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4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493篇
测绘学   341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261篇
地质学   648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0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林  胡松杰 《天文学报》1996,37(3):285-293
对于改进的Encke方法,选择适当的参考轨道是一个关键.然而,对于人造地球卫星长弧轨道计算,目前所给出的几种参考轨道均需要逐段校正,这将给定轨问题带来附加的复杂性.本文将仔细探讨如何选择参考轨道和减少校正次数.  相似文献   
2.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benthic, periphytic and planktonic rotifers in different habitats in Krottensee were investigated. Sixty-five rotifer taxa were identified, their relative abundance estimat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data set by cluster analysis allowed the recognition of distinct habitat groups confined to acid bog ponds, macrophytes, sediments and open water. Five groups of rotifer taxa were identified on the basis of their habitat preferences and the occurrence of the taxa. Highest diversities were found on macrophytes and in acid bog ponds.  相似文献   
3.
王先美 《地质学报》2008,82(1):1258-1273
鲁西隆起区发育有大量的北西向脆性断裂。依据野外断裂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详细解析认为,北西向断裂系经历了早期的右行压剪、右行张剪,以及后期的左行压剪等不同性质的构造活动。由与北西向断裂活动相伴生的同期侵入岩体的 K-Ar测试结果分析,北西向断裂系在距今约160 Ma及距今130~110 Ma分别经历了右行压剪与右行张剪构造活动;通过分布在隆起区不同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分析、冷却史反演,厘定鲁西地体在距今90~80 Ma存在一次区域性快速冷却构造事件,该构造事件与北西向断裂系的左行压剪构造活动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0102号台风"飞燕"移动路径特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爱鸣  林毅  李泓浩 《台湾海峡》2003,22(1):102-107
2001年2号台风“飞燕”登陆早、强度大、移速快、突发性强给福建中部沿海地区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及云图等资料对其登陆福建及后期路径北折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hPa散度、850hPa涡度及低层能量场对台风路径北折有比较好的预示作用,台风未来移向有沿着200hPa其中心附近辐散中心长轴方向、850hPa正涡度长轴方向及低层暖平流区和850hPa θse高能中心轴移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耗散结构理论推导出南海热带气旋的移动公式,通过实际应用和实例检验,证明它对估计南海热带气旋路径演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聚类方法,对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变性水团进行划分,本海区共有6个变性水团。讨论各个变性水团在不同季节消长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研究流形上的聚类分析,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引入了流形概念,提出1种基于流形的密度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流形的概念与聚类相结合,可以适用于样本为复杂分布的聚类。文中通过实例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方案采用850、700、500hPa三个层次的环境平均流场作控制点法。综合考虑这些层次上的引导气流在不同时、空域中的相对重要性。试验结果表明,其效果比单一取某层作引导为佳。且对用来预测台风的未来24小时路径是否异常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引入变性水团概念,用聚类分析确定黄、东海浅海海域变性水团的边界及其变化。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聚类,确定了水团的个数、边界及混合区。 由聚类方法所得结果看出,在该海区中有八个变性水团。根据温、盐相对指标,将这些水团分为九种不同的特征。也可以把这些水团划分为三种盐度类型。在温—盐点聚图上,不同变性水团的温盐点,分布于一条曲线附近,它体现出逐级变性的特点。各变性水团的变化范围都很大,这说明该海区中水团变性强烈。在暖季中的增温降盐和冷季中的降温增盐,可认为是整个黄海和东海水体变性的特征。所有季节性水团都经历一个形成与消亡的过程。 文中讨论了变性水团和海洋环境的相互关系。水团变性是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通过变性水团的分析,作者认为,在该海区水团的变性中,热力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变性水团界线的舌状分布与流向之间的关系是很明显的,可作为分析环流的旁证。最后描述了变性水团和底层中心渔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台风移动方程对作用在台风上的各力进行了诊断分析:主要力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二者同量级,其他各力约小1-3个量级;当台风加速移动时,气压梯度力小于地转编向力;减速移动时,气压梯度力大于地转偏向力。用预报方程计算得到的台风路径与实际台风路径在趋势上近于一致,预报误差约为200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