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892篇 |
免费 | 3808篇 |
国内免费 | 595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478篇 |
大气科学 | 5529篇 |
地球物理 | 3049篇 |
地质学 | 9585篇 |
海洋学 | 4035篇 |
天文学 | 271篇 |
综合类 | 1408篇 |
自然地理 | 430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36篇 |
2023年 | 368篇 |
2022年 | 734篇 |
2021年 | 875篇 |
2020年 | 869篇 |
2019年 | 959篇 |
2018年 | 823篇 |
2017年 | 915篇 |
2016年 | 936篇 |
2015年 | 1010篇 |
2014年 | 1238篇 |
2013年 | 1190篇 |
2012年 | 1359篇 |
2011年 | 1308篇 |
2010年 | 1130篇 |
2009年 | 1384篇 |
2008年 | 1248篇 |
2007年 | 1495篇 |
2006年 | 1446篇 |
2005年 | 1343篇 |
2004年 | 1194篇 |
2003年 | 1138篇 |
2002年 | 1015篇 |
2001年 | 816篇 |
2000年 | 684篇 |
1999年 | 590篇 |
1998年 | 516篇 |
1997年 | 478篇 |
1996年 | 447篇 |
1995年 | 389篇 |
1994年 | 348篇 |
1993年 | 271篇 |
1992年 | 251篇 |
1991年 | 210篇 |
1990年 | 106篇 |
1989年 | 169篇 |
1988年 | 72篇 |
1987年 | 51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3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8篇 |
1978年 | 5篇 |
1977年 | 9篇 |
1954年 | 3篇 |
18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渤海湾西岸全新世海面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讨论海面标志点基本定义的基础上,从渤海湾西岸534个原始数据中获得了136个指示高水位、潮间带或低水位的海面变化标志点,并重建了它们的相对海平面时空分布,进而获得了渤海湾西岸全新世相对海平面变化带.约10cal.ka B.P. 时,相对海平面变化带达到-25m,以约6m/1000a(即约6mm/a)的平均速率上升,在6cal.ka B.P. 前后达到现代海面的高度; 6cal.ka B.P. 至今,变化带的高度介于+1m~-2m之间,未发现中全新世相对高海面.再搬运海相贝类和陆相泥炭类样品的 14C 年龄,分别存在约600年和660年的驻留时间.经过驻留时间校正的新海面变化年代学序列,将渤海湾相对海平面达到现代高度的时间点确定为约6cal.ka B.P.,从而与全球海面变化的对比更为准确.渤海湾盆地的长期稳定下沉和沉积自重压实的共同作用,可能抵消了冰川均衡调整(GIA)引起的中全新世数米高的相对高海面. 相似文献
92.
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江源地区地域辽阔,土壤侵蚀复杂多样.近年来土壤侵蚀加剧,生态环境严重退化.以2000年土壤侵蚀调查的数据成果为基数.并与更新后的2005年数据成果比较,进行土壤侵蚀动态变化分析.对三江源地区不同类型土壤侵蚀区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较全面的分区评价.同时对作为典型区域的黄河源头区12个县的2000年1:10万Landsat 5 TIM假彩色合成影像,通过野外调查建它解译标志来分析该区植被覆盖状况,对该区典型区域的土壤侵蚀现状做了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三江源地区土壤侵蚀的发展趋势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93.
北极海冰的年代际转型与中国冻雨年代际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3年HadISST海冰密集度资料,定义了北极海冰的季节性融冰指数,结果显示近几十年来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并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中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相应地,中国冻雨发生频数总体上呈现出显著的减少趋势,但也存在显著的年代际转型。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较小但显著增长,中国冻雨频数年际变化振幅较大,且主要受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北极季节性融冰范围维持振荡特征,没有显著的线性趋势,中国冻雨频数变化振幅减小,与北极海冰相关较弱,主要相关因子为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海表温度变化;而90年代中期以后,北极海冰融化加快,特别是2007年以后,季节性融冰范围大大增加,而中国冻雨频数处于低发时段,其变化与太平洋扇区海冰及堪察加半岛附近海温呈显著负相关,季节性融冰的显著区域也从东西伯利亚海逆时针旋转向波弗特海-加拿大群岛北部扩张,同时向北极中央区扩张。不同年代影响冻雨的海温或海冰关键海区不同,产生特定的大气环流异常响应,进而影响到我国冻雨。 相似文献
94.
