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2篇
地质学   105篇
海洋学   27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79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881.
农旅融合发展作为当前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为实现乡村振兴,促进新型乡村社会关系下的旅游产业差异化、合作化、创新化发展,基于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关系特征,梳理乡村社会关系转型要素构架,构建农旅融合视角下亲缘、地缘、业缘、志缘、外缘关系综合作用的新型乡村社会关系“五缘增上”机理模型。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结合GIS空间分析陈界村农旅融合发展中的社会关系特征,总结得出:乡村社会的五缘关系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相互反馈,亲缘关系趋向功利化,但仍占主导地位,非亲缘关系正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最终,从乡村五缘互补发展路径、乡村人才凝聚振兴路径、利益联合共同信任路径三方面提出发展意见,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82.
Forest parks provide important recreational and tourism bene?ts to residents, so it is essential to know what residents’ perceptions are regarding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forest parks for participatory forest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forest park recreational value in the phys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in Shanghai according to questionnaires completed by 658 respondents, and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eational value and residents’ social variables by multiple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MCA).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The recreational value of forest parks is perceived as most important in the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while in the social dimension it is appreciated the least. 2) In terms of the differences in forest park recreational value in suburbs and rural areas, the social value in rural area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than in the suburbs, and the psychological value in suburb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ural areas. 3) Regarding the social variables which characterize residents in suburbs and rural areas, females and younger groups tended to assign higher scores to recreational value than males and older groups. Moreover, citizens with low education or low income also assigned higher scores to recreational value compared to more educated or higher-income reside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 the recreational value characteristics of Shanghai forest parks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which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est resources and contribute to reasonabl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883.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协同合作模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志才  张凌媛  黄诗卉 《地理研究》2020,39(6):1370-1385
以2008年、2012年和2016年为时间截面,基于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理论,借助软件Ucinet 6.0分析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旅游经济联系的空间结构及网络特征,并探讨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合作发展的协同模式及对策建议。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和总量快速增长,城市间联系逐渐密切,向均衡方向发展;在流向上,广、港、澳为资源要素流出的城市、其余城市担任接收角色,整体网络扩散效应大于联动效应;网络密度与节点中心性整体上升,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可划分为广州-佛山、香港-深圳-东莞、珠海-中山-澳门3个不同的凝聚子群。基于“分层网络协同发展”思路,提出“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市合作圈-全域旅游目的地网络”的路径以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空间的合作升级。  相似文献   
884.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育程度日益完善,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各省区网络中心性指标分异性逐步减小,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区排名稳居前列,重庆、福建、内蒙古等省区排名波动上升,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排名相对滞后;网络整体呈核心区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西南地区持续扩展,而边缘区范围逐步收缩态势;网络密度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构成负相关关系,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则与之相反,网络中心性各指标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885.
转型期中国大城市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采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及心理健康调查”专题数据,基于流动人口对城市和家乡的身份认同情况,结合多项分类Logistic模型等计量分析,探讨了流动人口身份认同的模式、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流动人口身份认同分为融合型、同化型、分离型和边缘型,总体上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城市身份认同较低;②除了个人因素以外,流动人口的身份认同还受到城市和家乡的双重影响,例如城市住房、社区类型、城市歧视感知、城市行为观念适应、乡愁情感以及家乡土地等因素;③存在从分离型到融合型、再到同化型的衍化路径,但部分流动人口会从分离型转化为边缘型;④ 同化型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满意度高于其他类型流动人口。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在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制度设计中,需从城乡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并积极推进其实现身份认同上的同化。  相似文献   
886.
刘莹  李琳  张喜艳 《地理研究》2020,39(12):2779-2795
以2003—2017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成的40470组两两城市对为样本,采用效率增值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协同网络演变及成因。结果表明:① 中国区域经济协同网络密度呈现三周期、双缺口变化特征,高强度协同作用偏向东部地区的东向性特征凸显;② 协同网络经历了星型覆盖格局-双区扇形发散格局-单区扇形发散格局-多层嵌套新格局的转变,表现为跨越东中西部地区的远距离协同,跨域性特征突出;③ 东部城市比较优势、经济联系和产业分工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协同作用的东向性,而远距离协同作用利于整合区域差异化比较优势,降低资源争夺和重复建设风险,促进全域高效产业分工体系和跨域性协同网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7.
