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2篇 |
免费 | 1084篇 |
国内免费 | 80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6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1159篇 |
地质学 | 3213篇 |
海洋学 | 167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399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70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74年 | 8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4篇 |
192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降雨诱发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降雨诱发型堆积层边坡物质组成特点与位移构成性质,建立了边坡粘弹性位移动力学模型与位移动力学方程,并以此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其位移动力学行为和特征以及位移与地下水位或降雨量定量关系,发现了边坡的位移动力学特征主要取决于边坡的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规律,且其位移和位移速度在整体失稳前具有强烈的波动性。上述位移动力学规律表明,仅运用位移或位移速度作为单一动力学响应参数来评价与预测该类边坡稳定性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选择和建立堆积层滑坡的位移多源信息预测理论与模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2.
东乡铜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东乡铜矿区主要断裂带SiO2明显为带入组分,K^ ,Na^ ,Ca^2 ,Mg^2 属带出组分,Fe^3 /Fe^2 比值相对较低,成矿元素Cu,Pb,Zn,Ag,Au,As,Sb,Mo,Sn含量增高,属于明显的带入组分,可作为储矿断裂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3.
干砂强夯动力特性的细观颗粒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引进和开发二维颗粒流程序,基于相似理论建立了可以模拟砂土地基强夯加固的细观颗粒流模型,结合小比尺室内细观模型试验,从颗粒细观力学角度入手对干砂在强夯冲击加固过程中的动力反应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利用颗粒流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干砂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锤底动接触应力、颗粒间动接触应力和颗粒位移场分布情况,并可以实时跟踪颗粒的变位及接触应力变化,实现从细观角度揭示干砂强夯动力响应特性,研究工作为今后砂土强夯加固宏细观机制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4.
色球蒸发是耀斑能量释放后所导致的一种动力学现象,耀斑发生时,太阳大气被加热,形成的高压驱动等离子体物质向上运动,在观测上表现为高温谱线的多普勒蓝移,有时出现硬X射线足点源逐渐向环顶源的并合过程.数值模拟在理论上验证了色球蒸发理论.色球蒸发的加热机制主要包括热传导和非热粒子束加热.回顾了色球蒸发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不同时期空间仪器对色球蒸发的观测结果,以及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概括了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最后给出简 相似文献
155.
在介绍了区域地质概况及矿区地质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地质特征,研究了矿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金银、钼的赋存状态、矿石类型以及围岩蚀变,探讨了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结果表明:变质长石石英岩、长石石英斑岩和爆破角砾岩是区内的主要含矿岩石,其中以变质长石石英岩与长石石英斑岩为主;钼、金、多金属矿的金属物质来源于燕山中晚期岩浆热液,矿床类型应属于次火山-岩浆热液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56.
巴姆地震变形场和应力场:Ⅰ.用差分干涉雷达和Okada方法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的6.6级地震产生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降分布进行了定量研究。首先从差分干涉雷达(D—InSAR)出发,求解出此次地震的同震干涉条纹和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场,并从雷达干涉的相干图上清楚的观察到了发震断层的痕迹,得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是巴姆断层以西的隐伏断层的结论。然后结合Harvard的CMT(震源机制解)结果、Nakamura的断层结果(Arg—e—Bam隐伏断层)以及本文D—InSAR求解出的发震断层结果,利用Okada程序,计算出此次地震的北、东、垂向三个位移分量,投影得到雷达视线方向的位移,将投影结果与由D—InSAR得到的位移场比较,看到我们所讨论的断层模式可以很好的解释差分干涉雷达的观测结果,可以合理的解释Arg—e—Bam隐伏断层为此次地震的发震破裂断层。通过分析地震的破坏程度分布图,隐伏断层为发震断层的解释可以很好的符合巴姆地震的等震分布图。最后,本文利用Okada程序计算得到了此次地震所产生的应变场和应力降场。 相似文献
157.
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剪切位移法为基础,假定桩周摩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之间为弹塑性关系,推导了柔性基础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公式;通过算例,探讨了桩顶沉降、桩身应力、桩周摩阻力、中性层等分布规律,并将中性层位置及桩端应力等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及差分计算结果比较,得到了相一致的结论,证明了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8.
159.
高地应力钻孔缩径现象很常见,一般钻进中只能依靠现场分析及经验来判断缩径情况,这对于预测以及精确计算缩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文中建立了高地应力条件下钻孔的数理模型,推导出了各种应力、应变以及位移的计算公式,并应用这些公式计算了某高地应力矿区钻孔的多种参数,判断了钻孔的稳定性情况. 相似文献
160.
马泉金矿床定位于礼县—白云—山阳深断裂西段膨大、分支锐角夹持区,受印支期中川花岗岩体南外接触带中近EW向脆韧性剪切带和叠加于该带上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体空间展布、矿石特征、载金矿物特征等的论述,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进行总结。今后在该地区找矿因应以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为找矿的重点部位,地表以褐铁矿为主要找矿标志,深部以黄铁矿和毒砂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