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2篇
  免费   822篇
  国内免费   544篇
测绘学   122篇
大气科学   1671篇
地球物理   1542篇
地质学   874篇
海洋学   65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184篇
自然地理   304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250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21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49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8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3年   6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4 毫秒
91.
介绍了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在辽宁省开展地震活断层探测的必要性,对在辽宁城市开展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探讨,选取沈阳,抚顺作为试点城市,设定目标区和目标断裂,分别对活断层危险性,危害性和深部发震构造环境进行评价。在断裂探测过程中,确定初步探测和详细探测两个阶段,主要采用人工地震方法并结合钻探,地震划分结果,对目标区内的目标断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2.
93.
20 0 1年 11月 14、 15日新疆喀什台记录到 86次振动事件 (“奇异震群”事件 )。为识别其性质 ,应用波谱分析、偏振分析等方法 ,对该事件和同范围构造地震的地震波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 ,发现 :(1)喀什“震群”的全波列衰减比构造地震的全波列衰减快很多 ;(2 )与构造地震的速度谱相比 ,“震群”的频谱相对较为“集中”,而构造地震的则较为“发散”;(3)“震群”位移谱的拐角频率和卓越频率均较构造地震的相应量高出一倍多 ,且离散较小。通过对喀什“奇异震群”这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认为这一事件极有可能是人工事件  相似文献   
94.
介绍了砂土中一些爆破地震的测试结果,比较了装药位置对爆破地震特性的影响,为爆破地震危害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5.
从天气条件的选择、作业云的选择、作业时机的选择、作业云部位的选择、作业射击组合方式的选择等方面探讨了高炮人工增雨作业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6.
党江敏  张聪娥 《陕西气象》2002,(4):44-44,45
上行报文的传输实效对气象部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预报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及时、丰富的资料和数据才能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的依据。上行报文的传输主要通过 92 1 0工程通信系统中的卫星系统来实现。但是经常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上行报文不能正常传输。如各基本、基准站的上行报文已传输到省级信息中心后 ,没有被正常转入小型机业务系统上行报文的目录 ,或由于小型机文件系统读写操作过于频繁导致报文不能被正常读写 ,或卫星系统传输设备出现故障等。上行报文不能在有限的时效传输至国家级气象信息控制中心。处理故障经常需要…  相似文献   
97.
台湾开发出的一种新型地震监测系统能够在大地震前 2 5s发出警报。时间看上去可能不长 ,但专家指出 ,这足以去切断天然气管道、停下火车、存储电脑资料 ,以及提醒正在施行手术的医生们。当地震发生时 ,地震波会像池塘中的水波那样从震中迅速向周围传递。对大地震来说 ,这种破坏波可传播 1 60 km,持续时间达 40 s。利用电子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地震波快得多这一事实 ,台湾“中央气象局”的 Yih-Min Wu和美国洛杉矶市南加州大学的 Ta-liang Teng设计出了一套系统 ,能够在几秒内确定地震的地点和震级 ,并向位于震中 75km以外的地区发出警报。台…  相似文献   
98.
沙坡头人工植被固沙区天然降水的入渗和分配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土壤、植被冠层与大气界面间(SVAT)物质传输过程日益成为水文学研究最感兴趣的领域,降水量的迁移与转换是非灌溉区SVAT主要的物质传输过程.干旱半干旱区稀疏灌丛蒸散量占降水量的90%以上,因此对降水入渗与水分在土壤内植物根际区再分配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试验于2001年8月17日至9月30日在中国科学院沙坡头试验站进行,主要观测人工植被荒漠灌木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灌丛固定沙丘降水入渗与再分配过程.结果表明:在7次不连续降水过程中,土壤入渗深度与降水强度呈简单线性相关关系,土壤入渗速率约为降水强度的10倍.当次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小于0.46 mmh-1时,土壤入渗速率约为0 cm*h-1,此时的降水对沙区土壤基本上没有水分补给作用.受荒漠灌木柠条根系吸水作用的影响,其根系密集剖面深度40~140 cm内降水水分入渗积累不明显.降水入渗速率及入渗深度受土壤剖面初始含水率多寡而变化,干燥土壤剖面有助于提高瞬时入渗速率.降水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工固沙区微环境内空气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适宜,柠条生长进入相对旺盛阶段,其根系密集层140 cm深度处土壤含水率在总体上下降的过程中,表现出昼消夜长的趋势,试验期间翌日 8:00时土壤含水率值略高于前一日20:00时水分值 0.1%~0.3%.  相似文献   
99.
汪汇海  李德厚 《山地学报》2003,21(3):318-323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Hevea brasiliensis)—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两层人工群落结构,比单一橡胶种植模式有着明显的改善山地土壤生态环境的特点。胶—茶人工群落对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微生物状况,增强土壤地表呼吸强度,促进团聚体形成和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增加单产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效果。因此,胶—茶人工群落为合理利用我国西部热带山地资源,开辟了一条新的经营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0.
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规律预测及污染风险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预测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过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的各子过程,包括:吸附/解吸、土壤屏蔽、扩散和生物降解,利用模型,预测了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的规律性及处理时间、处理终点;利用Monte-Carlo法,进行了多氯联苯湿地生物降解污染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基地现有处理方式的情况下,经过8年处理,土壤中4-Cl-PCBs不低于69.4%被降解的可能性为75%,此时土壤中能够继续污染外部环境的4-Cl-PCBs部分不超过10.9%的可能性为75%;土壤中4-Cl-PCBs全部生物降解完毕所需处理时间不超过16.20年的可能性为75%,最后被土壤不可逆屏蔽的残余物不超过20.9%的可能性为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