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32篇
  免费   7156篇
  国内免费   9074篇
测绘学   3653篇
大气科学   5555篇
地球物理   8457篇
地质学   22424篇
海洋学   4918篇
天文学   3480篇
综合类   2656篇
自然地理   6119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766篇
  2022年   1499篇
  2021年   1736篇
  2020年   1614篇
  2019年   1980篇
  2018年   1456篇
  2017年   1670篇
  2016年   1767篇
  2015年   1893篇
  2014年   2381篇
  2013年   2329篇
  2012年   2465篇
  2011年   2595篇
  2010年   2277篇
  2009年   2808篇
  2008年   2689篇
  2007年   2834篇
  2006年   2751篇
  2005年   2495篇
  2004年   2239篇
  2003年   2089篇
  2002年   1816篇
  2001年   1567篇
  2000年   1595篇
  1999年   1391篇
  1998年   1219篇
  1997年   895篇
  1996年   775篇
  1995年   630篇
  1994年   613篇
  1993年   527篇
  1992年   381篇
  1991年   336篇
  1990年   232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150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22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基于文献记录的黑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霞  张志强 《冰川冻土》2017,39(3):490-497
流域的旱涝灾害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是流域水资源演变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历史文献资料重建了西北内陆河黑河流域公元0-1949年的旱涝灾害等级序列,结合滑动平均、小波变换处理等方法,探讨了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的频数特征、旱涝变化的周期特征及其与气候冷暖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对公元1000年以后的旱涝灾害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存在5个旱灾高发阶段(1230-1270年、1430-1530年、1640-1760年、1860-1890年、1900-1940年),3个涝灾高发期(1650-1690年、1730-1790年、1830-1910年),并呈现出旱涝灾害频发的态势;1000-1949年期间,流域旱涝灾害存在4个准周期变化,对比发现这与太阳黑子活动等环境变化周期有紧密的联系;1580年以前,气候冷暖是影响旱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因子,但16世纪以后,旱涝灾害交替频发,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该现象。所以,定量辨析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旱涝灾害的影响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62.
We investigate the growth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nd associated climate change by applying oxygen and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in Cenozoic strata in the southwestern Qaidam basin. The X-ray diffraction and isotopic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carbonate minerals are mainly authigenic and they do not preserve any evidence for detrital carbonate and diagenesis. The isotope data show large fluctuations in the δ18O and δ13C values in the middle–late Eocene, indicating relatively warm and seasonal dry climat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the δ18O and δ13C values in the Oligocene and the positive shift of the δ13C values from the Eocene to Oligocene suggest that the climate changed to arid in the Oligocene. However, the δ18O values show negative shift,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lobal cooling event. During the Miocene, the δ13C values vary between –2‰ and –4‰, whereas the δ18O values show continuous negative shift. The mean δ18O values decrease from –8.5‰ in the early Miocene to –10.0‰ in the late Miocene. The stable isotope-based paleoaltimetry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levation of the southwestern Qaidam basin was approximately 1500 m in the middle–late Eocene and Oligocene. Subsequently, during Miocene the crustal uplift process started and the elevation reached approximately 2000 m in the early Miocene and 2500 m in the late Miocene, which suggests large-scale growth of the northern Tibet Plateau during the Miocene.  相似文献   
963.
This article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gravity wave analysis based on satellite measurements including MODIS, AIRS, AMSU, MLS, DNB, COSMIC,HIRDLS and SOFIE. Besides, a few ground-based observation results and numerical model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some cases of joint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observations with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models in the gravity waves were listed. In general, th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in near-space environment,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analyze the scales of gravity waves induced by different sources,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instabilities and waves as well as their patterns, the impacts in the climate process, wave-wave interactions and wave-flow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data.  相似文献   
964.
