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62篇
  免费   3578篇
  国内免费   1746篇
测绘学   735篇
大气科学   1326篇
地球物理   1842篇
地质学   6933篇
海洋学   1657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804篇
自然地理   1499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311篇
  2023年   489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583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514篇
  2018年   364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35篇
  2015年   508篇
  2014年   823篇
  2013年   600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578篇
  2007年   537篇
  2006年   520篇
  2005年   489篇
  2004年   334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238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24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64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06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0篇
  1975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莺琼盆地诸探区中存在底劈现象,深层气源产生的气体沿底劈产生的裂隙通道向上漫溢.漫溢过程中,一是充填在遇到的砂体中形成气藏;二是弥漫在上溢通道中,使得通道中的纵波速度发生变化,进而纵波波阻抗差异变小,反射变弱.另外,通道中气体的存在,会加强地层的吸收衰减,使得地震波振幅变弱、高频成分损失导致同相轴分辨率降低.利用OBC数据进行多波地震勘探和利用黏声介质的叠前深度偏移都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重要方法技术.为此,本文提出用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改善气体充填区域的成像质量.黏声介质成像目的是补偿地震波的吸收衰减;平面波偏移成像目的是适应海上单炮数量巨大,提高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效率;有限差分法叠前偏移的目的是适应该区浅层气分布局域性极强、Q值的空间变化大的情况.在莺歌海某探区的实际数据上的黏声介质平面波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试验证明,本方法是改善模糊区成像质量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2.
993.
所谓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在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立法共有243部,而司法解释有多达4200件。司法解释过多过滥问题凸显。以新刑事诉讼法为例,修改后是290条、3.5万字左右,而最高人民法院就刑诉法出台的司法解释共有548条、7万字左右。  相似文献   
994.
<正>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于11个市(州),62个县(市、区),流行区人口3171万。四川属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环境复杂,防治难度大,血防综合治理工作任务重。按照全国血防工作的总体部署,我省到2008年要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5年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成都市新津县3个城乡统筹试点区农民安置区的实地调查,构建了基于客观建设条件与主观满意度的安置区人居环境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分析法对主客观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居民对安置区的满意度及安置区建设条件评价。结果表明:袁山社区居民人居环境满意度及客观建设条件得分最高,其在安置区建设、安置区政策、居民社会经济等方面均优于其他两个社区。对成都市新津县"挂钩"试点区农民安置区的人居环境满意度评价,能从侧面反映出成都市推行"挂钩"政策的具体情况,客观衡量政策实施的优劣程度,发现政策推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对推进区域城乡统筹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中国的生态补偿实施主要通过制度安排进行。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补偿主要通过两种模式进行,即对农牧户放弃土地使用和生产结构调整给予补偿。基于详尽的野外调查,本研究对农牧户经济受偿意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两种生态补偿模式的效应进行了详细评价。结果表明,放弃土地使用的生态补偿模式缺乏创造就业机会的机制,因此不具有可持续性。与此相反,调整生产结构的补偿方式不但使农户从事农牧业的规模有了明显下降,而且有助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虽然这种模式会使农户面临很大的市场风险,但是它为解决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如果不深刻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地破坏了自然生态,其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在新疆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必须借助一系列生物工程措施对水、田、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项  相似文献   
998.
日前,河南理工大学邹友峰教授承担的《煤矿区地质灾害与环境信息协同处理及预警基础研究》通过专家评审。  相似文献   
999.
浅论矿集区的资源潜力与勘查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勇 《中国地质》2002,29(3):263-270
矿集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矿床密集产出的区域,在此区域内,按一定空间分布着不同矿种或不同类型的大型或超大型矿床,以及中小型矿床、矿化点和矿化信息。矿床的产出在时空上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矿集区是矿产资源产出的重要基础,它对满足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矿产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矿集区更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地区,许多老矿山所处的矿集区仍然是我国重要的勘查远景区。加强对矿集区的研究和勘查评价,是扩大矿产资源储量的重要途径,对缓解老矿山资源 危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在自己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前人资料,提出了华夏植物地理区一个新的亚区——豫淮亚区,用以概括具有重要特色之位于两淮、徐州、豫西一带的二叠纪植物群区系特征.文中着力刻划了该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极高的属种分异度,保存甚佳之植物群轮廓;划分了三个植物组合,即P|Callipteridium koraiense-Cathaysiopteris whitei-Cordaites schenki组合,P_1~2 Fascipteris spp.-Lobatannularia ensifolia-Gigantonocleaspp.组合,P_1~2 Gigantopteris nicotianaefolia-Lobatannularia multifolia-Psygmorphyllummultipartitum组合.文章还结合二叠纪该区独特的区域构造、古地理、古气候等方面,从不同侧面详塑了豫淮亚区的整体格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