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67篇
  免费   1995篇
  国内免费   2715篇
测绘学   2058篇
大气科学   1999篇
地球物理   2365篇
地质学   6080篇
海洋学   2108篇
天文学   193篇
综合类   2381篇
自然地理   5093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352篇
  2021年   378篇
  2020年   309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255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94篇
  2014年   1696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1318篇
  2011年   1356篇
  2010年   1181篇
  2009年   1335篇
  2008年   1110篇
  2007年   957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1156篇
  2004年   910篇
  2003年   1043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722篇
  2000年   539篇
  1999年   527篇
  1998年   406篇
  1997年   363篇
  1996年   324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92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4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5篇
  193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951.
王成金  陈沛然  王姣娥  李娜 《地理研究》2020,39(12):2685-2704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不同区域之间空间网络形成的支撑,对区际生产要素流动、市场融合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前提条件。立足于综合基础设施网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为分析地域,设计数理模型,评价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网络连通性,考察其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然后分别从铁路、公路、航运、通讯、能源等各种基础设施方式的视角,分析了不同基础设施网络的互联互通水平,探讨了基础设施连通的类型分异及其主导因素,凝练基础设施连通的空间模式。主要结论如下:① 从海陆属性来看,岛屿型国家与中国设施连通性最高,其次为综合型国家,内陆型国家最低。对国际区域而言,俄蒙和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设施连通性最高,中东欧地区连通性最低。从国家尺度来看,俄罗斯和越南是与中国设施连通水平最高的国家,巴勒斯坦、东帝汶等5个国家与中国尚未形成设施连通性。从连通方式的构成来看,航运网络的连通性最高,其次为航空和光缆。② 空间距离、连通方式和重大交通走廊共同主导了设施连通性的类型分异。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与中国的设施连通形成了四种典型模式,包括海陆融合型外缘连通模式、陆路通道直接连通模式、陆心内生性低水平连通模式、远距离不均衡连通模式。  相似文献   
952.
2020新年献辞     
当日历翻开新的一页,崭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谨代表《地理教学》编辑部向各位长期关心、支持地理教育事业的老师、读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祝福,祝大家2020年新年快乐!回首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系统深入实施“奋进之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谱写了一首首动听的教育改革发展之歌。  相似文献   
953.
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时空演变趋势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食物生产是影响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重要方面,由于食物类型不同其碳排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当前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快速演替必然会对生态碳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论文利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研究1997—2016年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时空演变及其主要驱动因子。主要结论如下:① 在数量上,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和人均量整体都呈现逐渐的增长刚性,但仍属于低碳消费模式;② 在结构上,各类型食物碳排放演变呈现显著的分异态势,整体上动物性食物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植物性食物碳排放减少速度;③ 在城乡差异上,城镇和乡村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在数量、结构和趋势上表现出显著的城乡二元属性,但近年城乡差异表现出减缓趋势;④ 在空间上,各地食物消费碳排放呈现较显著的民族性、地域性、集聚性和中心“塌陷”的特征,碳排放密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直辖市和沿海经济相对发达地区;⑤ 在驱动力上,结构演替是全国居民食物消费碳排放总量整体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而人口数量是各地地域空间差异分布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54.
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探究其生产潜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中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结合全球农业生态区模型、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集对分析方法,探讨了中国玉米生产潜力的周期性波动特征及长期变化趋势,进而分析了其空间格局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960—2010年间,中国玉米生产潜力呈增加趋势,由1960年代的9.10亿t增至2000年代的9.45亿t左右。在年际尺度上,中国玉米生产潜力主要以准3 a和准5 a的周期进行波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存在准10 a和准20 a的波动周期。其中,准3 a的周期波动是中国玉米生产潜力长时间变化的最主要特征,这主要是受年降水量变化的影响。从空间格局来看,中国玉米生长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加格达奇—锡林浩特—临河—西宁—天水—中甸沿线以东;1960—2000年间,玉米生产潜力界线在中国东北部和临河—西宁沿线发生了较为明显的移动。华北平原、辽河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趋势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关中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区的玉米单产潜力变化过程与上述地区恰好相反。在这2类地区,玉米单产潜力的变化均较显著,但变化方向在年代际尺度上具有交替性。  相似文献   
955.
中国沿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与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华泽爱  贾泓 《海洋通报》1996,15(1):78-83
沿海湿地是海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维持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沿海湿地的开发和利用,以及与沿海湿地资源方面有关的问题和作用。并根据中国一抽有条件提出了沿海湿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56.
实验研究维生素C多聚磷酸添加在对虾饲料中,对中国对虾的生长、缺氧耐受力免疫抵抗力的影响;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对虾饲料中LAPP的最适添加量为400mg/100g饲料;本文还提出饲料中的LAPP能够提高中国对虾的缺氧耐受力,在溶氧超过3.1mg/kg海水的情况下,效果显著,在降低到2.3mg/kg海水时,作用减弱,用副溶血弧菌(Vibroparahaemolyticus)注射入虾体内,12小时内记录  相似文献   
957.
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张海峰杨金森等编者语〗本文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1995~996年科研项目:“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海洋经济强国”实施纲要研究报告的前言,该研究项目已完成,并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如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对虾肌肉组织原代细胞培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相似文献   
959.
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病原体研究Ⅱ. 病原体的分离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不同地区典型病虾的头胸部和肝胰腺,通过差速和超速离心,进行了病原体的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各地样品提纯后,均可见大量杆状病毒,其长度为380-410nm,直径为90-100nm,与组织切片所观察到的病毒颗粒相比,其长度较大,而直径较小.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该种病毒是造成中国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960.
中国对虾凝集素活力及弧菌的诱导动力学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罗日祥 《海洋学报》1997,19(4):117-120
实验证明中国对虾血淋巴中存在凝集素。用未经处理的兔血球检测,在正常状态下,春季的亲虾和秋季体长为12~16cm的虾,凝集活力滴度均为32,且对人的A、B、O型红血球均有凝集反应,其反应滴度与兔血球相同。用弧菌诱导时,这种凝集反应的活力可以提高。注射弧菌24h后活力由32上升到128,48h后达到256的峰值,然后又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