Several large deployments of neutrally buoyant floats took place within the Antarctic Intermediate (AAIW), North Atlantic Deep Water (NADW), and the Antarctic Bottom Water (AABW) of the South Atlantic in the 1990s and a number of hydrographic sections were occupied as well. Here we use the spatially and temporally averaged velocities measured by these floats, combined with the hydrographic section data and various estimates of regional current transports from moored current meter arrays, to determine the circulation of the three major subthermocline water masses in a zonal strip across the South Atlantic between the latitudes of 19°S and 30°S. We concentrate on this region because the historic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it is where the Deep Western Boundary Current containing NADW bifurcates. In support of this notion, we find that a net of about 5 Sv. of the 15–20 Sv that crosses 19°S does continue zonally eastward at least as far as the Mid-Atlantic Ridge. Once across the ridge it takes a circuit to the north along the ridge flanks before returning to the south in the eastern half of the Angola Basin. The data suggest that the NADW then continues on into the Indian Ocean. This scheme is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distributions of dissolved oxygen, silicate and salinity. In spite of the many float-years of data that were collected in the region a surprising result is that their impact on the computed solutions is quite modest. Although the focus is on the NADW we also discuss the circulation for the AAIW and AABW layers. 相似文献
95.
96.
塔里木灌区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塔里木灌区阿拉尔气象站1961年1月-1999年12月的气温及降水资料,分析了塔里木灌区近40年的气候变化,得出近40年来塔里木灌区降水量呈上升趋势(4.60mm/10年),秋季降水量却呈下降趋势(-3.45mm/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065℃/10年),冬季变暖的趋势(0.849℃/10年);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0.171℃/10年);年极端低温的上升趋势(0.569℃/10年)大于年极端高温的下降趋势(-0.095℃/10年)。可以70年代末为界将近40年塔里木塔区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前为冷期,后为暖期。 相似文献
97.
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1—2010年安徽省强对流天气过程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天气其发生发展和一定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场有关,强对流发生的天气学条件即:丰富水汽、不稳定层结、抬升触发机制或强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强风暴常有逆温层、强的风垂直切变、中层干冷空气等有利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在不同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各要素的重要性不尽相同,产生的强对流天气类型也不相同。冷涡槽后类对流不稳定表现在中低层温度直减率大;风垂直切变强,风随高度强烈顺转,400~500 hPa有西风急流存在,且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区域紧密相关;存在明显的中尺度低压和辐合线、干线;主要造成雷雨大风和冰雹天气。槽前类通常对流不稳定能量较大,中低层有急流存在,风速水平切变和垂直切变大;快速东移的短波槽是触发强对流天气的主要机制;低层水汽条件较好;主要导致雷雨大风、短时强降水和龙卷天气。通过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各天气要素和物理量统计,提取环境场消空指标,明显提高了基于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和平均径向速度的龙卷识别和预警水平。对比分析了2010年7月19—20日发生在副高边缘槽前类和在东北冷涡形势下的2009年6月3日、5日、14日在黄淮和江淮地区分别产生飑线并造成大范围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物理机制、中尺度特征差异,提高对不同类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98.
2013年6月16日, 中国大陆西部出现地磁低点位移。 异常出现后一个月内, 位于低点位移分界线附近发生7月22日岷县、 漳县交界6.6级地震。 本文通过采用实测低点时间减去理论低点时间的方法剔除低点时间经度效应, 并以剔除经度效应后低点时间为0 h的等值线作为低点位移分界线,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震中处于6月16日地磁低点位移分界线上。 对异常期间的中国大陆地区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形态进行统计, 发现其存在显著的分区特征, 低点时间为正的区域内日变化形态基本呈现W型, 低点时间为负的区域内日变化形态主要呈现V字型特征。 低点位移异常日期间, 中国大陆存在显著的高梯度带, 本文采用梯度值定量描述低点时间空间变化程度。 在6月13日正常日期间, 中国大陆地区未出现梯度值大于1.5 h/(°)的区域, 在6月16日异常日期间, 出现梯度值大于1.5 h/(°)的区域, 2013年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位于高梯度区边缘。 相似文献
99.
100.
As a fundamental study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Kuroshio to primary produc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we
investigated the seasonal pattern of the intrusion from the Kuroshio onto the continental shelf of the ECS and the behavior
of the intruded Kuroshio water, using the RIAM Ocean Model (RIAMOM). The total intruded volume transport across the 200m isobath
line was evaluated as 2.74 Sv in winter and 2.47 Sv in summer, while the intruded transport below 80m was estimated to be
1.32 Sv in winter and 1.64 Sv in summer. Passive tracer experiments revealed that the main intrusion from the Kuroshio to
the shelf area of the ECS, shallower than 80m, takes place through the lower layer northeast of Taiwan in summer, with a volume
transport of 0.19 Sv. Comparative studies show several components affecting 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across the 200 m
isobath line. The Kuroshio water intruded less onto the shelf compared with a cas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ide-induced bottom
friction, especially northeast of Taiwan. The variations of the transport from the Taiwan Strait and the east of Taiwan have
considerable effects on the intrusion of the Kuroshio onto the shelf.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