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6篇 |
免费 | 204篇 |
国内免费 | 42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篇 |
大气科学 | 98篇 |
地球物理 | 442篇 |
地质学 | 758篇 |
海洋学 | 98篇 |
天文学 | 8篇 |
综合类 | 33篇 |
自然地理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6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60篇 |
2013年 | 52篇 |
2012年 | 68篇 |
2011年 | 56篇 |
2010年 | 72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51篇 |
2004年 | 58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50篇 |
2001年 | 48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6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6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欧洲再分析资料(ERA5 025°×025°),对2020年1月5—7日河南省强雨雪过程中雨雪相态多次转换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西南(东南)暖湿急流与低层冷空气在强雨雪区交汇为强雨雪提供了动力、水汽条件,亦为雨雪相态转换提供了有利的温度条件。冷空气分别从东路和中路南下影响河南,导致近地层明显降温是雨转雨夹雪或雪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冷空气的强度和厚度是决定降水相态的关键因子。中层和近地面暖层厚度对降水相态至关重要。本次过程降水相态为纯雪时,冰雪层和冰水混合层厚度超过2 980 gpm,中层无暖层,近地面0 ℃线低于975 hPa;降水相态为雨夹雪时,有时无冰雪层,冰水混合层厚度超过1 400 gpm,中层有时有暖层,但整层暖层厚度在900~1 330 gpm;雨转雨夹雪发生在地面气温低于21 ℃时,雨夹雪出现在地面气温11~21 ℃时;纯雪发生在地面气温≤11 ℃时。 相似文献
63.
采用欧洲中心1982年12月、1983年4月、1984年10月和1985年4月的月平均纬向风场实际观测资料,作为非线性临界层模式的基本气流进行数值积分,得到:用1982年12月和1983年4月的基流模拟出的副高强、范围大、数目少,维持2 ̄3个单体,且向西移,东西振荡周期1-2个月。用1984年10月和1985年4月的基流模拟出的副高弱、范围小,成带状分布,数目多达4个单体,副高合并、分裂得较快,亦 相似文献
64.
根据加拿大主要农田作物生长发育对天气与气候条件的要求、农业气象学与气候学原理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产的影响和发展趋势,选择6个关键性气象因素(极端气温、强降水、强风、冷冻、土壤极端水分和作物生产有效热能条件),开发和评价12个农业气象临界指标(寒潮及热浪天数、日及旬最大降水量、日最大风速、强风天数、无霜期及冰冻期天数、标准降水系数、季节性水分亏缺、作物生长有效积温和累积热能单位).这些指标可供在该国各农产区科学规划和合理发展各类农田作物生产,包括喜暖性和喜凉性一年生草本作物,越冬性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及木本作物.该研究还依据该国这三类主要农田作物对临界温度和水分的需求,以及加拿大农田作物生长期和越冬期的天气和气候特征,建立了在任意农业生产年份中各类农田作物生长起始和终止日期的模式.本研究结果能用于指导该国将来在不同农产区适地适时种植适宜的农田作物和高效地经营与管理农场,同时可为农业生产咨询、政策制定和合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供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类似的科学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5.
66.
框架结构的串联多自由度简化体系等效刚度参数的识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框架结构和高耸建筑物进行地震反应分析时它常常被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本文对此体系的刚度参数提出了一般的计算方法-参数识别法。 相似文献
67.
变刚度钢管混凝土短柱隔震装置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变刚度钢管混土短柱震的滞回收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对装置的隔震作用以及耗能特性进行了讨论通过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同时,试验还证明,变刚度钢管混凝土短柱震装置能很好的地耗散能量,从而减小地震反应,作者认为,该是一种价格性能比较优越的隔震装置,在工程实践中将有广阔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68.
69.
首先,在简述已有隔震体系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滞变一摩擦隔震体系各种因素对基底剪力的影响;然后,通过大量仿真分析,采用多项式回归的方法提出了与规范衔接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梯队式变刚度滞变一摩擦隔震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0.
进行了12个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荷载-变形滞回性能的实验研究,包括6个圆试件和6个方试件。考察的主要参数是构件的轴压比。通过实验观察了这类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态并分析了其荷载-变形滞回曲线的特点以及刚度退化规律,同时对钢管约束混凝土压弯构件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计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