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209篇
大气科学   125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77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99篇
自然地理   2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2013年11月,以信息技术特别是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以"物联"网络为支撑、以信息共享功用为目标而建立的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体系——"数字玉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通过广西测绘地理信息局正式验收,玉林市成为广西第4个通过验收的地市,由此跨入"数字城市"时代。该系统运行1年多来,在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近日走访了"数字玉林"的承建单位玉林市国土资源局,解密"数字玉林"。  相似文献   
52.
<正>案情简介: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11年8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一块面积50亩的国有建设用地。根据规划条件,该地块分两种用途,一种是商服用地,面积30亩,另一种是文体娱乐用地(公共广场),面积20亩。商服用地以高程50米为起算基点,上限至+120米,下限至15米,公共广场用地部分以高程50米为上限,下限为高程以下-15米,两种用途都  相似文献   
53.
信息系统防雷工程中降低N-PE电压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国臻  龚家军 《气象科技》2007,35(1):130-132
针对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中经常出现电源N-PE(中性线与保护地)电压过大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分析了N-PE电压产生的机理,它们是纯电阻引起的N-PE电压、地电路环路引起的N-PE电压和公共阻抗干扰引起的N-PE电压;分讨论了引起N-PE电压的常见原因以及降低N-PE电压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4.
公众参与是随着政治文明和法制建设不断成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民主理念,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文章就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现状提出我国城市规划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结出我国现阶段公众参与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合理化建议,从而把公众参与真正落实到我国的城市规划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55.
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评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其线路一般选择在城市中心繁华地区、城市交通主干道,环境影响的范围较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均应比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要求高,本文对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其中包括公众参与是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的充分体现;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化解社会矛盾和提高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6.
沂源县大张庄镇牛栏峪村土地开发项目区属市级土地开发项目,涉及的村民小组群众自发参与管理工程建设,实行项目区工程质量群众义务监督制度。通过采取该项措施不仅确保了工程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土地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57.
城乡要素高速交互流动已成为影响现代乡村文化发展的新时空现象。立足重新认知并诠释多要素交互作用下中国乡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聚焦城郊融合型村庄的公共文化空间多元形式与载体功能,以河南省舞阳县柴庄村为例,结合遥感影像与调查访谈结果,深度剖析其公共文化空间演变过程及驱动机制。结果显示:(1)柴庄村的公共文化空间经历了“村民自组织→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结构演变过程和“传统时期的供不适需→转型时期的以供适需→新时期的供需契合”的模式演变过程。(2)柴庄村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类型偏好与占比、村民的公共文化活动时间分配在城乡要素的交互作用下均发生了改变。(3)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演变是村民文化需求等内在需求力和政策、市场等外在供给力以及生活结构改变等潜在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立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宏观背景探讨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演变及其机制既能拓展乡村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也能更好地发挥地理学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58.
娄底     
正批评与问题:项目管理不科学,一个项目几批人审查,存在重复查验的问题。如同一用地项目从初审到验收需测绘3次,从今年起,局党组决定同一用地项目只测绘2次;根据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相关要求,市级选址、陪同省厅选址、中期工程检查、工程竣工验收和行政验收5个阶段市局均需派员参与,参加人员包括局领导和耕保科、财务科、地籍科、监察室、整理中心相关人员,每次派车2辆。从今年起,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市局派员参与阶段由5个减少为3个,仅保留市  相似文献   
59.
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资源瓶颈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而转型期间必然出现经济放缓,财政增幅回落等问题。但与此同时我国又一定程度存在着未富先老的情况,加上民生、环保等公共服务的巨大缺口以及日益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财政压力不言而喻。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如何以中央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基层廉政工作的优势,在打击不合理支出、严控常规支出的同时,又能有效激发公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工作、破解难题,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本文致力于对该问题的探索和思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快速反应的公共服务协调机制支持转型、大量缩减的公共开一、背景  相似文献   
60.
朱桃杏  吴殿廷  陆军  鲍捷  郭谦  李瑞 《地理研究》2014,33(1):157-166
城市河道是集城市生态保育、娱乐游憩、居住生活、景观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空间。对城市河道公共休闲空间的利用目前存在价值利用与控制难以协调的矛盾,构建城市河道公共休闲价值评价指标对城市河道休闲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目前公众对城市河道休闲的识别要素,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休闲空间评价、城市河道生态健康评价等研究,将城市河道公共休闲空间适宜性指标归纳为资源特性、形态特性、功能特性、文化特质、公共特性等5个维度共42项指标;综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和易操作性等特征,在指标权重确定上,使用最常用的关联矩阵法,反映各指标的重要性差异;利用确定的指标体系和权重测度了北京城区已治理的14条河道的公共休闲适宜度。结果表明,北京市城市河道普遍存在生态景观特征较好,但实用性有待加强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