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16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180篇
地质学   160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随着莺—琼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2 700m以下的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迫切需要提高,而改善信噪比提高成像质量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共反射面元(CRS)叠加在改善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方面具有理论和技术应用优势,由于考虑了反射层的局部特征和第一菲涅耳带内的全部反射,对复杂地质问题的适应性得以增强,真正实现了高信噪比叠加,从而改善中深层低信噪比区的成像质量。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模型试处理及莺—琼盆地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具体的应用与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即该区中深层地震资料信噪比显著增强,大大提高了解释的可靠程度。总之,共反射面元叠加技术在莺—琼盆地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武海洋  王慧  樊菊 《海洋测绘》2011,31(2):24-27
针对NeighShrink滤波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的阈值估计策略和系数收缩方案,并将改进算法与静态小波变换相结合进行图像滤波,取到了较好的滤波效果.实验验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以峰值信噪比PSNR作为客观评价指标,通过与经典方法的比较,对该算法的滤波性能做出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03.
新疆天文台南山GPS观测站是国内、国际建立和维持ITRF进行全球动力学研究的参考点之一,由于其测站的特殊地理位置,测站的GPS观测受到国际及国内相关学者的重视。为了确保测站GPS观测数据的精度,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评定。选取2012-11-15~12-15 GUAO站GPS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分析了信噪比的强弱及多路径效应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4.
讨论了电子倍增电荷耦合器件(Electron-Multiplying Charge-Coupled Device,EMCCD)附加噪声的产生机理及特性,通过模拟详细分析了EMCCD附加噪声对天文图像高分辨统计重建技术——斑点干涉术传递函数信噪比的影响,并和实验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星体暗弱时,由附加噪声引入的偏差将使斑点干涉术重建的信噪比下降,严重影响重建的结果,必须加以改正.由实测数据重建结果可以看出,噪声偏差改正模型基本解决了EMCCD附加噪声对斑点干涉术在重建目标自相关或模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李长征  张碧星  师芳芳 《岩土力学》2013,34(6):1815-1821
针对岩石弹性波速度检测信噪比低、回波信号初至时间不易判读,以及较长岩石(或混凝土)超声检测难以穿透问题,提出用脉冲压缩方法检测弹性波速度。该方法与超声脉冲法检测的不同之处是在发射端采用编码信号激励,在接收端进行匹配滤波,得到高信噪比的压缩信号。介绍线性调频信号的宽时宽带特性,分析了脉冲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数字实现过程。试验研究了换能器带宽对激发信号的影响。用常规的单脉冲法和脉冲压缩方法检测了多个岩样的弹性波速度,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检测结果差异较小。给出了脉冲压缩方法用于岩石弹性波速度检测的具体步骤和计算过程。综合分析,脉冲压缩方法检测岩石弹性波速度是可行的,能够用于岩土工程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06.
相控震源定向地震波信号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姜弢  林君  杨冬  陈祖斌 《地球物理学报》2008,51(5):1551-1556
应用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当环境噪声很强,采用组合震源工作仍不能满足信噪比要求时,引入能形成定向地震波的相控震源.由相控震源定向照明地震理论分析,主波束方向上3单元相控震源产生的反射地震波信号信噪比比单震源高6.53~9.54 dB,比组合震源高1.76~4.77dB.为研究相控地震实际效果,在同一测区进行了三种震源地震对比实验.由单炮地震记录和水平叠加时间剖面可知,相控震源反射波信号信噪比明显高于单震源情况,略高于组合震源情况.进一步对反射波信号功率谱特性做定量分析,得到如下结果:与单震源情况相比,相控震源使各道反射波信号信噪比提高了0.75~8.15 dB,平均提高3.65 dB;与组合震源情况相比,各道信噪比提高了0.93~3.17 dB,平均提高2.02 dB,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综上所述可知,基于相控震源的定向照明地震技术是可行的,可以有效提高地震信号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07.
华北地区低信噪比资料连片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华北地区的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处理实例,详细阐述了华北地区低信噪比资料的特点及针对性处理策略,探讨了该地区大面积连片叠前时间偏移的配套处理技术,为地震资料处理提高偏移成像精度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8.
煤层的含气性及渗透性可以利用纵波AVO技术及基于各向异性理论的方位AVO技术进行研究.煤层气属于吸附气,储层厚度较薄,地震异常响应较弱,对地震资料的品质及其携带的信息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AVO与方位AVO反演理论的近似条件及模型试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地震纵波数据信噪比、入射角、偏移距分布及方位角分布等参数的要求:1.观测系统设计及野外采集时应保证地震波的有效入射角在0.~30.或更大范围内,偏移距应大中小均匀分布,避免过于集中或缺失.2.地震数据应有足够宽分布的方位角,煤层气地震勘探中应选择宽方位观测系统.3、地震资料信噪比应足够高.  相似文献   
109.
基于Curvelet变换的地震资料信噪分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震资料中,噪声干扰严重影响了有效信号的提取,为此必须进行信噪分离处理.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和KL变换相结合的软硬阈值折衷处理方法.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Curvelet变换,然后对各尺度系数选取适当阈值压制噪声干扰,再利用KL变换提取数据中的相干有效信号,最后重构得到去噪后的记录.经合成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与小波变换法相比较,更能有效进行信噪分离,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