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4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169篇
测绘学   121篇
大气科学   171篇
地球物理   1757篇
地质学   605篇
海洋学   203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12篇
自然地理   18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地磁匹配特征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旨在选择合适的地磁特征量用于匹配制导.从地磁匹配的实际要求出发,提出了选择匹配特征量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因素,通过理论分析初步拟定了选取准则,并针对特定区域,依据IGRF(International Geomagnetic Reference Field)和WMM(World Magnetic Model)计算出的地磁数据,结合选取准则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初选结果,对地磁匹配基准图的制备、实时图的获取、匹配算法的研究,以及地磁场资源应用于其他领域的相关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小波分析和频谱分析,发现Z分量低点时间的小波变换结果曲线(α=6)明显地随节气而变化;对地磁Z分量低点时间季节性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3.
2016—2017年华南地区地磁分析方法预测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包括地磁低点位移法、地磁加卸载响应比法、地磁逐日比法和地磁测深视电阻率法,介绍了这些方法指标体系建立以来,华南地区5级以上地震前这些方法的异常情况,分析和讨论了地磁异常与地震间的关系,并对华南地区地磁预测指标的改进和应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4.
罗华明  张刚扬 《广东气象》2007,29(2):47-48,51
深圳市结合实际,选取数字电台作为主通讯方式,在飞机和地面指挥中心之间上下传输GPS定位、气象资料、视频图像等数据,实时跟踪、指挥飞机飞行作业.针对无线电波受高大建筑物影响问题,采用CDMA网络和动态域名技术,实现通讯方式互补,达到高低空通讯无缝隙衔接,以低成本、简单方法解决了低空"通讯盲区"问题,实现飞机作业全程、实时指挥.  相似文献   
105.
"派比安"在阳江不同地区的风场特征及防风问题   总被引:14,自引:13,他引:1  
黄小丹  周武 《广东气象》2007,29(2):26-28
利用阳江海岸线上不同下垫面梯度风观测塔在“派比安”过程中所取得的资料,探讨登陆热带气旋在不同下垫面的垂直风场特点以及防台措施。分析发现,平原地区各层风速较稳定,随“派比安”的移近而增大,远离而减小,风随高度成指数增长,在v<20 m/s时,80 m的10 m in平均风速与10 m的最大风速相当;背风面风速扰动大,很有可能在热带气旋靠近时出现风速减小现象;迎风坡出现大风时间长,最大风速比背风面和平原地区都大。迎风坡和背风面在台风环状下沉运动带影响时,高层和地面10 m in平均风速相差较小,而平原地区并没有这一特征。根据弗洛斯特(Frost)风速随高度变化的经验公式,近地层风速垂直切变指数n在平原地区稳定,风随高度的对应关系好。台风登陆前所有下垫面的n都出现突增现象。阵风系数受下垫面和周围环境影响大。  相似文献   
106.
<正>1研究背景新疆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活跃,强震活动频繁,2008年以来发生多次6.0级及以上地震,其中≥6.5级地震10余次,如:2016年吉尔吉斯坦MS 6.7、中国新疆阿克陶MS 6.7和呼图壁MS 6.2地震,2017年新疆精河MS 6.6地震,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县MS 6.4地震(39.83°N,77.21°E),等等。在几百千米范围内,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相关性较好,一些研究者据此对大震前后的数据变化进行分析,如:林美等(1982)、冯志生等(1998)、  相似文献   
107.
<正>1研究背景粤港澳大湾区是与东京湾区、纽约大都会湾区以及旧金山湾区相媲美的全球第四大湾区。大湾区内有中国密度最高的城市超高层建筑群、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世界级港口群、空港群,以及大亚湾核电站、港珠澳大桥等灾害敏感程度高的生命线工程。不容忽视的是大湾区近海展布着曾发生多次强震的滨海断裂带(刘以宣,1981)。大湾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既要重视当地活动断裂带破坏性地震的发生,更应重视场地效应对于远处强震的放大作用所引发的灾害,地表松散的浅层结构是造成地震场地作用、加剧地震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正>1研究背景变化磁场地震异常的2个主要研究频段分别为几百秒到几百Hz的地震地磁扰动和周期3小时左右的地震地磁日变化。近年来,有关该异常的分析方法、电流源及其构造定位和孕震机理研究等有了长足发展,并建立了定量预测指标体系——异常判据和预测规则,这些进展为地震综合预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但是,变化磁场地震异常的结果一般是地磁场畸变值或比值或相关系数等,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的弹性参数或构造活动没有直观联系,其物理作用不明显,难以融入地震综合预测分析的技术思路。因此,基于变化磁场地震异常孕震机理,结合预测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具有孕震过程构造活动异常特征的变化磁场地震异常的地震预测规则,对地震综合预测分析工作可能起到重要助益。  相似文献   
109.
<正>1研究背景可靠连续的观测数据是开展地震电磁前兆研究的基础,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磁观测数据所受干扰日益严重,高压直流输电干扰是目前较为突出的干扰之一。自1999年我国第一条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葛州坝至上海高压直流输电线建设至今,已建成28条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整体线路分布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特点,额定电流从1 200 A演化至5 000 A,额定电压从500 kV提升至800 kV,甚至达1 100 kV。高压直流输电在工程调试和故障阶段会产生不平衡电流,该电流在高直输电线路两侧产生叠加磁场,  相似文献   
110.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阐述了其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通过构建乌鲁木齐市环境与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协调发展的相关计算模型分析了乌鲁木齐市1985-2004年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度的变化及其类型,得出如下结论:乌鲁木齐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类型总体来看可归类于协调发展类型,从动态趋势而言,1985年基本上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型,1990年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衰退型,1995年处于良好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增长型,2000年以后一直处于优质协调发展环境滞后增长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利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