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85篇 |
免费 | 564篇 |
国内免费 | 57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1篇 |
大气科学 | 1042篇 |
地球物理 | 481篇 |
地质学 | 1290篇 |
海洋学 | 221篇 |
天文学 | 97篇 |
综合类 | 272篇 |
自然地理 | 1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13篇 |
2022年 | 120篇 |
2021年 | 140篇 |
2020年 | 103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99篇 |
2017年 | 101篇 |
2016年 | 97篇 |
2015年 | 128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163篇 |
2012年 | 193篇 |
2011年 | 177篇 |
2010年 | 148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59篇 |
2007年 | 148篇 |
2006年 | 105篇 |
2005年 | 130篇 |
2004年 | 101篇 |
2003年 | 78篇 |
2002年 | 116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57篇 |
1998年 | 62篇 |
1997年 | 71篇 |
1996年 | 49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10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61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2篇 |
1954年 | 2篇 |
193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CINRAD所采用的各种体扫模式(VCP)均以仰角0.5°为起始进行扫描,通过分析雷达发射波束宽度、地物杂波对产品影响、雷达测量低仰角回波的重要性等因素,提出了CINRAD在低仰角观测时选取低仰角的原则,以及低仰角观测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研究汛期短时强降水特征,对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山洪灾害的预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怀化市为研究区域,基于该区域11个国家站和403个区域自动气象站的2012-2017年4-9月期间逐小时降水量以及相对应的NCEP资料,分析了怀化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产生短时强降水天气系统模型,结果显示:①汛期短时强降水发生频率较高,时间集中,分布不均。主要出现在5~7月,占4~9月的72.9%,其次在8~9月;北部频数多,中南部少,西部最少,辰溪、麻阳和怀化三县交界处及沅陵县的大合坪附近是频发区域。②短时强降水日变化呈单峰型,4~10时最容易发生,峰值在8时,谷值在23时。③强度越强出现的频次越少;北部的强度和次数大于其它区域;50~79.9 mm/h,占总站数的68.4%;各月国家站的极值乘以2约等于区域站极值。④低涡型短时强降水出现概率最高,低涡位置和移动路径是短时强降水预报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偏微分方程近代理论中的广义函数、希尔伯特空间、算子半群等理论方法,探讨地下水管理模型的核心部分—单位脉冲响应函数的来源机质及特征。用已建立的地下水管理模型模拟了饮马河流域的低铁锰地下水开采问题,以及提出治理高铁锰地下水入侵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自卫星导航系统诞生以来,人们发展了多种增强技术和手段,并建立了大批增强系统,以满足用户更高精度和完好性的需求.由于卫星导航增强技术客观上晚于基本系统出现,且都是按需独立建立,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碎片"和"补丁"式发展问题,相互之间功能重叠,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未成体系化建设.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卫星导航增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梳理了相关技术内涵与定义,并重点介绍了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增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结合5G通信、低轨卫星等新兴技术,对卫星导航增强体系未来发展动态进行了展望和分析,并对未来北斗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综合服务中的增强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渤海油田中深层低阻油层测井特征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油田近些年来在中深层储层的勘探开发中发现了一定数量的低阻油层,不少此类油层经试油证实有较高的产能,一些油田低阻油层所占储量比重达到了60%以上,为提高低阻层的识别效果,迫切需要对低阻油层的成因和识别方法进行总结。在总结其他油田类似储层评价经验的基础上,以测井、录井、岩心实验分析及DST测试等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渤海地区常见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对应的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结构复杂、高矿化度泥浆侵入、地层水矿化度变化等是形成渤海地区中深层低阻油层的主要原因,采用常规测井技术、录井技术和核磁共振、阵列声波等技术组合可以较好地进行低阻油层的识别。 相似文献
17.
18.
根据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压汞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NX地区长6段储层特征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段砂岩储层为低孔-特低、超低渗透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残余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孔喉组合主要为中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早期的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使研究区长6段储层物性变差的两个重要作用。压实作用丧失的孔隙占原始孔隙的45.9%~65.6%,平均为56.5%;胶结作用丧失的孔隙占原始孔隙的21.8%~46.4%,平均为28.3%,粘土矿物、碳酸盐是造成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类型。长石、浊沸石、岩屑等的溶蚀作用极大改善了储层物性,改善了现今孔隙的22.2%~71.4%,平均44.2%。早白垩世末期,研究区长6储层已基本变为特低~超低渗透,该时期之后,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较弱,储层物性基本保持到现今。 相似文献
19.
低活性氧化镁是制备磷酸镁水泥(MPC)的关键原材料。现行低活性氧化镁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制备MPC具有能耗高和成本高的缺点,不利于其推广应用。利用盐湖中常见元素如B,Na、K和Cl的助烧结作用,在≤1 200℃煅烧盐湖提锂镁渣、外掺B的轻烧镁粉和水氯镁石的热解产物制备低活性氧化镁。介绍了低活性氧化镁的粒径、比表面积、孔隙率、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形貌等物理特征,以及低活性氧化镁制备MPC的凝结时间、水化产物、微观结构、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等凝结硬化性能,并分析了烧结温度对低活性氧化镁的理化性能及MPC的凝结硬化性能的影响。相比现有技术,利用盐湖共存元素的助烧结作用可将氧化镁的烧结温度由1 500~1 800℃降低到1 200℃以下,有利于实现低活性氧化镁及MPC的低能耗、低成本绿色制备,促进MPC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全球变暖与广东气候带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广东省各气候带13个代表站1960-2007年的气象资料,研究了48年来广东省各气候带的温度、 云量和日照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全球地面温度(GST)的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各气候带温度变化与GST变 化呈准同步变化趋势,两者相关系数均通过99.9%的显著性检验;(2)南亚热带北区、南区和北热带的增温速率 高于全球,中亚热带低于全球;其中增温速率最高的是南亚热带南区,比GST增温率高出0.07~0.08℃/10 a,中 亚热带增温速率比全球低0.01~0.03℃/10 a;(3)从季节分布看,各气候带增温速率冬季最大,其次是秋季,其 中南亚热带南区各个季节的增温速率都为最大;(4)低云量的年变化各气候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中亚热带上升 最明显;低云量与气温有明显的正相关;(5)日照的年变化各气候带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中亚热带下降最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