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176个国家及地区的83类制造业半成品或成品的贸易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构建2001、2006、2011和2016年总体与分产品的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分析不同时期各类网络的拓扑变化特征。随后,基于各网络拓扑指标建立产品内分工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的参与度指数,并构建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一步揭示演化背后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总体看,全球制造业生产网络的成长性与连通性先升后降、凝聚性趋于稳固、层级性具有明显的“马太效应”,这一演化特征受世界各国全球化进程、要素配给、基建水平、地理区位等因素影响。分产品看,生产要素替代性越低、附加值越高的制造业产品生产网络的演化速率较快、参与门槛较高;而生产要素替代性越高、附加值越低的制造业产品生产网络的演化速率较慢、地域关联较强。  相似文献   
888.
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结构急剧变迁。研究基于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 的统一,以贵州西江苗寨为例,综合遥感解译分析、GIS空间分析及定性分析等方法,揭示了旅游影响下民族村寨社会空间演化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①西江苗寨空间形态和功能演化规律与旅游发展线性相关,整体呈现抱团集聚、垂直分异与旅游异质性的特征;村寨从生活自居空间转化为多元势力协商的空间,并逐步演化为以旅游为主导的混合型空间,内部差异显著。②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动力源于利益主体对空间资源的占据和生产的“推力”以及游客对异质文化的诉求的“拉力”叠加。③“空间实践、空间再现以及再现的空间”的生产逻辑成为村寨社会空间演化机理。④旅游影响下村寨社会空间演化呈现非均衡性实践特征,权利-资本空间“簇”和“柱”形成,但村寨精神文化空间仍就稳固。该研究为后续社会空间物质性与精神性转换关系、路径以及机制提供一定指引。  相似文献   
889.
陈希  孙嘉  赵彤 《世界地理研究》2020,29(1):202-213
刺激感知是衡量观赛者对大型赛事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以往研究中往往被忽视。以澳门格兰披治赛车为例,研究观赛者对大型赛事刺激感知因素的影响机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型检验与调节作用分析,同时将样本按观赛者来源与参与次数进行多群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赛事独特性感知、社会互动和知觉拥挤对赛事刺激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赛事独特性感知对赛事刺激感知的影响强于社会互动和知觉拥挤,观赛者的赛事刺激感知正向影响游憩满意度,并与游憩满意度均正向影响赛事忠诚度;(2)期望差异因素作为调节变量进行交互项强化作用检验,结果显示赛事刺激感知对游憩满意度和赛事忠诚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影响;(3)多群组比较分析表明不同类型观赛者在赛事独特性感知、社会互动、知觉拥挤对赛事刺激感知,赛事刺激感知对游憩满意度和赛事忠诚度,游憩满意度对赛事忠诚度之间均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90.
基于FCS框架的城市文化产业景观生态特征及网络关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统的产业研究多基于数量结构的分析范式,忽视产业集聚形态层面呈现的规律性。论文尝试基于高德地图POI数据,从微观到宏观尺度分析地理嵌套层级关系,构建企业(firm, F)-集群(cluster, C)-系统(system, S)多尺度结合的FCS产业生态分析框架,基于产业分类标准将城市文化产业POI点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健身和娱乐休闲5大类,选取济南市城区为案例区,利用500 m蜂巢格网,综合POI点核密度分析、景观产业生态学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文化产业点集聚、产业集群景观与产业系统网络关联的特点。研究结论如下:① 通过建立基于POI点数据的文化产业分类体系,利用区位商模型建立从产业点到产业景观的研究手段,拓展文化产业空间研究的新视角;② 济南市文化产业具有连片集中与分散聚集的特点,景观镶嵌体空间形态特征存在区域异质性,不同产业类型彼此交织构成生态网络,系统层面存在耦合关联,其中娱乐休闲业表现出群体数量优势,而广播影视业却扮演着关键物种的角色。相应的发现可为不同层面的产业调控与政策优化提供依据,深化了产业区位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拓展了地理微观大数据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