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531篇
  国内免费   728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1410篇
地球物理   1091篇
地质学   216篇
海洋学   83篇
天文学   424篇
综合类   115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202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98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四川地区强震发生条件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祖智  唐荣昌 《地震研究》1997,20(2):185-192
根据发震断层的时代,发震构造的应力和几何结构条件,对四川地区的强震发生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孕育和发生强震的断层主要晚更新世以来,特别是全新世以来活动的断裂;强震多发生在主压力方向与断层交角成30°~60°之间的最危险滑动角值范围,走滑断层的斜列状结构,断裂的交叉结构,断裂的枢纽结构,断裂上的弯曲,转折部位以及断裂带上的横向隆起,拗陷及其交接部位都是发震构造的结构特征,有利于强震的  相似文献   
62.
胡先明 《地震研究》1997,20(2):193-198
山西省平陆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南端,为了分析该地区未来的长期强需求潜势,本较系统地分析当地的破坏性地震及1500年以来的有地震地震资料,并进一步应用中国在陆特征的地震轮回模式及其复发时间概率模型估算法当前特征地震轮回的平均时间间隔,以及从1995年起未来百年内复发强震的概率,结果表明:未来100年来该地区复发强震的危险性很高,未来50年内复发强震的危险性也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63.
唐山地震的超晚期强余震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华北历史地震的重复性和免疫性,认为在唐山周围85km,200年内,对6级地震具有一定的免疫性;在研究了唐山地震序列自身的衰减规律后,认为在今后几十几强余震的最大活动水平为5级,发生6级以上土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如何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作强烈地震的临震预报,详细叙述了利用地下水宏观异常预报地震三要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中强地震前油井动态异常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油井映震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油井动态异常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映震灵敏井孔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应力易于集中的构造条件的控制,特别是断层的又汇处、转折端和断裂带,这是与其他流体观测项目的相同之处;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油井动态前兆异常形成的三种力学过程,即岩土力学过程、水动力学过程和气体动力学过程以及油井特有的二种”放大”作用(变径和气体膨胀)的观点;解释了油井动态震前多为正异常的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66.
“96.8”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云团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青文  张迎新 《气象》1997,23(10):39-43
1996年8月3-5日河北省的西南部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过程。此次特大暴雨,主要是8608号台风登陆后减弱为低气压西北上,副热带高压加强西进,低层从东北部有弱冷空气扩散南下,在暴雨区域形成湿斜压锋区,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致使台我低压北方形成3个中尺度对流云团所致。  相似文献   
67.
An analysis of the Zihuatanejo, Mexico, earthquake of 1994 December 10 ( M = 6.6), based on teleseismic and near-source data, shows that it was a normal-faulting, intermediate-depth ( H = 50 ± 5 km) event. It was located about 30 km inland, within the subducted Cocos plate. The preferred fault plane has an azimuth of 130°, a dip of 79° and a rake of −86°. The rupture consisted of two subevents which were separated in time by about 2 s, with the second subevent occurring downdip of the first. The measured stress drop was relatively high, requiring a Δσ of about a kilobar to explain the high-frequency level of the near-source spectra. A rough estimat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seismogenic part of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below Zihuatanejo, based on the depth and the rupture extent of this event, is 40 km.
This event and the Oaxaca earthquake of 1931 January 15 ( M = 7.8) are the two significant normal-faulting, intermediate-depth shocks whose epicentres are closest to the coast. Both of these earthquakes were preceded by several large to great shallow, low-angle thrust earthquakes, occurring updip. The observations in other subduction zones show just the opposite: normal-faulting events precede, not succeed, updip, thrust shocks. Indeed, the thrust events, soon after their occurrence, are expected to cause compression in the slab, thus inhibiting the occurrence of normal-faulting events. To explain the occurrence of the Zihuatanejo earthquake, we note that the Cocos plate, after an initial shallow-angle subduction, unbends and becomes subhorizontal. In the region of the unbending, the bottom of the slab is in horizontal extension. We speculate that the large updip seismic slip during shallow, low-angle thrust events increases the buckling of the slab, resulting in an incremental tensional stress at the bottom of the slab and causing normal-faulting earthquakes. This explanation may also hold for the 1931 Oaxaca event.  相似文献   
68.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叶淑芬  魏魁生 《地球科学》1996,21(3):267-271,T001
在总结松辽盆地白恶系层地层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密集段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标志,经分析,大多数重要反射与密集段相关而并非是层序边界,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在密集段中首次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为区内白垩纪海水进侵的提供了新的证据,由稳定同位素分析,密集段形成了缺氧,相对可容纳空间最大及水体最深时期。  相似文献   
69.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汪集Yang 《地学前缘》1996,3(3):96-100
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在自然界和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这类地热系统在阐明地区构造活动性、地热资源形成、分布以及水-岩相互作用和有用元素富集成矿等方面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的特点及其形成模式、在我国的分布,并以漳州地区为例作出实例剖析。  相似文献   
70.
应变软化在甘肃红柳河辉长质糜棱岩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的辉长质糜棱岩发现于甘肃北山红柳河蛇绿岩套中。在简单说明了糜棱岩的地质背景及特征、描述了变形岩石的显微构造特征之后,重点对糜棱岩形成过程中的应变软化机制作了论述。探讨了软化岩的存在、组构调整、粒度缩小,长石的动态重结晶,水以及主导变形机制的不断调整与转化等应变软化机制,在应力作用下使岩石逐步软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得出这种糜棱岩是在拆离剪切作用下,应力在蛇绿岩中的软化岩石辉长岩中集中,从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