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141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6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6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及石炭纪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及石炭系包括5个组,自下而上分别为上泥盆统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石炭系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小海子组。其中东河塘组和甘木里克组地质时代为晚泥盆世,巴楚组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杜内早中期,卡拉沙依组地质时代为晚杜内中期至巴什基尔期,小海子组地层时代为巴什基尔末期至莫斯科早期。岩石类型有碎屑岩和碳酸盐岩,还有膏盐岩,并夹薄层火山碎屑岩。沉积相主要为海陆过渡相组合,包括河流、三角洲、滨岸、浅海、碳酸盐岩台地、台地边缘6种相和12种亚相及33种微相。晚泥盆世东河塘期至石炭纪发生过4次较大的海侵,海侵范围由下而上逐渐增大,至晚石炭世小海子期海侵规模最大。东河塘期开始海侵,海水由西而东侵入,此时周缘碎屑物质供应充分,主要为无障壁海岸和障壁海岸沉积,西南缘为浅海相沉积。巴楚期晚期,海侵范围进一步扩大,物源向北或北东方向退却,陆源碎屑物质注入急剧减少,形成了一套富含生屑的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了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中期海侵规模比巴楚期更大,海水深度加大,西部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其余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卡拉沙依期晚期和小海子期海侵达最大,向东扩展,大部分地区为开阔台地亚相沉积,东部地区为局限台地亚相沉积,塔北大部分地区缺失。  相似文献   
32.
“科钻一井”一开井段采用了钠膨润土-高粘CMC泥浆体系,视漏失情况添加GD-Ⅲ随钻堵漏剂,满足了施工携带岩屑和堵漏防漏要求。介绍了该井一开井段的泥浆技术,并对泥浆成本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3.
IntroductiontoanInvariantQuantityMethodLiuGuifu(刘桂复)(NamingInstituteofMeteorology,Naming210044ReceivedMarch11.1995,revisedJun...  相似文献   
34.
1996年上半年全世界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58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0次,成灾的地震10次,死亡人数总510人,伤约1.5万人,经济损失为83亿-100亿元人民币。其中我国境内灾害地震3次,死亡人数共计349人,伤约1.45万人,经济损失约78亿元人民币。我国因地震死亡的总人数约占全世界地震  相似文献   
35.
东亚大气环流的低频振荡及与韵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庆云  陈烈庭 《大气科学》1992,16(3):333-338
本文根据北半球500hPa高度场30年(1951—1980)平均的逐候格点资料,对气候平均的东亚各主要大气环流系统的年内变化进行了谐波分析和天气学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大气环流系统存在着三种主要的大气低频波:年波、半年波和30—50天的季内波;中、高纬度的大气环流以年波振荡为主,低纬度的大气环流以半年波振荡为主;30—50天的季内波是北半球各纬度上都存在的一种波,但它对总方差的贡献在低纬比中、高纬度大.此外,还讨论了年波和半年波这两种大气低频波与我国长期预报中常用的各种韵律指标特别是隔季相关现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36.
唐淑云  孙周易 《矿物岩石》1995,15(4):105-108
本文研究了在CTMAB存在下,应用苯基萤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锡的条件。该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测定岩矿样品中的微量锡。  相似文献   
37.
The study by the 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 in the alpine shrub meadow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n 2003 and 2004 showed that the net ecosystem carbon dioxide exchange (NEE) exhibited noticeable diur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with more distinct daily changes during the warmer seasons. The CO2 emission of the shrub ecosystem culminated in April and September while the CO2 ab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a maximum in July and August. The absorbed carbon dioxide during the two consecutive years was 231.4 and 274.8 g CO2·m-2 respectively, yielding an average of 253.1 gCO2·m-2 per year: that accounts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absorbed CO2 in the region. Obviously, the diurnal carbon flux wa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radiation and other atmospheric factors. Still, minute discrepancies in kurtosis and duration of carbon emission/absorption were detected between 2003 and 2004.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2 flux in the daytime was similarly affected by photosynthetic photon flux density in both years. Temperature appears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CO2 flux: specifically, the high temperature during the plant growing season inhibits the carbon absorption capacity. One potential explanation is that soil respiration is enhanced under such condition. Analysis of biomass revealed that the annual net carbon fixed capacity of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mass was 544.0 in 2003 and 559.4 g Cm"2 in 2004, which coincided with the NEE absorption capacity (63.1 g C·m-2 in 2003 and 74.9 g C·m-2 in 2004) in the corresponding plant growing season.  相似文献   
38.
骑马沟铅锌矿赋存于熊耳群条纹状硅质大理岩与火山凝灰岩之间.通过对矿床地质、岩石、矿物组合特征等方面的初步研究,认为该矿床为热水沉积-热液改造成因铅锌矿床,其成矿主要与熊耳期火山岩及火山气液作用有关.这是在河南熊耳群火山岩中首次发现的该类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39.
冀中饶阳凹陷大王庄地区古近系属断陷湖盆演化阶段,分为断陷分割期、断陷扩张期和断陷萎缩期3个时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和曲流河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该地区沉积演化特征和储盖组合的分布及时空展布规律,指出该区古近系主要发育沙三段、沙二段、沙一段和东营组4套储盖组合,其中沙一段储盖组合为最有利的含油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40.
广东省逐年初台登陆时间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曾侠  戴景茹 《热带地理》1998,18(3):197-200
通过对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资料的分析,发现其具周期变化的特点。根据循环阶段(周期)的划分,比较满意地解释了近3年广东省初始登陆时间明显偏迟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