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全文 | 36711篇 |
免费 | 6732篇 |
国内免费 | 10409篇 |
测绘学 | 1962篇 |
大气科学 | 6122篇 |
地球物理 | 6296篇 |
地质学 | 20881篇 |
海洋学 | 6569篇 |
天文学 | 344篇 |
综合类 | 3098篇 |
自然地理 | 8580篇 |
2024年 | 261篇 |
2023年 | 690篇 |
2022年 | 1450篇 |
2021年 | 1593篇 |
2020年 | 1582篇 |
2019年 | 1865篇 |
2018年 | 1587篇 |
2017年 | 1721篇 |
2016年 | 1774篇 |
2015年 | 1870篇 |
2014年 | 2348篇 |
2013年 | 2235篇 |
2012年 | 2527篇 |
2011年 | 2468篇 |
2010年 | 2066篇 |
2009年 | 2449篇 |
2008年 | 2290篇 |
2007年 | 2534篇 |
2006年 | 2541篇 |
2005年 | 2227篇 |
2004年 | 2111篇 |
2003年 | 1916篇 |
2002年 | 1728篇 |
2001年 | 1430篇 |
2000年 | 1277篇 |
1999年 | 1217篇 |
1998年 | 957篇 |
1997年 | 926篇 |
1996年 | 793篇 |
1995年 | 645篇 |
1994年 | 611篇 |
1993年 | 497篇 |
1992年 | 418篇 |
1991年 | 332篇 |
1990年 | 210篇 |
1989年 | 235篇 |
1988年 | 146篇 |
1987年 | 99篇 |
1986年 | 49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22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9篇 |
1980年 | 11篇 |
1979年 | 17篇 |
1978年 | 14篇 |
1977年 | 15篇 |
1976年 | 3篇 |
1954年 | 9篇 |
利用MICAPS常规气象资料、ERA-Interim 0.25°×0.25°再分析数据、地面区域气象站逐小时观测数据、FY-2G卫星云图和榆林CR/CB雷达产品,对2017年7月25日20时—26日08时陕西北部持续强降水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降水过程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雨强大、范围小、移动慢、持续时间长,降水主要集中在夜间,大暴雨区具有典型的β中尺度特征;(2)西风槽的快速东移南压以及副高的稳定维持有利于槽前正涡度平流的加强及低层低值系统的发展,850 hPa新生的河套低涡和东南低空急流成为这次强降水过程的直接影响系统;(3)河套低涡是一个浅薄的热低压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低涡形成于弱的锋区中并具有不对称的暖心结构,成熟阶段和旺盛阶段低涡转变为对称的暖心结构,强降水产生在低涡发展成熟阶段,在低涡旺盛阶段降水达到最强;(4)河套低涡直接影响并控制着地面β中尺度低压的发生发展,β中尺度低压稳定在榆林西部,中尺度低压的西部和东部分别形成冷性辐合和暖性辐合,不断触发γ对流单体生成,不同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合并导致了降水的强烈发展。
相似文献现代南海上层水体结构具有鲜明的季节特征,反映了季节性风场通过动力与热力过程施加的强烈影响;这种风场对上层水体结构的调控同样存在于地质历史时期,借此,长时间尺度上的东亚季风强度变化能够在南海沉积中留下记录,对相关高分辨率样品的研究继而可以从海洋的角度发掘出新的季风信息,成为对现有古季风资料的重要补充。本研究利用南海北部岩芯总长为50.8 m的MD12-3432站位(19°16.88'N,116°14.52'E;水深2125 m)高分辨率沉积样品,通过浮游有孔虫属种组合及其转换函数恢复了400 ka以来冬、夏季海水表层温度及温跃层深度,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同时对比现代观测资料及黄土粒度等古季风记录,讨论了海表温度、温跃层深度变化与东亚季风强度、表层环流格局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北部海表温度具有显著的100 ka冰期-间冰期旋回,冬季海表温度降幅可达8℃,是冰期冬季风增强与表层环流变化的共同结果。此外,冬季海表温度与温跃层深度重建结果均具有明显的67 ka周期,可能代表了东亚冬季风风速在南海北部的变化周期。同时,温跃层深度中未出现100 ka周期,可能指示冰期-间冰期旋回中表层环流的变化对其影响较弱,温跃层的加深主要由东亚冬季风的增强造成。
相似文献利用1980—2017年华南地区30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逐小时降水数据、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分析华南前汛期(4—6月)降水统计特征,定义站点上短时(1—6 h)、中等时长(7—12 h)和长时(>12 h)降水事件,对比降水量、频次和强度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后的变化,以及所定义的西部内陆、东部内陆、沿海地区的异同。结果表明:(1)南海季风爆发后,研究区域平均而言,三类降水事件的降水量增多、小时降水强度增强,短时、长时降水事件发生频次增多,而中等时长降水事件发生频次有所减少。(2)从空间分布来看,南海季风爆发后,小时降水强度在整个华南地区均增强,西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尤为明显;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在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升高,而东部内陆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发生频次降低,因此,季风爆发后西部内陆和沿海地区的总降水量均显著增大,而东部内陆的总降水量变化不大。(3)西部内陆降水事件主要在夜间开始发生,持续时间越长的事件越早开始,且由西向东逐渐推迟;东部内陆短时降水事件主要在14时(北京时,下同)左右开始,季风爆发后更为明显,而时长大于6 h的降水事件的开始时间和峰值时间无明显的分布规律;沿海地区短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主要于05—08时开始,季风爆发后,在海岸线约50 km以内仍然如此,而较远离海岸线的短时降水事件主要于14时开始,沿海地区长时降水事件在季风爆发前、后都倾向于在夜间开始,并在日间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