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93篇 |
免费 | 4140篇 |
国内免费 | 20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69篇 |
大气科学 | 1463篇 |
地球物理 | 2260篇 |
地质学 | 10317篇 |
海洋学 | 444篇 |
天文学 | 48篇 |
综合类 | 1280篇 |
自然地理 | 21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篇 |
2024年 | 340篇 |
2023年 | 527篇 |
2022年 | 622篇 |
2021年 | 668篇 |
2020年 | 604篇 |
2019年 | 607篇 |
2018年 | 439篇 |
2017年 | 460篇 |
2016年 | 493篇 |
2015年 | 553篇 |
2014年 | 938篇 |
2013年 | 710篇 |
2012年 | 842篇 |
2011年 | 945篇 |
2010年 | 815篇 |
2009年 | 822篇 |
2008年 | 854篇 |
2007年 | 632篇 |
2006年 | 670篇 |
2005年 | 604篇 |
2004年 | 507篇 |
2003年 | 553篇 |
2002年 | 505篇 |
2001年 | 479篇 |
2000年 | 371篇 |
1999年 | 361篇 |
1998年 | 350篇 |
1997年 | 283篇 |
1996年 | 359篇 |
1995年 | 334篇 |
1994年 | 262篇 |
1993年 | 198篇 |
1992年 | 183篇 |
1991年 | 125篇 |
1990年 | 114篇 |
1989年 | 92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3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9篇 |
1982年 | 1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6篇 |
1976年 | 12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平武县邱家沟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扬子准地台、秦岭地槽褶皱系和松潘-甘孜冒地槽褶皱系3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茂县群.在不同的表生环境条件下开展土壤测量的最佳采样粒度不尽相同,为确定项目区化探采样最佳粒度,对粒度实验样品中热液成矿元素与样品粒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热液成矿元素相对富集在60... 相似文献
62.
近年来,中国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但中国不同区域对外直接投资(OFDI)存在显著差异.以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为研究单元,利用2008—2017年OFDI流量和存量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在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OFDI差异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63.
64.
65.
66.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 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67.
68.
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一种可能的演化途径:年代学证据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9.
基于北斗/GNSS的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大气水汽气候特征及同降水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采用统一的处理模型和处理策略对中国-中南半岛地区地基北斗/GNSS测站2006—2016年历史观测数据进行高精度重处理和水汽反演,获得近10年的大气可降水含量(PWV)产品。基于北斗/GNSS PWV产品,研究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平均含量、年周期振幅和半年周期振幅等气候特征,发现这些特征主要受到了测站纬度、高程以及季风的影响。通过分析PWV同并址气象站降水观测的关联特性,揭示了该地区大气水汽含量同降水相关性随测站纬度减小而降低的特点(在云南相关系数可达0.8,在靠近赤道的泰国南部相关系数约为0.2)。此外,PWV和降水的距平值相关分析表明,相比于历史同期,大气水汽含量较高的月份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降水异常偏高,两者相关系数为0.2~0.4。 相似文献
70.
藏北羌塘丁固—加措地区康托组的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创建康托组以来,康托组岩石地层单位广泛应用于羌塘地区,普遍认为其时代为新近纪。笔者于丁固—加措地区的康托组地层中采获古近纪轮藻化石Obtusochara sp.,O.1anpingensis,Gyrogona qinajiangica和部分孢粉化石,并在康托组底部安山岩中获K—Ar年龄65.1-66.5Ma。上述轮藻组合与同住素年龄指示的地层时代为古新世一始新世,据此将测区康托组的时代确定为古近纪。由于测区康托组之上被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因此康托组时代的确定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测区新生代地层系统,还指示测区在康托组与唢纳湖组或鱼鳞山组之间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