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11篇 |
免费 | 1077篇 |
国内免费 | 8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26篇 |
大气科学 | 37篇 |
地球物理 | 1159篇 |
地质学 | 3213篇 |
海洋学 | 167篇 |
天文学 | 18篇 |
综合类 | 399篇 |
自然地理 | 1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78篇 |
2021年 | 174篇 |
2020年 | 188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40篇 |
2016年 | 184篇 |
2015年 | 195篇 |
2014年 | 271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262篇 |
2011年 | 263篇 |
2010年 | 243篇 |
2009年 | 232篇 |
2008年 | 259篇 |
2007年 | 220篇 |
2006年 | 173篇 |
2005年 | 170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43篇 |
2001年 | 168篇 |
2000年 | 147篇 |
1999年 | 114篇 |
1998年 | 104篇 |
1997年 | 113篇 |
1996年 | 97篇 |
1995年 | 105篇 |
1994年 | 92篇 |
1993年 | 96篇 |
1992年 | 86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68篇 |
1989年 | 5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2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8篇 |
1974年 | 8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4篇 |
192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7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在收集前人及野外采集资料基础上,利用薄片鉴定、岩石密度分析,对冀北坳陷中新元古界雾迷山组的岩石类型与特征、沉积相标志、剖面相研究了其沉积相类型。结果认为研究区属于典型的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环境,根据岩性及叠层石特征可细分为潮下、潮间和潮上带。其中一、二段由近35个小型韵律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由海侵到海退的沉积序列,具有自潮下至潮间再至潮上的潮坪相为主的沉积样式,为典型的雾迷山韵律沉积。第三段小型叠层石只见于三段的下部,而从第12层开始出现大型叠层石。第四段灰质白云岩中含沥青质块体,层理一般平直,或微波状,有时可见斜层理和波痕,为潮间带一潮下带沉积。 相似文献
134.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利用变更手段比较落后,精度难以保证,基础资料已经无法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实践证明,利用SPOT-5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应用大同市新荣区的遥感影像,建立起了土地利用现状图的解译标志,为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立作好准备。并利用SPOT-5的2.5m全色数据和l0m多光谱遥感影像的融合数据,集合外业、内业土地更新现状调查的数据,采用了监督分类及目视解译的方法,完成了土地更新调查的基本图件,充分显示了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详查中所发挥的作用。应用遥感技术则可以快速获得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35.
136.
基于间断位移场的隧道围岩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岩体是岩石块体和分割这些块体的边界的组合体。沿边界面(结构面)的局部剪切变形使得位移场产生间断,对岩体的力学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采用光滑函数组合来描述滑移面上的间断,得到反映岩体沿着边界局部剪切的数学模型。利用此局部剪切模型得出了应力–滑移关系具有强化阶段时圆形坑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解析表达式,研究了岩体滑移面对坑道围岩自身承载能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到,自承能力在深部坑道围岩的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力–滑移关系的强化段对围岩承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围岩压力与坑道的埋深、坑道的尺寸以及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具有直接关系;围岩出现不稳定的动力现象(岩爆)与此岩体参数m关系极大,而岩体参数与接触面的软化程度、能量转移、耗散结构的几何尺寸以及弹性模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7.
分析神府矿区马家梁村一带煤矿开采对地下水径流及水位的影响,认为杨伙盘煤矿开采对该村西部地下水量的增减影响甚微。老张沟煤矿开采造成区内地表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孙营岔一矿开采后对地下水有影响。煤层开采是影响井水、沟流减少不可忽视的因素。爆破采煤将导致原生裂隙、裂纹数量的增加,致部分裂隙穿透上部隔水层,从而造成地下水漏失,水位下降,泉流量减少。 相似文献
138.
杨家杖子钼矿田位于著名的八家子-杨家杖子岩浆热液成矿带的中部,成矿带内由于沉积地层有利、岩浆岩发育、断裂构造复杂等一系列有利条件而形成了一大批大、中型钼矿床.以区域地质特征为基础,重点对矿田内最发育的兰家沟钼矿、杨家杖子钼矿和北松树卯钼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并结合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温度、成矿时代重新确定矿床成因,总结成矿主要过程,从而建立矿田区域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杨家杖子钼矿田地质、物探、化探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39.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