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6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88篇
测绘学   444篇
大气科学   315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607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568篇
自然地理   45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1过去三年的工作情况2008年以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大干苦干,全面完成了各年确定的工作任务.领导班子团结,职工队伍稳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地质调查、人才培养、职工生活和为地方服务等各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三年来,领导班子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992.
郭栩东 《热带地理》2012,32(1):87-93
以肇庆城区宋城墙遗址公园为例,运用中观层面的维度划分方法对遗址公园进行规划设计研究.研究表明:中观层面的维度划分的运用不仅可以展示遗址的实体和历史信息,而且更能凸现遗址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重大成就,强调文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使遗址公园的存在与发展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促进旅游的发展.该研究为城市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将遗址的保护、展示与开发有机结合,以实现遗址及其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刘昌雪  汪德根 《地理研究》2016,35(5):977-991
随着创意经济的兴起和旅游者需求的变化,发展创意旅游日益成为消费热点和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创意旅游资源是创意旅游发展的基础,其产生的空间效应是区域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中心城区为例,综合运用最近邻指数、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和使用者温度计量模型等方法,深入研究城市创意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结果显示:①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使苏州中心城区整体和各区域的旅游资源空间分布集聚度增大,但各区域增大程度和资源空间分布状态变化不同;② 融入创意旅游资源后苏州中心城区整体旅游资源区域分布呈集中态势,且分布的均衡度降低;③ 创意旅游资源的融入促进了区域旅游资源空间效应的发挥,苏州中心城区由以姑苏区为“单核心”的“众星拱月”空间格局转变为以姑苏区—工业园区为“双核心”的“日月同辉”空间格局,从而实现苏州中心城区“双核”旅游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4.
中国中心城市公路客运联系及其空间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托中国地级中心城市间的公路长途客运联系数据,运用GIS空间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公路客运联系网络结构及其分布格局进行清晰的空间解构。研究显示:公路客运联系强弱与城市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相关性较强,而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性;中国人口经济密集分布的东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间的公路客运联系密切,呈现区域性集聚的分布格局;最为密集的区域为长三角、珠三角两地,而京津冀、山东省、河南省和成渝地区的集聚程度也相对突出。总体上,中国公路客运联系以各省份的省会及区域中心城市为联系中心,以区内其他城市为联系对象,在中短途客运距离内形成自成一体的区域性空间集聚。研究表明:中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的适宜空间距离应在500 km以内,最佳客运距离为100~300 km左右;中国公路长途客运联系在200 km内是随着距离增大而增加,之后则呈现二次曲线型的距离衰减趋势;细分各距离区段内的公路客运联系可以清晰识别城市群内、省域内、省际间及大区域间等不同空间尺度下区域交通联系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潜质页岩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页岩盆地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复杂,板块规模偏小且地质活动性较强,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且在中、新生代以来受外缘板块环境影响较大,表现为南海北陆、南早北晚、南升北降等重大差异,在东西方向上,也由于塔里木与华北板块之间的演变差异而出现较大区别。中国页岩的分布主要受控于板块特点及构造、沉积之间的相互匹配,板块及其相互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了不同时代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变化。塔里木、华北、华南三个板块均发生了四次沉降沉积中心的转移,但总体上表现为早古生代海相时期的由东向西转移、晚古生代海陆交互相时期的背离板块汇聚中心式转移、中生代陆相和海陆交互相时期的由东向西转移、新生代陆相时期的由西向东转移。潜质页岩及页岩气主要发育在中部地区,具有时代交替、南海北陆、东西分异、时空变迁等特点。南方下古生界海相页岩气原始地质条件优越,但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且后期改造强,页岩气的有利区分布既受控于构造与沉积条件,也更决定于构造与沉积两者的相互匹配;晚古生代为主的海陆交互相页岩分布范围广、累积厚度大,常与砂岩、煤系及灰岩频繁互层,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为适中,是我国页岩气进一步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层系。北方以中新生代陆相为代表的页岩分布受控于盆地结构,是我国页岩油发育的主体区域。针对各套潜质页岩特点,页岩气勘探宜分别考虑。  相似文献   
996.
中资企业研发国际化研究——基于华为WIPO专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司月芳  陈思雨  曾刚 《地理研究》2016,35(10):1869-1878
近年来,中资企业的研发国际化倾向日益明显,海外专利申请数量激增。中资跨国公司的海外R&D中心区位与空间组织结构,以及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影响成为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为案例,基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数据与企业访谈资料,分析了华为研发国际化的途径和成效。研究发现:华为通过在全球卓越中心建立海外R&D中心以及与国际一流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的跨境合作获得领先的研发资源,并通过总部协调实现知识由海外卓越中心向中国的流动。这种主动技术获取途径既保障华为获得全球领先的技术资源,又保障了知识商业化的成果归华为所有,是华为成长为全球领先企业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东北亚地学研究》2013,(4):F0003-F0003
The journal of Global Geology ( English Edi- tion) is sponsored by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Geoscience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Northeast Asia, Jilin University of China (ISSN 1673 - 9736, CN22 - 1371/P). The former name of the journal was 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Geoscien- tific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It was launched in 1998 and served the scientists and teachers in geosciences in the world. The Editorial Board is composed of 42 scientists from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including China, German, Japan, Korea, Russia, the UK and USA.  相似文献   
998.
近日,我国自主研发、亚洲最大的深海油气处理平台——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上部组块在南海浮托安装完成。这将为我国首个深水气田投产创造条件,对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从浅水到深水领域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荔湾3-1气田中心平台组块在距珠海200多公里的南海深水海域顺利安装完成,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超大型油气平台的设计、建造和安装等方面取得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世界上首次在南海开敞海域整体浮托安装中心平台上部组块。  相似文献   
999.
基于NoSQL的海量空间数据云存储与服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实现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地存储管理和在线服务,成为地学信息科学领域日益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矢量和栅格空间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并实现了矢量栅格数据一体化的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云存储管理与访问服务方案,在海量矢量数据存储和处理中创新性引入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和并行图计算框架。在三层式空间数据云存储架构基础上,给出NoSQL数据库技术的栅格和矢量数据云存储的实现策略与方法,并开展了通用数据访问接口的设计。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存储栅格数据,并使用列族数据库HBase对其建立分布式空间索引,及采用满足ACID约束的分布式图数据库Neo4J来存储矢量数据,并使用R树建立空间索引。在自主研发的地理知识云平台GeoKSCloud框架下,初步实现了核心组件-空间数据聚合中心(GeoDAC)软件,可为各类用户提供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管理和访问服务。通过搭建试验床,开展GeoDAC与开源GIS软件PostGIS在矢量数据读写访问性能方面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虽然GeoDAC没有获得写入性能的加速作用,但其具有PostGIS无法比拟的强大读取性能。GeoDAC将海量数据经过空间分割后分布在集群上,能够并行处理查询请求,极大地提高空间查询速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DMSP/OLS数据的城市中心城区提取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化过程、人类活动及效应、经济水平、生态环境影响、电力能源消耗量和灾害分析等领域。本文利用DMSP/OLS的稳定灯光数据产品,首先,以辅助资料的空间对比法确定城市中心城区范围最小阈值,然后,提取DMSP数据中的每个极大值及一定范围内的临近值,作为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并将提取的范围与作为辅助资料的MODIS土地覆盖数据中相应的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作线性回归分析,进而获得估算城市中心城区范围的线性模型。经验证其结果预测吻合度达到82.06%,平均相对误差为8.47%,说明利用该方法提取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较准确地提取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的中心城区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