要是因为气温升高使冰雪融水增加,新疆的河流受到冰雪融水的补偿,虽然西藏东南部的河注也有冰川存在,甚至冰种覆盖面积远大于新疆一些内陆河流域,但那里  相似文献   
89.
王宁练  薄健辰 《冰川冻土》1997,19(2):167-172
探讨山谷冰川稳定状态时积累区面积比率,即AAR值的大小,认为冰川物质平衡高程分布,平面形态及坡面坡度沿程变化形式是影响山谷冰川稳定态AAR值的主要因素,并 山谷冰川稳定态AAR值与物质平衡高程分布及平面形态之间的定量关系。山谷冰川适合于应用AR值法来研究古冰川的零平衡线高程。  相似文献   
90.
王宁练  刘时银 《冰川冻土》1997,19(3):207-213
通过冰川波动历史来揭示气候变化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然而,以往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大都是一些定性的。文章试图依据冰种变化来定量的研究气候变化,并且通过近百年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变化,揭示出本世纪以来该河源地区夏季气温上升约0.23 ̄0.25℃,同时,对于该冰川不同长度规模时的气候敏感性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