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测绘学   116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122篇
地质学   656篇
海洋学   202篇
天文学   29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龚健雅  钟燕飞 《遥感学报》2016,20(5):733-747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海量遥感影像不断传输到地面。传统的遥感信息处理方法在处理效率、精度上的不足,限制了遥感信息的挖掘及利用,亟需发展智能化方法满足遥感影像处理的需求。受自然界中生物进化机制的启发,基于进化计算的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拥有全局优化能力,对目标函数的优化能力更强;(2)具有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能够从遥感数据本身学习,不依赖数据分布等先验信息;(3)拥有处理多目标问题的能力,同时考虑多个目标函数而不需要人工确定它们之间的权重。因此,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方法能够在海量遥感影像中有效地提取适用于不同应用目的的信息。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化遥感信息处理方法的典型应用包括遥感影像智能化分类(监督分类、聚类)、遥感影像亚像素信息提取(高光谱影像混合像元分解、亚像元制图),并讨论了遥感信息智能化处理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对GPS系统、北斗二号系统以及GPS/北斗组合系统伪距单点定位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了3种导航系统的DOP值。单一系统随卫星高度角的增加,DOP值增大,定位精度下降。GPS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达到2 m,北斗伪距单点定位的精度在5 m以内,GPS/北斗联合定位的精度和GPS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93.
已有的倾斜刃边法受边缘亚像素定位精度、边缘扩散函数(ESF)样本质量及ESF曲线拟合方法的限制,点扩散函数(PSF)重建的稳定性和精度不高。为此,提出了一种优化的基于倾斜刃边的PSF估计方法,将梯度算子引入刃边直线拟合,对刃边边缘进行了高精度的亚像素位置修正;并采用基于移动窗口的ESF去噪及重采样方法精化ESF样本质量;最后通过高斯函数拟合得到稳健的PSF估计值。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边缘直线拟合精度优化效果明显,且PSF重建精度较高,稳定性强。  相似文献   
994.
《岩土力学》2016,(1):33-40
颗粒破碎是影响堆石体强度和变形特性的主要问题之一。相比于砂土,堆石料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就会发生严重的颗粒破碎,因此,在进行堆石体力学特性及本构模型研究时必须考虑颗粒破碎的影响。同时,堆石体在受力过程中孔隙比是变化的,而传统本构模型不能使用一组参数模拟不同孔隙比的同种材料。因此,以能够考虑应力水平和土体孔隙比影响的Gudehus-Bauer亚塑性本构模型为基础,考虑堆石体有别于砂土的孔隙比变化特征,提出了考虑堆石破碎的亚塑性本构模型。亚塑性理论是目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假定的一种本构理论,颗粒材料在不同特征应力路径下,破碎造成的过度变形量不同;但相同应力水平、不同特征应力路径下孔隙比已不满足Gudehus-Bauer亚塑性本构模型中提出的等比例变化规律。据此,结合考虑颗粒破碎的临界状态理论和堆石体常规三轴试验和循环加载试验结果,提出了考虑颗粒破碎堆石体特征孔隙比的表达式,并将其引入到Gudehus-Bauer亚塑性本构模型中,建立了考虑颗粒破碎的堆石体亚塑性本构模型,提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堆石体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本构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其力学与变形特性。  相似文献   
995.
岩性及沉积环境的差异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5亚段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因素,根据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及颜色等特征及其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研究区马五5亚段可分为盆缘坪和台内盆地两个亚相及缘内(膏)云质洼地、缘内云坪、缘内灰坪、缘内云灰-灰云坪、盆地(膏)云质洼地、灰云-云灰质盆地及灰质盆地等微相。沉积微相平面上表现为,马五52时期,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抬升,中央古隆起带露出水面;北部地区发育缘内云坪-云质洼地、缘内灰云-云灰坪和灰质盆地;西部地区为缘内云坪-云质洼地、缘内灰云-云灰坪;中部地区为灰质盆地,间夹云灰盆地及盆内云质洼地;马五51时期,北部地区主要发育缘内云坪-云质洼地;西部地区为缘内云坪-云质洼地;中部地区为灰质盆地及盆内云质洼地。盆缘坪和台内盆地的低洼处有利于发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对生成较大规模的泥粉晶白云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张东宁  许忠淮 《地震学报》1995,17(2):188-195
利用三维弹-粘性有限元分析,探讨青藏高原内部张性构造应力状态的可能形成机制.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如果较破碎的高原上地壳物质具有小于其下部岩石圈物质的有效粘滞系数时,在印度大陆向北的强烈挤压下,青藏高原南部地壳上部仍可以处在张性应力状态下;如果上地壳的粘滞系数较高,则得不到正断层应力状态.模拟结果显示,具体的构造应力状态随岩石圈深度的增加而变化,由浅层的以张性应力状态为主过渡到其下部的走滑断层应力状态.张性应力状态可能主要存在于青藏高原南部的地壳上部.   相似文献   
997.
二代棉铃虫药剂防治效果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铃虫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历年均有所发生,1992年二代棉铃虫全国特大发生.损失严重。由于预测发生程度及防治时间掌握不准,加之施药期与雨季相吻合,故防治效果不佳,棉铃虫防治已成为全国性的一大难题,导致农民不愿意种棉花。实践证明,使用化学农药防治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98.
通过对气象条件的分析,指出1994年8月1日 ̄9月10日温度、降雨是导致1994年大康县第四代棉铃虫特大发生的主导因素;并因地制宜提出今后避免类似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灾害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9.
报道了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有机螯合沉淀剂沉淀富集后,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26个痕量元素的方法。研究了APDC定量沉淀待测金属离子的条件,分别在pH2和pH7时使26个元素富集,回收率在94%~105%;样品测定下限为0.01~0.4μg/g;方法的RSD(n=10)为3%~13%。经几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验证,结果与推荐值相符。  相似文献   
1000.
鲁安怀  陈光远 《地质论评》1995,41(3):272-276
通过详细研究世界范围内1842—1993年他人76个及作者42个含Cr的且与白云母同结构的云母化学成分资料,确立了自然产出的云母族矿物结构层内八面体中Cr~(3+)与Al~(3+)的完全类质同象关系。重新核查了云母族矿物分类,强调了按云母族矿物结构层内,八面体位置上所占据的阳离子类型,及其类质同象程度进行亚族划分的原则,将过去的二八面体型Al系列即白云母亚族,扩充为Cr—Al系列即铬铝云母亚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