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5篇
  免费   824篇
  国内免费   878篇
测绘学   1106篇
大气科学   1368篇
地球物理   934篇
地质学   1089篇
海洋学   505篇
天文学   202篇
综合类   445篇
自然地理   608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64篇
  2021年   200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329篇
  2011年   317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34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193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81.
王瑞琴 《内陆地震》1994,8(3):229-233
采用统一的分析方法和标准从北天山地区的地磁场总强度资料中提取异常信息.结果表明,在区内发生的一些中强地震前,震中周围的台站存在较明显的中、短期异常.  相似文献   
282.
283.
牛旺祥 《地震》1989,(5):28-31
本文将全球地震活动存在的二个主要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划分为8个地震活动区,利用“追踪”统计法,统计出这8个区Ms≥7.0地震转移的相关频率,并就相邻两次强震的间隔时间进行了分析,认为全球强震具有一定的区域转移特点,在时间间隔上具有发震的优势日。  相似文献   
284.
本文在分析地形图误差的主要来源的基础上,系统地对已编印出版的1:10万、1:20万、1:50万、1:100万4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进行了抽样量算,提出了评定地形图精度的方法;分要素(包括经纬线网交点、河流交叉点、道路交点、居民地图形中心点)讨论了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平面位置精度标准。  相似文献   
285.
286.
本文提出了Lp相关的基本概念、定义及性质。特别分析了P=1的L1相关与普通相关不同的特点,并将之应用于地震信号速度谱分析。本文分析了速度信息寄载于地震记录中的基本特点,并采用L1相关技术进行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它比普通相关及符号位相关能更充分地提取地震信号中的速度信息,从而提高速度谱的质量和抗干扰能力。L1相关不用乘法运算,因而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使用新方法和普通方法对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信号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说明新方法的改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87.
288.
利用GPS卫星信号源进行干涉测量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叙述了GPS的信号结构及相关分析,提出了利用卫星信号源的三种干涉测量方法,给出了数学模型及有关公式,并进行了定性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89.
本文提出了运用线性几何变换和辐射变换,将两个同名影像窗口的灰度值相对应.进行数字影像相关的方法。影像相关过程在解析测图仪(西德蔡司厂C-100解析测图仪)联机操作完成。首先,本文给出了相关方法的数学公式,用最小二乘法求出最小的不同灰度值来确定未知变换参数。然而,介绍了由两台CCD(电荷耦合器件)数字摄影机组成的C-100解析测图仪中用于影像窗口数字化的硬件扩展设备。最后,对解析测图仪上实验研究的结果,从精度和速度两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0.
华北地区的地震层面成象   总被引:19,自引:8,他引:19  
本文根据华北地区(东经110.5°-123.0°,北纬30.5°-41.5°)1981-1984年间7520条P波到时资料,利用正交投影法重建了该区的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速度结构,应用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获得了不同深度(横切片)的速度图象。层面成象的结果表明:1.华北地区的地震波速度存在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2.华北地区的大地震几乎都发生在高速、低速区的过渡带上。3.深度为14km的层面速度图象与熟知的地质构造非常相似;深度为75km的层面速度图象存在三个明显的低速区,它们分别位于郯庐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和山西断陷带,这一结果有利于关于上述地区为大陆裂谷带的认识。 本文在获得三维速度图象的同时,还重新确定了该区的129个地震的震源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