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43篇
地球物理   133篇
地质学   107篇
海洋学   32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9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利用1955—2014年华北地区21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环流指数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近60 a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的变化趋势和突变、周期特征,并对其演变成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近60 a来,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频次呈现显著减少趋势,风切变频次在1967年出现由多到少的明显突变,且在1955—1965年、1992—2000年间存在准3 a的振荡周期,而在1980—1992年间准4 a的振荡周期较显著,这与同期华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周期较吻合。华北地区低层气旋性风切变出现明显转折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大气环流在前一年发生了较为显著的调整。  相似文献   
412.
遵义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忠 《贵州地质》2004,21(4):258-261
近年来遵义市两城区地下水污染日益加重,对地下水水质污染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地下水水质污染变化趋势,是当前区内地下水水质污染防治研究的首要任务。文中根据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指数F和累计超起始值污染指数Pi的计算结果,对地下水超起始值污染指数进行趋势面分析,并对水质污染态势进行类型分区,然后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13.
2010年玉树7.1级地震趋势预测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纲  刘杰  王博  郭铁栓  张永仙  周龙泉 《地震》2011,31(3):64-76
本文整理了自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至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前, 年度地震趋势预测和日常会商中提出的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及其分析意见。 结果表明, 玉树7.1级地震前存在一些较为明确的有关地震活动水平和危险区域判定的预测依据, 但由于玉树地区地震监测能力较弱, 缺乏较为可靠的中短期前兆异常, 因此未将该区划定为年度地震重点危险区, 仅在我国大陆地震形势预测和强震主体活动地区估计上有所涉及。 2010年青藏块体中东部地区强震危险性增强, 但由于玉树地区震前地震活动性异常以平静为主, 地震前兆数量也较少, 因此未能在玉树7.1级地震前形成短临预测意见。  相似文献   
414.
福贡县土地利用变化及演变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省福贡县1989、1999、2004年TM、ETM系列遥感数据作数据源,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域1989-2004年的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变化速度、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选用马尔柯夫模型对福贡县2010-2025年土地利用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农业用地迅猛增加,而天然林、草甸草地、水体在缓慢减少;天然林的减少主要转化为农业用地、灌木林、草甸草地。经预测表明,福贡县2010-2025年建筑用地、冰川积雪、未利用土地的面积将基本不变;人工林面积将增加;农业用地、天然林、灌木林、草甸草地的面积将减少;水体面积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415.
成渝地区工业产业趋同性及其绩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工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变迁分析了成渝地区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用区域配置系数和区位熵对主导工业行业进行了选择,结合相似系数进一步衡量了区域内工业分工协作情况,并利用利润率指标衡量了成渝地区在同构主导产业上的竞争力绩效.结果表明:成渝地区工业结构存在较严重的工业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主导工业行业也存在较严重的雷同,但各工业行业的竞争力绩效因专业化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产业趋同带来的效率缺失应分行业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416.
博州气候暖湿化中若干其他气候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博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简称)作为北疆暖湿敏感区之一,许多与农事活动有关的气候现象以及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发生了变化:≥0℃、≥10℃积温显著增加,主要营养生长期气温升高,延迟性低温冷害强度降低,阶段性低温减少;终霜与10℃活动积温初日提前,初霜与10℃活动积温终日推后;冬暖使得采暖成本降低,蔬菜大棚生产规模扩大,冬作物与牲畜安全越冬得以提高,冬季水电发电量得以保障;博乐市第一场透雨推后,透雨次数减少,干旱化趋势增加,同时山区日降水量达12 mm以上的降水次数增加,洪灾增加;冬季河谷日降水量达3.0 mm以上的中量降雪频次增加,山区稳定积雪期缩短;各地风灾频次减少,年平均风速、年日照时数显著减小、减少。作物营养生产期(5—8月)内,博乐气温日较差显著减小,温泉日照时间显著减少。对农业生产而言,这些气象要素的变化似乎总体利多于弊,对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而言,则反之。  相似文献   
417.
