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19篇 |
免费 | 879篇 |
国内免费 | 92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43篇 |
大气科学 | 551篇 |
地球物理 | 771篇 |
地质学 | 2410篇 |
海洋学 | 537篇 |
天文学 | 531篇 |
综合类 | 434篇 |
自然地理 | 6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94篇 |
2022年 | 165篇 |
2021年 | 217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252篇 |
2018年 | 151篇 |
2017年 | 234篇 |
2016年 | 229篇 |
2015年 | 262篇 |
2014年 | 318篇 |
2013年 | 321篇 |
2012年 | 347篇 |
2011年 | 393篇 |
2010年 | 340篇 |
2009年 | 390篇 |
2008年 | 325篇 |
2007年 | 304篇 |
2006年 | 337篇 |
2005年 | 306篇 |
2004年 | 262篇 |
2003年 | 259篇 |
2002年 | 201篇 |
2001年 | 169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107篇 |
1997年 | 91篇 |
1996年 | 69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49篇 |
1993年 | 30篇 |
1992年 | 31篇 |
1991年 | 29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5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132.
133.
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传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管式高效传热传质元件的工程应用进行理论探讨,根据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的形成机理及传热特性,通过建立单组分流体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得到了液膜速度和厚度解析解,并分析了在蒸发、冷凝时水平螺槽管的表面几何形状对液膜厚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液膜的厚度主要受表面张力和槽道表面几何形状的影响,在槽道内弯处较厚,而在槽道起始处较薄,冷凝时与蒸发时相比液膜厚度更薄,液膜分布更均匀。相对于光滑直管,水平螺旋槽管壁面液膜具有更均匀的厚度分布,具有更好的传热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134.
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特征、模式与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不仅重塑了区域发展格局,也改变了环境污染的分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探讨污染企业/产业转移对于污染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相关文献的梳理,系统归纳了污染企业/产业的概念和类别,总结了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特征、模式和动力机制。研究表明:① 官方文件、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规模是污染产业界定和分类的主要依据。② 污染企业/产业在不同的地理尺度上形成不同的转移模式:在城市内部形成分散式外围区转移、集中式功能区转移、远离敏感区转移三种模式;在省内城市间呈现出由发达城市向欠发达城市、由环境规制强的核心区向环境规制弱的边缘区的转移特征。邻省转移模式以经济较发达和环境规制较强的省份为中心,向邻近省份扩散,并形成向多省交界处、由河流上游省份向下游省份、沿交通线向次级城市的三种转移路径。跨省转移形成成本导向型、市场扩张型和政策推动型三种模式。③ 污染企业/产业的转移方向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和模式,包括区域、地理、经济、功能区、政策5种研究视角和15种转移方向。④ 污染企业的迁移方式包括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两种模式,后者包括迁移生产基地、工序外包、绿色并购与对外收购、建立子公司或分厂等。⑤ 影响污染企业/产业转移的因素既包括经济、社会、地理、政策等单因素,也包括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多维的复杂影响机制中,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企业的异质性、空间集聚效应、制度等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讨论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5.
