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597篇
  国内免费   413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773篇
地球物理   756篇
地质学   1023篇
海洋学   14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26篇
自然地理   5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240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青藏高原冬春季地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探讨了青藏高原地温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的影响。通过资料分析揭示: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旱涝前期冬春青藏高原各层次的地温距平具有反位相分布和高方差分布的特征,前期冬、春季青藏高原地温的三维结构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具有“强信号”指示特征。从地面0cm到地下3.2m的地温距平分布为:涝年高原偏南部为正,中部和北部为负,旱年时则与此相反,高原中部和东南部是反位相最明显的地区。地温距平在近地表变化较快,地温距平的大值区在40cm层到1.6m层之间,1.6m到3.2m层地温距平变化较慢。资料分析表明前期青藏高原不同层次地温异常是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的一个重要原因。资料分析和数值试验都揭示了北半球环流型对青藏高原不同层次地温异常可能产生遥相关波形并形成季尺度低频波,此相关波列的激发和传播可能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后期的降水。  相似文献   
992.
王静 《气象科学》2002,22(4):394-401
本文利用40年全球范围的温度场、高度场、UV风场资料,分析东北地区冷暖夏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空间特征及长期演变,分析结果表明:东北低温冷害是一种时空尺度都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气候现象,冷夏年500hPa盛行经向环流。高纬有阻高或暖脊维持,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温度场、高度场的垂直分布为伸展至对流层顶的正压结构,纬向呈一波型异常结构,有超长波槽稳定维持于东北地区,冷夏前期,大陆冷高压偏弱,冷空气活跃,冰岛低压和阿留申低压发展较深,太平洋副高持续偏弱,这种状态可以持续到夏季,便形成了东北地区的冷夏。  相似文献   
993.
The location, age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volcanic rocks preserved in the South Tethyan suture zone of Pakistan suggest that the Réunion hotspot was active off northwestern Greater India well before the emplacement, far to the south, of the Deccan flood basalts, the great bulk of which were erupted at 65-66 Ma and are widely believ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hotspot’s plume-head phase. Most of the suture zone samples have Nd-Pb-Sr isotopic ratios (e.g. age-corrected ?Nd(t)=+3.0 to +4.6) close to those expected for modern-type Réunion source mantle in the Late Cretaceous, and their incompatible element patterns resemble those of recent Réunion shield lavas. 40Ar-39Ar incremental heating yields ages of 73.4-72.0 Ma. Nevertheless, unless even older ages are discovered among the suture zone rocks, a pre-Deccan marine phase of Réunion hotspot activity on the Tethyan side of Greater India can be accommod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plume-head model.  相似文献   
994.
自适应BP算法及其在河道洪水预报上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改进的BP算法,即自适应BP算法。该方法采用两种策略:一是在权重修改公式中加动量项;二是学习率随总误差的变化作自适应调整,亦即总误差增加时,学习率将减小,反之学习率增大。以上两种策略能有效的抑制网络陷于局部极小并缩短了学习时间。实例研究表明,该算法用于河道洪水的预报,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5.
浅谈21世纪中国城市的防洪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现代城市与历史发展进程和欧洲的比较,说明根据我国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城市防洪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21世纪我国的城市防洪战略只能是人与洪水协调共处.  相似文献   
996.
GIS支持下的洪水淹没范围模拟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洪水淹没范围的确定是洪灾损失评估的核心环节。采用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水力演进模型,结合三维模拟技术和对象关系模型数据库,对浙江奉化江流域洪水淹没范围进行模拟。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模拟洪水淹没范围,为快速评估洪灾损失和防洪决策服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上海市防汛墙岸堤的稳定可靠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上海市区防汛墙结构的稳定性为目的,由原来用安全系数表示的土皮稳定性计算方法出发,提出了基于概率极限理论的计算土坡稳定可靠性的简易方法,并用一次二阶矩法对上海市区几种典型防汛墙结构型式进行稳定可靠度分析。分析方法和结果可望对今后防汛墙结构的选型、施工和监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袁汝华 《水科学进展》2002,13(6):763-767
针对防洪安全建设规划中运用机率小、预见期较长的蓄滞洪区,在保证其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考虑蓄滞洪区内工农业发展状况,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移民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运用区域布局理论,提出移民建镇优化规划的布点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洪泽湖圩区规划。  相似文献   
999.
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翠松 《水文》2002,22(5):27-30
在介绍了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意义的基础上,从常规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两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水库群防洪联合调度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用太阳活动拟合近2000年的温度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利用两个反映太阳活动的指标-太阳黑子相对数及太阳黑子周期长度-来拟合近2000年我国的温度变化,其结果与近2000年,特别是近700年来温度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同时拟合了120年来北半球温度的演变,结果表明:太阳活动是引起10^1年以上气温变化的基本因素,近十多年来温室气体的作用似乎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