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9篇 |
免费 | 879篇 |
国内免费 | 9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43篇 |
大气科学 | 551篇 |
地球物理 | 771篇 |
地质学 | 2410篇 |
海洋学 | 537篇 |
天文学 | 531篇 |
综合类 | 434篇 |
自然地理 | 6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65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29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321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93篇 |
2010年 | 340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325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62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基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0(Regional Climate Model 4.0),分别选取BATS(Biosphere 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和CLM(Community Land Model)陆面方案,对2001-2005年中国的气候状况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及GPCP(Global Precipitation Climatology Project)降水资料进行对比,研究不同陆面方案对降水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陆面方案下,区域气候模式均较合理地模拟出了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变化;模拟降水对陆面方案敏感,RegCM_BATS总体上表现为正偏差,在东北区域的模拟偏差较大;RegCM_CLM表现为负偏差,在长江以南区域的模拟偏差较大;模拟结果的偏差在夏季较大,冬季较小;两模式模拟结果间的差异在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两模式均较准确地模拟了不同强度降水出现频率的分布形势,总体上RegCM_CLM模拟低强度降水偏多;高强度降水偏少,而RegCM_BATS模拟低强度降水偏少,高强度降水偏多;不同陆面方案对地表蒸发量以及地表潜热通量模拟的差异是导致模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地表蒸发对降水的影响较冬季更强;水汽平流输送对两模式模拟降水差异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2.
为解决能源问题而提出了地下闭式循环地热交换发电系统.该系统地下部分通过全井下套管形成一个封闭系统,克服了传统地热发电和干热岩发电受地质条件制约、对环境造成危害等缺点,是一种新型的不依赖位置、环境友好的地热发电系统.采用大位移技术进行钻井,应用悬链线技术对井身剖面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地下连接技术要求,应用分支井和膨胀套管技术固井,设计了水泥配方并进行了相关试验,优化了载热流体,计算了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的发电效率. 相似文献
993.
人类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远程耦合框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产生了一系列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远程耦合(Telecoupling,社会、经济、环境的远距离相互作用)科学概念和综合框架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为更好促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推广,本文系统解析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厘清各组成部分的定义和功能,梳理了框架的应用现状;通过对3个中国典型案例的阐释,展示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使用方法、结果分析及由此得出的科学意义和政策价值;最后描述了远程耦合综合框架使用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远程耦合综合框架的推广应用有助于以跨国家、跨地区、多尺度的视角,重新审视多个人类与自然耦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隐藏的远距离地理空间作用的科学价值,服务于有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促进全球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结合农业科技园建设观光农园的探讨——以潮州鹤陇山农业科技园与观光农园的规划设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经济和旅游业发展位于全国榜首,人多地少全国最为突出,但乡村旅游建设相对滞后,文中通过潮州市郊鹤陇山农业科技园与观光农园规划设计,论述了发展高新技术农业是新世纪广东农业必由之路,提出结合农业科技园建设,叠加农业观光园,把生态农业建设与旅游文化结合起来,是广东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5.
通过冰雹云模式模拟的一次冰雹云降水过程中降水粒子廓线和微波辐射传输模式结合,分析了冰雹云发展的不同阶段的微物理含量垂直结构变化及其对微波亮温的影响,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如果微波通道受到降水粒子散射和辐射的共同作用,如降水云早期的85 GHz亮温,成熟期的19 GHz亮温及消散期的37 GHz亮温,由于辐射和散射信息互相抵消,致使亮温随雨强的变化较复杂,这些通道亮温和雨强的相关性明显降低,不宜被用来反演地面雨强。2)根据19 GHz亮温随地面雨强或冰相粒子柱含量的改变,可以大致确定降雨云的不同阶段:在发展阶段,主要是降雨层以上的冰相粒子,尤其霰粒影响19 GHz亮温,致使其亮温与冰相粒子柱含量具有较好的负相关,而与地面雨强相关性较差;在成熟阶段,主要受雨水上层逐渐增加的辐射和冰相粒子散射共同作用,使得19GHz亮温与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的相关性都不太好;在消散阶段,19 GHz亮温主要受较强的雨水辐射影响,与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均有着较高的正相关。3)37 GHz是相对比较稳定的通道,其亮温与地面雨强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尤其与冰相粒子柱含量相关性更好,因此是反演地面雨强和冰相粒子柱含量的最佳通道。85 GHz亮温对降雨云体的中高层结构较为敏感,使得其亮温随地面雨强增加而降低的变化比较离散,不如37 GHz的集中。 相似文献
996.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86,38(3):295-316
Book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Marine Resources of Kuwait: Their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Non-oil Resources . Fatimah H. Y. al -Abdul -Razzak Recollections of a Revolution: Geography as Spatial Science . Mark Billinge , Derek Gregory and Ron Martin Entre l'Eden et l'Utopie . Luc Bureau Developments in Political Geography . M. A. Busteed The Elements of Graphing Data . William S. Cleveland R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 Paul J. Cloke and Chris C. Park Third World Atlas . Ben Crow and Alan Thomas Exploitation, Conservation, Preservation: A Geographic Perspective on Natural Resource Use . Susan L. Cutter , Hilary Lambert Renwick, and William H. Renwick . Wine Regions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 Harm Jan de Blij Regional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Policies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 George Demko The Geographer at Work . Peter R. Gould Change in the Amazon Basin . John Hemming Geography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 R. J. Johnston and P. Claval Urbanization in China: Town and Countryside in a Developing Economy 1949–2000 A.D. , R. J. R. Kirkby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for Pacific Microstates: Issues in Organisation and Management . Christopher C. Kissling Fluvial Forms and Processes . David Knighton The Urban Millennium . Josef W. Konvitz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 in Cartography . Mark Stephen Monmonier Field Guide to Soils and the Environment: Applications of Soil Surveys . Gerald W. Olson Northern Australia: The Arenas of Life and Ecosystems on Half a Continent . Don Parkes A Killing Rain: The Global Threat of Acid Rain . Thomas Pawlick From the Family Farm to Agribusiness: The Irrigation Crusade in California and the West, 1850–1931 . Donald J. Pisani Hybrid Maize Diffusion in Kenya . Franz -Michael Rundquist Warning and Response to the Mount St. Helens Eruption . Thomas F. Saarinen and James L. Sell Coastal Geomorphology in Australia . B. G. Thom Tropical Rain Forests of the Far East , 2nd ed . T. C. Whitmore The Dark Side of the Earth . Robert Muir Wood 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 for Geographer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 , Neil Wrigley 相似文献
997.
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在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州南沙泰山石化仓储区1期淤泥质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采用动静力排水固结法处理促淤饱和软黏土地基的基本思想和工艺。该工程施工与现场实时监测相结合,利用孔隙水压力、土体分层沉降和载荷试验等检测指标对加固效果进行了监测和检测。工程实践表明,采取动力即低能量“少击多遍”的强夯施工工艺,辅以填土预压和设置竖向塑料排水板的静力方法来加固淤泥质地基,其效果明显,促淤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抗变形性能显著提高,整体加固效果很好,工后各项指标完全达到或超过预期值。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武汉市供电局110联动报修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系统利用ATM网络和PSTN网络,在SQLServer数据库环境中实现配电故障的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999.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