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17篇 |
免费 | 2901篇 |
国内免费 | 135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99篇 |
大气科学 | 1038篇 |
地球物理 | 1479篇 |
地质学 | 5548篇 |
海洋学 | 1333篇 |
天文学 | 155篇 |
综合类 | 637篇 |
自然地理 | 11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49篇 |
2023年 | 387篇 |
2022年 | 479篇 |
2021年 | 470篇 |
2020年 | 458篇 |
2019年 | 397篇 |
2018年 | 293篇 |
2017年 | 333篇 |
2016年 | 365篇 |
2015年 | 403篇 |
2014年 | 658篇 |
2013年 | 483篇 |
2012年 | 613篇 |
2011年 | 611篇 |
2010年 | 488篇 |
2009年 | 486篇 |
2008年 | 465篇 |
2007年 | 431篇 |
2006年 | 411篇 |
2005年 | 379篇 |
2004年 | 269篇 |
2003年 | 257篇 |
2002年 | 254篇 |
2001年 | 232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90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88篇 |
1996年 | 227篇 |
1995年 | 177篇 |
1994年 | 147篇 |
1993年 | 135篇 |
1992年 | 154篇 |
1991年 | 85篇 |
1990年 | 79篇 |
1989年 | 80篇 |
1988年 | 28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5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6篇 |
1982年 | 24篇 |
1981年 | 12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8篇 |
1976年 | 7篇 |
1975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化控、遥感、土壤微磁、r能谱研究表明:不同的微地貌单元具有不同的背景场特征,遥感解译的六个微地貌单元代表不同的背景场区;数据分区标准化变换可以消除不同背景区的影响,是获取异常场的关键;通过异常分析,认为1,4,8呈构造所在地区为有利的含油气靶区,目前1号构造已见工业油气流,故4号和8号构造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32.
机场跑道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一期工程中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之一。通过工程勘察获得的原始数据,用规范提出的方法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跑道的承载力和沉降量,特别分析了古河道对跑道沉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被动微波反演裸露区土壤水分综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被动微波具有全天候、穿透性以及不受云的影响等特征,使其在反演土壤水分时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被动微波遥感是反演土壤水分的各种技术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概括了主要的被动微波传感器并从被动微波遥感的原理出发,针对被动微波遥感裸露区地表随机粗糙面的模型以及土壤水分反演算法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5.
36.
改革开放30余年带来的出人意料的结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生存方式的改变,它体现在经济结构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工业原料、产品、市场、效益、利润和就业等等,严重依赖外部世界,我 相似文献
37.
38.
地下水的浮力对结构设计和施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结构抗浮验算与地下水的性状、水压力和浮力、地下水位变化及意外补水有关。提出设计水位计算浮力的概念,以及抗浮设计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39.
中国大陆及邻区、川滇成组强震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大陆及其邻区1902年以来MS≥7地震的成组活动划分出7组,其首发大震分别为1902年阿图什8.2级,1911年阿拉木图8.2级,1920年海原8.5级,1931年富蕴8.0级,1946年缅甸7.8级,1966年邢台7.2级,1988年缅甸7.2级。川滇MS≥6.7地震成组活动划分出5组,其首发强震为1913年峨山7.0级,1933年茂县7.5级,1948年理塘7.3级,1966年东川6.5级、6.2级,1988年澜沧7.4级。其中,川滇MS≥7的首发大震滞后中国大陆首发大震几个月至4年不等。按成组大震的界定,目前中国大陆处于1998~2007年(估计)的大震少发时段。川滇未来1~2年的大震形势为川滇西部存在发生大震的可能性。中国大陆新一轮强震成组活动中的大地震将可能在2007~2009年前后发生,主体危险区可能为天山地震带中段及川滇东部。2007~2008年可能出现5~6级地震的增强过程。巧家—东川一带可能最先发生6级地震。 相似文献
40.
申扎地区属青藏高原南羌塘高寒草原区,具有典型的高原植被.根据水体条件、植被组成和地貌特征等,划分了7种草地植被类型和2个木本植物分布区.藏北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高原植被面临严峻的破坏、退化和沙漠化环境,生物链严重失调,高原鼠兔由于几乎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对高原草地的破坏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寒、冻融作用、地下水位下降、雪线上升和冰川萎缩、猖獗的鼠害、超载过牧是高原植被(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其中高寒、缺水、鼠害和超载过牧是最重要的原因.藏北申扎地区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比例为约1:9,湿地和植被供水系统受到严重损害,造成大面积草场萎缩,形成了环状草地退化带.藏北草地向恶化方向发展是不可逆的,根治鼠害,改良牲畜品种,提高经济效益,可以减缓草场退化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