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83篇 |
免费 | 2333篇 |
国内免费 | 124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582篇 |
大气科学 | 1850篇 |
地球物理 | 1835篇 |
地质学 | 3826篇 |
海洋学 | 1054篇 |
天文学 | 489篇 |
综合类 | 883篇 |
自然地理 | 10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9篇 |
2023年 | 274篇 |
2022年 | 360篇 |
2021年 | 376篇 |
2020年 | 322篇 |
2019年 | 383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32篇 |
2016年 | 255篇 |
2015年 | 358篇 |
2014年 | 638篇 |
2013年 | 486篇 |
2012年 | 616篇 |
2011年 | 628篇 |
2010年 | 560篇 |
2009年 | 651篇 |
2008年 | 786篇 |
2007年 | 582篇 |
2006年 | 511篇 |
2005年 | 671篇 |
2004年 | 505篇 |
2003年 | 484篇 |
2002年 | 469篇 |
2001年 | 377篇 |
2000年 | 299篇 |
1999年 | 186篇 |
1998年 | 122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108篇 |
1994年 | 104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75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8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25篇 |
1986年 | 16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15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2篇 |
1980年 | 7篇 |
1965年 | 14篇 |
1961年 | 8篇 |
1960年 | 11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8篇 |
1954年 | 8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传统随机有限断层方法只能模拟水平单向地震动,不能完全满足工程抗震设计对三维(两个水平向及竖向)地震动需求。文中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可模拟三维地震动的随机有限断层方法,利用水平向和/或垂直向P、SV、SH波在频域上的经验表达并结合随机相位合成三维地震动加速度时程。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模拟了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的三维地震动。结果表明,改进方法合成的加速度时程波形与观测记录较相似,且模拟记录PGA、0.05~10 s周期段PSA幅值和谱形与观测记录也具有良好一致性,能合理反映地震动随距离的衰减规律;鲁甸地震三维地震动的可靠模拟也验证了路径衰减、路径持时经验模型、高频衰减参数、震源谱衰减率等模拟输入参数的可靠性,可进一步应用于该区域设定地震地震动预测。 相似文献
102.
磁共振测深方法是一种基于地磁场中地下水氢核的弛豫特性差异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它可以无损探测地下水含量及分布.近年来,随着磁共振测深方法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该方法常面临地表有较大坡度情况下的探测,使用传统手段反演时,容易导致反演结果不准确.本文对地磁场矢量与线圈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等效地磁倾角进行介绍,并据此给出了单斜地形情况下的磁共振测深方法的反演方法.依据地质资料或其他物探方法提供的先验信息,可以计算得出磁共振测深方法平行分层核函数或水平分层核函数的分布,从而对倾斜地表情况下的核磁共振信号进行反演.本文构建了倾斜地表情况下的地下一维含水层及二维含水体模型,通过正演计算求得相应的核磁共振信号,并分别采用等效地磁倾角计算得到的核函数及直接计算的核函数进行反演.反演结果显示,在地表倾斜的情况下,传统的磁共振测深反演方法会产生误差,而采用等效地磁倾角构建的核函数进行反演能够压制单斜地形的影响.对白水河滑坡区磁共振测深数据的反演工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等效地磁倾角的单斜地形反演能够极大提升磁共振测深方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3.
航空重力测量以飞机为载体对重力场数据进行采集.由于气流、飞行状态及机体自身振动等因素的影响,航空重力测量原始数据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噪比高达上万级分之一,因此从原始测量数据中获取弱小重力信号成为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发展的一个技术难题.本文针对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将通用卡尔曼滤波公式进行了适应性调整,建立了航空重力异常的数学模型,针对系统测量原理提出了卡尔曼滤波状态方程,解决了重力信号与差分GNSS信号匹配、航空重力弱小信号提取的难题.经过实测的航空重力测量数据验证,提出的航空重力数据解算方法能够高精度地解算出航空重力异常,且优于FIR低通滤波器(目前工程上采用)的解算结果,推进了航空重力弱信号提取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针对传统迭代最近点(iterativeclosestpoint,ICP)配准算法迭代次数多、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局部拟合平面投影搜索最近点的改进ICP配准算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幂法解算单位4元数,最终在速度和精度上完成了对原始算法的优化。采用C#编程语言将改进的ICP点云配准算法程序化,利用TrimbleGX对某大型高层建筑物进行实验,分析了配准过程中4元数参数、旋转矩阵参数和平移参数的变化趋势,并对传统ICP配准算法和改进ICP配准算法的配准残差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改进的ICP配准算法迭代次数少、收敛速度快,研究成果可为现有点云数据配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108.
滑坡预报的BP-GA混合算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提出了滑坡位移预报的一种改进人工神经网络方法-ANN-GA法,与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相比,该方法加快一网络的学习速度,提高了滑坡位移的预报精度。同时它是一种面向数据的方法,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滑坡的预报。两例滑坡预报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55%和1.93%,明显估于传统的BP算法(分别为11.35%和7.24%)及GP改进方法(分别为3.96%和2.65%),表明该方法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有 相似文献
109.
110.
地质灾害的非线性数据处理与建模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简略地介绍了几种地质灾害数据处理与建模的非线性方法,主要包括GMDH自组织建模技术、神经网络方法。GMDH是一种高阶非线性回归建模方法,它是以简单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为基础,通过\"代复一代\"的\"生产\"过程,客观、自动地求得实际资料的非线性模型。而神经网络则是用工程技术手段模拟生物神经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的一类人工系统。与常规统计方法相比,神经网络最突出的优点为它是通过对网络的学习和训练,来掌握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因此,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更强大。实例检验效果表明,这些非线性数据处理与建模技术考虑了地质灾害问题的非线性特性,其比基于常规统计理论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精度要高得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