长期以来,学者们普遍认为垂直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南北向裂谷是东西向伸展的构造形迹。现代GPS观测数据却显示,喜马拉雅造山带东西位移(分)量很小,甚至为零。综合前人资料,喜马拉雅造山过程可划分为热造山(25~13Ma)及造山后(< 13Ma)冷却两个时期,热造山期具有受热膨胀,物质向外运移的特点,高喜马拉雅热隆挤出并触发各主要断裂(MCT、STD、GCT)活动,印度板块向北汇聚速率下降。造山后则表现为冷却收缩,前期构造-热活动停止或减弱,印度板块向北汇聚加速。研究认为,南北向裂谷与高喜马拉雅等冷却过程的东西向收缩。且被局限于东、西两个构造结之间有关。并据此建立了裂谷的冷缩成因模型,模型估值与地质事实很吻合。  相似文献   
965.
折射层析成像法测试隧道围岩松动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应用折射层析成像法在乌鞘岭特长隧道中的测试,说明该方法对于横向速度变化不均一,过渡带速度渐变的地质情况具有分辨率高、图像直观、易于解释,适合对隧道围岩松动圈的测试.  相似文献   
966.
二密铜矿位于二密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矿床产于松顶山序列石英闪长岩与侏罗系火山岩接触带附近,矿体受多组断裂联合控制,矿体多呈脉状,主成矿期在花岗斑岩株侵入固结之后。成矿热液来源于深部,沿300°±断裂带及34°±断裂带运移至容矿构造中成矿。300°(4)与34°(6)两条主干断裂带交汇部位一带可能是主要成矿区。  相似文献   
967.
通过对抚顺市地下煤层、煤质及赋气状态、储气构造的分析,确定了保护城市,开发煤层气资源的经济空间。  相似文献   
968.
牙哈—英买力地区是塔北隆起上的主要油气富集区,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的观点一直主导着该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的思路。但储层精细描述揭示了牙哈—英买力地区除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外,还发育有暴露浅滩型、层间古岩溶型、白云岩型储层。其中位于古潜山面之下经风化作用改造的白云岩型储层是最有勘探价值的,勘探成功率高。其次是暴露浅滩型储层,油藏类型有早成藏残留型和晚成藏型。暴露浅滩型、层间古岩溶型和白云岩型储层也是很有勘探价值的储层类型。早成藏型原生油气藏,位于寒武系—奥陶系与志留系呈假整合接触的地区,与古潜山无关。古潜山风化壳型储层可以形成晚成藏型油气藏,但目前试油结果均为水层,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69.
沙与尘虽然都是岩石物理风化的产物, 但在风力作用下, 习性截然不同。拜格诺用严格的物理实验证明, 尘粒能随风远走高飞, 而沙粒却只能在地面附近跳跃前进。从北方侵袭华北平原的所谓沙尘暴, 实质上都是尘暴。对历次重大天气事件沉积物的分析, 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尘暴物质的源头不是来自有沙, 而是有尘的地方; 从而可以使人们采取正确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70.

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是晚更新世古北界最典型的动物之一,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北美地区。了解真猛犸象的食物结构对探讨其演化乃至灭绝极具科学意义。目前,通过真猛犸象化石及伴生动物群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真猛犸象的食物结构,国际上已有不少报道,却缺少东亚地区的研究案例。为此,本文以黑龙江省大庆博物馆馆藏的东北地区晚更新世真猛犸象及伴生动物群的骨骼化石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包括真猛犸象、披毛犀、马科、牛科等9种33个个体的C、N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动物中,真猛犸象具有最高的δ15N值,高于植食和肉食动物。显然,与其他动物相比,真猛犸象具有独特的摄食行为,可能受到生态环境、生理特点、食粪行为等多个因素的影响。结合国际上已发表的关于真猛犸象化石的同位素数据,笔者发现:真猛犸象的食物来源较为稳定,食物专门化程度较高。由此可见,真猛犸象具有的独特摄食行为,可能是其不能很好适应更新世晚期环境和气候变化而造成灭绝的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