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45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2篇
  1941年   1篇
  1934年   2篇
  1931年   1篇
  1924年   1篇
  19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新疆M_S≥7地震时空对称性及未来趋势判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晶  延军平  苏坤慧 《内陆地震》2010,24(4):323-329
在时间对称性方面,通过可公度信息提取方法和蝴蝶结构法对新疆MS≥7地震的可能时间进行分析,认为新疆在2015年发生MS≥7地震的信号较强。在空间对称性方面,对新疆MS≥7地震信息统计分析,发现形成的4个四边形存在关于80°E经线及40°N纬线对称的规律,即"钟摆四边形结构"。经向上,"三点同侧,往返迁移"。纬向上存在"三北一南"与"两南两北"相互转换的空间迁移规律。由此判断2015年新疆MS≥7地震的震中位置大致位于80°E经线以东,40°N纬线以北。在信息预测方面更加逼近地震三要素的趋势预测内容,为今后新疆地震统计趋势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2.
地震序列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响应及抗震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具有丛集的特征,主震发生之后通常伴随余震,主震震级越高,余震对结构的破坏越大。桥梁结构作为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应在整个地震序列发生时确保通行。选用集集地震序列时程数据,对桥梁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发现结构在主震作用下,主梁发生落座,余震作用下有落梁的可能。结合国内外现有的连梁装置设计方法对结构布设抗震措施,并与初始结构的地震响应作对比,结果显示,连梁装置可有效抑制桥梁上、下部结构相对位移,提高结构抗推能力与整体性。因边墩负荷增大,主震激励下边墩发生了塑性破坏,余震序列作用下结构仍保安全。分析结构地震序列作用下的抗震性能,以保证结构在地震时的通行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3.
东昆仑造山带清水泉南部的龙什更公玛混杂岩(新元古界万保沟岩群-下古生界纳赤台岩群)按岩性可分为3类岩片:复理石岩片、碳酸盐岩岩片、玄武岩岩片,其中复理石岩片根据其形成年代不同分为新元古界复理石岩片和下古生界复理石岩片.对复理石岩片、玄武岩岩片的沉积学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龙什更公玛混杂岩中的新元古界复理石岩片为洋盆斜坡浊积扇环境的产物,新元古界玄武岩岩片为火山岛弧环境的产物,下古生界复理石岩片为有限小洋盆浊积扇远端相或远洋环境的产物.研究区龙什更公玛新元古界-下古生界混杂岩建造代表东昆仑造山带晋宁-加里东阶段陆壳裂解-闭合的洋陆转化过程,新元古代-加里东早期为洋盆裂解期,加里东中晚期洋盆由扩张状态转交为汇聚收缩状态,加里东晚期的中志留世末为小洋盆碰撞闭合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