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08篇 |
免费 | 615篇 |
国内免费 | 119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3篇 |
大气科学 | 1464篇 |
地球物理 | 552篇 |
地质学 | 1337篇 |
海洋学 | 584篇 |
天文学 | 17篇 |
综合类 | 138篇 |
自然地理 | 3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63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54篇 |
2018年 | 114篇 |
2017年 | 117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55篇 |
2014年 | 165篇 |
2013年 | 170篇 |
2012年 | 192篇 |
2011年 | 192篇 |
2010年 | 152篇 |
2009年 | 207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197篇 |
2004年 | 187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55篇 |
2001年 | 114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134篇 |
1998年 | 121篇 |
1997年 | 107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55篇 |
1993年 | 80篇 |
1992年 | 25篇 |
1991年 | 33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江大通-河口段枯季的径流量变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通过实地调查和收集长江下游1950-2000年水文、水利工程资料,建立了长江大通以下枯季径流量变化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影响长江大通水文站以下径流量变化的水文过程,探索了这一区间枯季径流量变化的成因与过程。调查研究表明,截止2000年大通以下各类抽引水工程的总数已达64个,抽引水能力达到了4626m^3/s(潮周期内平均轴引水流量)。实际抽引水量呈现很大的年、季波动,这与本区气候干旱情况、农作物生长期、跨流域调水量等多种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大通-河口段沿江两岸大量的抽引水已成为影响长江大通以下枯季入海流量变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在过去实际抽引江水资料的基础上,估算了过去不同水文、气候背景下长江大通以下枯季径流量的变化幅度及其对入海流量的影响,并利用实际数据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长江大通以下枯季的径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2.
依据对具有较高微裂纹密度的筑波花岗岩和极低微裂纹密度的花岗斑岩 2种极端的岩石标本、在等应力速率的快速加载 (约 6MPa/min)和蠕变加载 (轴向应力保持在约 95 %破坏强度 ) 2个极端的加载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讨论了预存微裂纹密度与加载速度对多晶质结晶岩变形破坏过程的影响。实验中利用高速多通道声发射波形数字记录系统 (每秒可记录多达 5 0 0 0个声发射事件的 32通道波形 ) ,获得了岩石标本破坏前微破裂活动的详细时空分布数据。声发射的发生率、震级 -频度关系中的b值及震源的空间分布揭示出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微破裂活动具有 3个典型阶段 :初期阶段、第 2阶段和成核阶段。尤其是在成核阶段 ,还观测到发生率和b值有大幅度前兆性起伏。一般而言 ,在相同加载条件下预存微破裂密度越高 ,或对同一岩石加载速度越慢 ,对应的断层成核过程就越长 ,因此最终破坏的可预报性也越高。为了进一步探讨微破裂活动的阶段性特征及其物理本质 ,还利用亚临界破裂扩展模型对声发射数据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基于REOF分析的广东前汛期降水趋势的区域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对广东48站前汛期降水标准化距平场进行客观分区,在此基础上对各区区域平均前汛期降水的长期演变趋势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广东省前汛期降水量场可以划分为4个区域,即粤东区、粤中区、粤西北区以及雷州半岛区。该4区前汛期降水量线性趋势不显著,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进入21世纪以来,除雷州半岛区降水持续减少外,其余各区出现明显增加。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粤东区和粤中区旱涝发生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994.
In order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pes of roughness-elements on sand beds and the surface sand activity inhibition, we chose six shapes of elements including spherical, triangular pyramid shape, cylindrical, square shape, pie and hemispherical shape by hand with equal quality kept. We carried out the experiment with the 10% coverage on the wind tunnel.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① the erosion and anti-erosion rate of spherical, triangular pyramid shape, cylindrical and square roughness-elements were better than the pie and hemispherical on the non-sand wind; ② On the sand-driving wind conditions, spherical, triangular, cylindrical covered beds became erosion to erosion-deposi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wind speed, and the erosion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wind speed. When the wind speed was more than 10 m/s, the sand-beds showed a strong erosion, and the pie and hemispherical elements’ resistance function were weakest; ③ No matter the non-sand wind or sand wind, the erosion rate was affected by the elements’ aspect ratio, height and spacing. The slender elements with a prominent upper edge were clearly superior to broad rounded elements.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对1959-1999年4~6月发生在广西的暴雨天气过程特征作一较系统的分析,得出4~6月广西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年平均次数分别为0.98、2.39、2.78次;4~6月不出现暴雨天气过程的机率分别为0.34、0.07和0.07;4~6月出现的暴雨过程的年平均日数为1.02、2.73和4.05d。 相似文献
996.
Following the need for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y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sponse of a candidate host formation for radioactive waste disposal,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an in situ thermal experiment has been carried out. Based on a thermo-hydro-mechanical (THM) finite element approach including a consistent thermo-plastic constitutive model, it has been possible to reproduce the THM response of a clay formation submitted to in situ thermal loading. The simulated large-scale experiment, called ATLAS was designed in the underground research facility (HADES-URF) in Mol, Belgium. After an extensive literature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hydraulic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Boom Clay, laboratory tests were simulated to calibrate model parameters. The results of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ling of the ATLAS experiment were compared with in situ measurements and revealed the necessity to account for flow diffusion in all three directions through a 2D axisymmetric analysis. Finally, those results were interpreted in the light of elasto-thermoplasticity, which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thermo-plastic processes in the global THM response of the clay formation.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替换阻尼杆件的双层柱面网壳被动控制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拟动力装置上对自行设计的孔隙式粘滞阻尼杆件进行了性能测试,并用其替换双层柱面网壳的部分下弦杆进行了被动减震控制的振动台试验,输人了多种能级的不同地震动,针对替换不同位置和数量的阻尼杆件进行了多种工况下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减震效果明显,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科尔沁沙质草地放牧和封育下植被盖度、密度、丰富度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放牧和封育草地4月的植被盖度、丰富度和生物量均低于生长旺季8月,而4月植物密度要高于8月;封育草地生长季盖度高于放牧草地,6月和8月生物量高于放牧草地, 4月和6月植物密度则低于放牧草地。封育草地8月物种丰富度与生物量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放牧草地植物密度与生物量4月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1)、8月为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放牧草地优势植物糙隐子草4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1)、8月为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黄蒿和狗尾草8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极显著的负线性关系(p<0.01);猪毛菜4月和6月的密度和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1)。封育草地达乌里胡枝子、猪毛菜8月的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呈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p<0.01)。持续放牧和季节变化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植被盖度、密度和生物量均有重要的影响(p<0.05);放牧通过影响草地生长季中的优势植物密度变化和生物量积累,引起了草地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关系的季节变化,也导致生长季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关系;封育草地植物的竞争导致了物种丰富度和生物量关系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