Metamorphic veining and mass transfer in a chemically closed system: a case study in Alpine metabauxites (western Vanoi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 GOFFÉ F. BRUNET C. POINSSOT O. VIDAL N. FINDLING D. MENUT 《Journal of Metamorphic Geology》2011,29(3):275-300
In western Vanoise (French Alps), karstic pockets of Triassic‐to‐Jurassic metabauxites embedded in carbonate rocks and containing several generations of metamorphic veins were studied. During blueschist facies metamorphism, a cumulative amount of ~13 vol% of water is inferred to have been produced locally by successive dehydration reactions, and part of this fluid remained in the bauxitic lenses during most of the metamorphic cycle. Field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show that these rock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large‐scale fluid flow (closed‐system behaviour).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internally derived fluid has promoted the opening of fluid‐filled open spaces (as attested by the euhedral habits of vein minerals) and served as medium for mass transfer from rock to vein. Indeed, the vein infill is obviously the result of chemical interactions, at the millimetre‐to‐centimetre scale, between the rock minerals and the locally produced aqueous fluid. Two vein types can be distinguished based on mineralogical and textural features: (i) some veins are filled with newly formed products of either prograde (chloritoid) or retrograde (chlorite) metamorphic reactions; in this case, fluid‐filled open spaces seem to offer energetically favourable nucleation/growth sites; (ii) the second vein type is infilled with cookeite or pyrophyllite, that were present in the host rock prior to the vein formation. In this closed chemical system, the components for the vein infill minerals have been transferred from rock to vein through the fluid, in a dissolution–transport–precipitation process, possibly stress‐assisted. These different vein generations all contain Al‐rich mineral infills, suggesting that Al was a mobile element (cm scale) during metamorphism. In these HP rocks, fluid flow may have been restricted, and if so mass transfer occurred by diffusion in an almost stagnant fluid. Metamorphic veins can be seen as witnesses of fluid and mass redistribution that partly accommodate the rock deformation (lateral segregation).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建立传统元胞自动机(CA)模型时,如果样本数量不足,模拟效果往往非常不理想。提出了多源领域知识迁移CA模型,利用多个已有的旧样本数据集来帮助建立新的CA模型,并选取广东省深圳市作为试验区验证了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新样本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能够明显改善模拟效果,并且有效减小产生负迁移现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7.
��Oracle XML DB��XML�洢�������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ML???W3C????????????????????????????Web????????????????????????????Web Service?????????XML???????????????????????洢????XML????????????????????????????????????????Ч??XML?????????????????????????????????Oracle ????????Oracle XML DB???????о???XML DB??3??XML?洢???????洢??????????Ч?????????3??洢?????????????????洢XML???ο??? 相似文献
138.
基于TM/ETM影像的复合法遥感蚀变异常提取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甘肃龙首山干旱基岩裸露区碱交代岩提取、青海玉树地区大面积蚀变异常提取、江西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三个实例应用来验证"无损线性拉伸+去除和抑制干扰因素+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波段比值法+主成分分析)+密度分割"复合法在蚀变异常提取的应用效果。在甘肃龙首山提取的碱交代岩与在其两个子区实测的碱交代岩相比较,面积大于1个、1/2个、1/4个像元的碱交代岩提取率分别为100%、94.74%、80%。面积小于1/4个像元的碱交代岩成群出现,岩体之间相距较小,这些岩体也可以被提取出来,并且提取的面积有所扩大,结果显示面积大于1/4个像元的蚀变信息能够有效提取。在青海玉树地区提取的蚀变异常信息与与其区内的84个矿床(点)相比较,提取的蚀变与74个矿床(点)能够吻合,吻合率达88.1%。矿床(点)与提取的蚀变信息吻合关系为铁矿床>铜矿床>锌矿床>铅矿床,且多金属矿床多处于两种或多种蚀变异常叠合部位。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植被覆盖区蚀变异常提取效果相对差,但是提取的蚀变信息在野外得到较好验证。西部矿区矿床(点)与铁化蚀变吻合较好,北部矿区矿床(点)吻合较好,同时分析了部分矿床(点)未能与遥感蚀变异常吻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9.
苏77-5-8H井为苏里格气田苏77区块第一口利用水平井提高山23组开发效益的大斜度穿煤层水平井,目的层山23储集砂岩上部发育厚度25~30 m的碳质泥岩和煤层段,由于煤系地层的特殊性,钻进过程中易坍塌,且煤系地层正好处于入靶前的造斜井段,钻井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在分析了煤层井壁稳定机理基础上,针对苏77区块地层特性和水平井钻井施工的难点,分析了该井主要技术难点,重点从井眼轨迹轨道设计优化、轨迹控制及施工技术措施和钻井液技术等方面对该井安全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为今后同类井钻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0.
介绍了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任务和特点,分析了3S技术的应用,比较了航测与遥感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发展,总结了航测法制作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底图的工作流程和利用航测软件的立体测图模块绘制图斑地类线的方法。实践证明,利用航测法制作二调工作底图能够提高地类界线的准确度从而提高地类图斑的面积计算与统计的精度;减轻外业调查工作量,优化流程,具有突出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