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7篇
  免费   264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测绘学   444篇
大气科学   313篇
地球物理   242篇
地质学   608篇
海洋学   181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568篇
自然地理   45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3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概况应法国索邦大学李肇新教授的邀请,国家气候中心周兵首席研究员和廖要明博士于2019年8月20-28日赴法国巴黎的索邦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进行了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在法国索邦大学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气象动力实验室(LMD)和皮尔西莫拉普拉斯研究所(IPSL)共进行了3次报告会,按计划双方展示了11个相关的PPT报告,其中国家气候中心展示了5个专题报告(周兵3个,廖要明2个),法国索邦大学LMD实验室安排了6个技术报告。  相似文献   
992.
兰州市城区地热地质条件及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州市城区地处民和—兰州坳陷盆地东端的中生代断陷盆地内。盆地中因沉积巨厚碎屑岩,加之受多期地质构造运动改造,断裂构造发育,为地热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经勘探证实,兰州城区属中低温(60~90 ℃)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分布范围受盆地南、北2条深大断裂控制,面积约530 km2。按照地质构造单元,分3个区块对地热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东部城区、中部城区和西部城区地热田产能分别为17.91 MW、117.46 MW和23.49 MW,达到中—大型地热田规模,显示出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3.
中心城区广场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广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是间接反映其布局是否合理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多中心性模型测度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网络中心性,研究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网络和广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规律以及空间结构;并利用邻近度和中间性两个指标,进一步分析了武汉市中心城区广场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武汉市中心城区广场公园绿地具有以下特点:1)整体分布呈现较强的集聚性,同时区域差异明显;2)邻近度与"距离"呈线性负相关,从中心城区的中心到边缘,广场公园绿地中间性整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3)位于中心城区中心的广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最佳,其覆盖区域交通网络中心性较高,可达时间相对较短,位于人口分布中心周围的广场公园绿地可达性较好,且可达性由城区中心向城区边缘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994.
夜间灯光数据DMSP-OLS经常被用作区域范围监测城市区域,但是其低空间分辨率和"溢出"效应容易导致产生较差的结果。经过分辨率更高的Landsat数据能够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但所需的大量人力限制了其在大尺度下应用。本文利用非监督机器学习,提出了一种结合Landsat和DMSP-OLS的30 m分辨率城市提取方法。基于城市像元常常同时拥有两种特性(如更高的夜间灯光强度和位于不透水面区域),分类学习的训练样本被自动提取。然后,两种数据提供的4种互补的特征(光谱、纹理、不透水面指数和夜间灯光强度)被用作城市/非城市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仅仅使用单一数据源,结合两种数据能够得到更好的城市提取结果,因此,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可靠且高效地提取大范围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995.
BeiDou-3试验卫星在北斗全球组网阶段起着重要的测试验证作用,精密轨道和钟差精度是衡量新卫星服务性能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BeiDou-3试验卫星(C31、C32、C33和C34)可用的两种卫星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参数;对比分析了不同天线相位中心改正策略对于精密定轨和卫星钟差确定的影响;定量分析了i GMAS跟踪站对试验卫星跟踪弧段的覆盖率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卫星厂商提供的卫星天线相位中心参数精度更高,建议在精密数据处理中采用。采用卫星厂商天线相位中心改正参数的BeiDou-3试验卫星精密定轨1D RMS精度分别为38、30、49和70 cm,精密钟差精度除C34结果较差外其余均优于0.6 ns;4颗试验卫星跟踪弧段覆盖率分别为32%、42%、79%和80%。综合来看,C32卫星相对其余3颗卫星结果呈现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96.
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洛杉矶学派的缘起、背景、学术观点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对其在人文地理学多个分支学科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洛杉矶学派的学术思想建立在索亚提出的社会-空间辩证理论基础之上,认为在同一生产方式下,社会和空间是相互影响的。危机与重构是社会-空间辩证关系在城市区域发展现实中的投射。洛杉矶学派以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为蓝本,生动地诠释了社会空间的辩证思想以及危机、重构在现实中的体现,认为洛杉矶大都市区是向后现代城市发展转型的典型案例。洛杉矶学派的观点对人文地理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提出了弹性生产下的新产业空间的概念,指出多中心结构是未来城市区域的发展方向,倡导空间上的社会正义,对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和社会地理的研究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正>鲁西奇编著的《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于2014年10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了"空间"的观念和方法,思考了"空间"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分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空间结构。全书分为区域多样性、核心与边缘、城市与村庄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区域多样性、中国历史发展的5条区域性道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经济地带及其变动、中国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及其变动、"内地的边缘"、"边缘"的"核心"、空间与权力、城墙内的城市、散村与集村等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回答  相似文献   
998.
基于物流热度的中国物流业空间格局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物流业空间格局是以物流设施为核心的物流实体网络和以物流企业为核心的物流组织网络在地表空间形态及结构。为研究中国物流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及演变趋势,2014年8月利用百度在线地图搜索与数据采集技术,获取了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80507个物流热度数据样本。通过物流热度与相关指标间的回归分析,构建了物流热度的理论计算公式,验证物流热度数据的有效性和合理性。从地级市、省域、城市群、经济区尺度,刻画和分析物流服务能力与水平、辐射范围的差异所形成的空间格局,探究经济发展水平、物流园区建设对物流业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提出基于物流热度的物流中心城市。研究表明:物流热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法人单位数呈正相关;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越高的城市群地区,物流业一体化程度越高;物流设施和物流企业的布局具有显著的产业性需求与交通区位指向特征,并逐步表现出消费性需求与人口指向特征;东部沿海地区呈现"单主中心+多副中心"、"多主中心+多副中心"的空间格局,中西部地区呈现"单中心"的空间格局,地区差异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物流业规划及物流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99.
《西部资源》2015,(2):34
<正>一是对城中村改造、城边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用地做好用地保障,特别是涉及使用国开行贷款的改造项目,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及时完成用地审核、上报。二是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房管局提供的年度保障性住房规模,及时完成2015年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市范围内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申报工作。三是对历年申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督促相关区域、市房管局尽快履行土地供应程序。  相似文献   
1000.
四川盆地三叠纪蒸发岩特征、盐盆迁移及其构造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家云  龚大兴  李萌 《地质学报》2015,89(11):1945-1952
四川盆地早、中三叠世共有六次成盐期,形成二十多个大小不等的盐盆。通过统计大量含盐钻井的盐岩层位、厚度、分布及含钾情况,圈定了各成盐期次盐盆的分布范围和成盐中心。盐盆范围与成盐中心清晰地显示:四川盆地早三叠世嘉陵江期末至中三叠世雷口坡期初(T1j5~T2l1-1),和中三叠世雷口坡期末(T2l4),分别在盆地东北部和西部,进入高盐度化成盐环境,具备成钾条件。盐盆的这一时空格局是印支运动江南古陆和龙门山之间差异性推覆、挤压下,补偿盆地的轴线不断向西方向迁移的结果,同时表明盆地迁移演化过程中,成钾环境发生于盐化旋回中嘉四段、嘉五段和雷四段等时段持续干旱的"气候窗"与潮坪上一些小"盐盆窗"的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