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9篇
  免费   671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测绘学   93篇
大气科学   223篇
地球物理   558篇
地质学   2701篇
海洋学   147篇
天文学   376篇
综合类   225篇
自然地理   288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9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54年   4篇
  193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基于1976,1993年埕岛油田海域测深资料,应用HISWA浅水海浪数值计算模式,研究风暴浪入侵该海域导致的波-底相互作用后果。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海区固定点海底冲刷导致波场强化;波参数增量与冲刷深度有关;海底水质点轨道流速峰值,底摩擦耗散峰值及临界波高值相对水深分布均表明,该海域深水区海底冲刷将减弱,浅水区海底冲刷将加强。  相似文献   
982.
本文采用一种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和滤波技术,对1978—79年冬季全球冬季风实验资料系列FGGE-Ⅲb进行分析,尤其对东亚地区时间尺度10—20天的主要行星尺度环流分量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影响气压和厚度场的决定性因子是冷季风潮,受季风潮影响200百帕上无辐散风u_φ第一模态以1—2天滞后沿经向和纬向有类似于季风潮的传播;季风潮振动导致局地经向环流相应变化,以无旋风V_X第一模态表示的Hadley环流几乎无经向传播但有明显的纬向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加强;热带对于副热带存在反馈并通过u_φ第二模态实现。在急流入口处u_X第二模态表示次级环流的存在,其水平尺度约20个纬距。  相似文献   
983.
由邻羟基苯甲酸、1,4—苯二酚和溴素起始,经溴代、氧化—溴代、形成酰氯和酰化等步骤,合成了三种新的多溴代邻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溴含量、IR和1HNMR的分析,验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984.
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定量岩相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迭代因子分析、FPFS——模糊聚类、模糊识别为主体,构成了包括变量的选取、定量岩相模式的建立、岩相的定量识别等一套定量岩相分析的数学方法;用该方法对京山、崇阳两条实测剖面的岩相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中扬子二叠系碳酸盐岩定量岩相模式,该模式也包括7个相带,与地质上的7个亚相一致。  相似文献   
985.
本文研究并建立了海水中测定砷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进行了实验参数流动相浓度、pH、流速的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采用Hamilton PRP-X100分析柱在6 min内可以完成三价砷、甲基砷和五价砷3种形态的分离、检测。在载流5%HCl,还原剂2%KBH4和0.5%KOH,进样量100μL条件下,三价砷、甲基砷和五价砷检出限分别为0.31μg/L、0.52μg/L和0.36μg/L。在浓度2~80μg/L范围内,3种砷形态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优于0.999。用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进行了海水样品中无机砷和有机砷形态的测试,海水中三价砷、甲基砷的含量较低,五价砷稍高,说明海水中砷形态主要以五价砷存在,当加标量为5~10μg/L时,加标回收率在73%~104%之间。该方法操作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运行费用低廉,适用于海水中砷形态的测试。  相似文献   
986.
根据细菌16S rDNA3端和23S rDNA5端的高度保守区设计引物,PCR扩增了5株溶藻弧菌、2株河流弧菌和2株创伤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克隆到pGEM-T载体上,测序;采用BLAST和DNAstar软件对16S—23S rDNA间区序列及其内的tRNA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弧菌共测出的16S—23S rDNA间区有33条,类型有6种:IGSGLAV、IGSGLV、IGSIA、IGSG、IGSA和IGS0,其中IGSIA和IGSG最为常见,9株弧菌均包含有此两类IGS;在3种弧菌中,大部分IGS序列tRNA基因两端的非编码区具有较高的种内同源性,可以成为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靶区。16S—23S rDNA间区结构的差异为建立一类新的弧菌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溶藻弧菌的16S—23S rDNA间区序列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87.
实验比较新型虾保鲜剂(PPR—1)及其它类型的虾保鲜剂如亚硫酸氢钠(SBS)、植酸(PA)及日本虾保鲜剂(JPR)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保鲜作用。实验指出:(1)在冷藏(4℃)与冷冻(-18℃)保藏条件下,PPR—1及JPR对中国对虾的保鲜效果均优于PA和SBS;(2)在冷藏(4℃)或冷冻(-18℃)条件下,去头保鲜效果均优于带头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988.
用EOF分析方法对北太平洋及赤道太平洋地区1949~1979年31年海表面温度距平场进行分解,得到几个主要距平海温模态(EOF1~3),分析了EOF1~3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到海温距平场的EOF1和EOF2~3模态分别对E1—Nino事件和黑潮大弯曲有很显著的相关性,指出SST第三模态场对黑潮大弯曲的影响具有很好的持续性,持续时间为1~2年。最后讨论了相互的影响过程,为黑潮大弯曲和E1—Nino事件的预报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89.
某些含氮杂环化合物,其中包括研究得较详的斯德酮类(Sydnones),它们的芳香性格系来自两性离子型的分子结构。已有不少的工作支持这种概括性的意见。例如,Hill和Sutton(1)发现了一些芳基和烷基斯德酮的6.6D左右的偶极矩及其负极指向,deStevens(2)根据红外光谱的测定结果,较前人更为中肯地提出了某些吡唑酮类化合物的两性离子型结构的论点。  相似文献   
990.
GPS—RTK技术     
本文着重介绍了两种GPS—RTK数据处理方法;①利用GPS互相关数据直接求解相位模糊度。②相位模糊度LS搜索解法。简要介绍了RTCM差分格式,讨论了GPS—RTK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其局限性,最后,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GPS—RTK定位技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