新泽5井水位趋势下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泽5井水位1997年以来呈趋势下降动态,至2002年底下降幅度达970mm。为解释该趋势下降的原因,首先对深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地热开采点的空间分布及地下热水开采量进行了详细调查,而后对华北油田采油和注水情况进行了了解。经调查研究表明,新泽5井1997年以来,水位的趋势下降,水位动态年变规律的改变,是井区及附近地区大量开采地下热水引起的。  相似文献   
418.
1962-2011年长江流域极端气温事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根据1962-2011 年长江流域115 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资料,利用线性倾向估计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法,并根据选取的16 个极端气温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极端气温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 冷昼日数、冷夜日数、冰冻日数、霜冻日数、冷持续日数分别以-0.84、-2.78、-0.48、-3.29、-0.67 d·(10a)-1的趋势减小,而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夏季日数、热夜日数、暖持续日数、生物生长季以2.24、2.86、2.93、1.80、0.83 、2.30 d·(10a)-1的趋势增加,日最高(低) 气温的极低值、日最高(低) 气温的极高值和极端气温日较差的倾向率分别为0.33、0.47、0.16、0.19、-0.07 ℃·(10a)-1;(2) 冷指数(冷夜日数、日最高气温的极低值、日最低气温的极低值)的变暖幅度明显大于暖指数(暖夜日数、日最高气温的极高值、日最低气温的极高值),夜指数(暖夜日数、冷夜日数) 的变暖幅度明显大于昼指数(暖昼日数、冷昼日数);(3) 空间分布上,长江上游区域冷指数的平均值大于其中下游区域,而暖指数和生物生长季则是中下游多年平均值大于上游区域(暖持续日数除外);(4) 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极端气温日较差之外,各极端气温指数之间均呈现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19.
新疆不同区域牧业雪灾损失时频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用新疆1952-2013年75个县707条雪灾害资料, 采用灰色关联评估模型以县为单位将新疆分为特重雪灾区、 重雪灾区、 一般雪灾区、 小雪灾区. 用气候趋势系数与五阶函数分析各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的长期变化趋势, 并用morlet小波分析其振荡周期. 结果表明: 全疆及各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基本都存在23 a左右的长周期, 14~17 a中周期, 10 a左右的小周期, 另外, 还存在5~7 a的小波动, 各区周期振荡的强弱及时间范围不同. 全疆及特重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长期以来有减少趋势; 而重雪灾区和一般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长期以来有微弱的增加趋势. 特重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长期变化趋势决定了新疆雪灾牲畜死亡数额的长期变化趋势, 全疆平均每年因雪灾牲畜死亡数额以0.4%的速率递减, 特重雪灾区每年按上一年度总额1.4%的速率递减. 由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 新疆有计划、 大规模推行牧民定居工程, 从而大大提高了新疆牧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以及冬春气温升高的缘故, 使得全疆及各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大大减少. 因为各牧业区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开始的时间不同, 使全疆各雪灾区牲畜死亡数额高值期(年代际与年际尺度振荡的活跃期)进入低值期(少发时期)的临界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20.
选取香港雷暴活动异常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0―2013年香港地区雷暴发生规律,利用可公度法对其未来雷暴异常年进行趋势判断,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太阳活动、ENSO事件与雷暴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1)1960―2013年香港地区雷暴活动呈现增加趋势,增长速率为2.6 d/10 a,与中国内陆大部分地区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相比,香港雷暴活动异常增强。2)香港雷暴活动异常年具有明显的可公度性,未来10年中,2017年的随机性概率为86.67%,不漏报的置信水平为81.25%;2018年的随机性概率为93.33%,不漏报的置信水平为87.50%,2017和2018年雷暴多发趋势信号较强,有可能为雷暴活动异常年。2017年可公度结构系表现为以1、3、5、8、15 a为主周期的平移对称;2018年表现为以1、4、5、8、12、15 a为主周期的平移对称。3)太阳黑子、ENSO与香港雷暴异常活动具有相关性。当太阳黑子处于低值区时,香港地区雷暴活动强烈,赤道太平洋海温异常偏暖时(厄尔尼诺),香港雷暴活动异常偏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