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48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51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1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稻作的起源与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然而关于水稻向南传播的路径和时间节点尚有诸多疑问和缺环。广东茶岭遗址是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到商周时期的重要遗存(约4500~3700 cal. a B.P.)。文章综合植硅体、大植物遗存等多方面的证据,来探讨茶岭遗址水稻遗存性质和先民生计方式,并尝试归纳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进程。研究显示,至少在距今4400年前,茶岭先民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新石器时代末期,该聚落的生业经济结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先民同时从事水稻种植、采集业和狩猎活动来维持生计。商周时期,水稻的种植规模有所扩大,采集业仍是先民食物来源的重要组成。通过对岭南地区的史前水稻遗存梳理发现:新石器时代末期,栽培稻开始出现在岭南地区并获得较大发展,分别在距今5000年、4500年前后传入广东和广西地区;此后在4500 a B.P.左右遍布粤北石峡文化各遗存中,并沿珠江进一步向岭南内陆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扩散。茶岭遗址发现了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直接测年最早的水稻大植物遗存。该研究打破了珠三角地区史前渔猎采集经济结构模式的固有观念,为进一步了解水稻在岭南地区的传播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52.
论气象信息的有效传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前国内及广西气象信息的传播内容、途径和传播效果的分析,提出利用多媒体优势互补的重要性以及注重气象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达到为大众防灾减灾和生产生活提供更快捷、及时、有效的服务信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3.
液化场地上土体侧向变形对桩基影响研究评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总结了地震作用下桩基震害现象以及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液化引起地面侧向扩展对桩基的影响方面理论模型和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4.
ThebackgroundfeaturesofnaturalenvironmentandtheharnesingpaternforthespreadofsalinelandintheSongnenPlainZHANGBaiChangchunInsti...  相似文献   
55.
LIU Ren-yi  LIU Nan 《地理学报》2001,11(2):187-192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to study flooded area and damage evaluation has been a hotspot in environmental disaster research for years. In this paper, a model for flooded area calculation and damage evaluation is presented. Flooding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source flood’ and ‘non-source flood’. The source-flood area calculation is based on seed spread algorithm. The flood damage evaluation is calculated by overlaying the flooded area range with thematic maps and relating the result to other social and economic data. To raise th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the model, a skipping approach is used to speed seed spread algorithm and all thematic maps are converted to raster format before overlay analysis. The accuracy of flooded area calculation and damage evaluation is mainly dependent upon the resolution and precision of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data, upon the accuracy of registering all raster layers, and up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This model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Zhejiang Province Comprehensive Wat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The applications show that this model is especially useful for most counties of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相似文献   
56.
1 Introduction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aerialandspaceremotesensingtechnique,thedigitalcamerahasbeenexplored ,andmappingexperimentswiththiskindofdigitalimagesarebeingprocessedastheregularmodeofareophotogrammetry .Ontheotherhand ,thetechniqueofintegrationo…  相似文献   
57.
58.
研究了华北中强地震前3年Morishita播散指数的空间演化,发现Iδ异常几乎都是首先在远离震中的地方出现,并逐步向未来震中集中,这种规律可为地震的地点预报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9.
一种基于Cross-Validation的盲图像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云 《测绘学院学报》2004,21(4):259-261,265
图像盲复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可利用的信息不足,目前已有的图像盲复原算法一般都是有先验知识,如非负和有限支持域的限制。但在实际中目标的支持域是未知的。文中介绍了CV(cross-validation)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CV原理的支持域确定方法的详细步骤;并针对计算大的问题提出了一定的改进。最后给出了实验结果,证明CV确定支持域的方法对于图像盲复原是有一定价值的。  相似文献   
60.
In this paper, the technique of quasi-lossless compression based on the image restoration is presented. The technique of compression described in the paper includes three steps, namely bit compression, correlation removing and image restor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The quasi-lossless compression comes to a high speed. The quality of the reconstruction image under restoration is up to par of the quasi-lossless with higher compression ratio. The experiments of the TM and SPOT images show that the technique is reasonable and applic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