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132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2138篇
地球物理   809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7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30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27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179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38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利用1980—2015年6—8月我国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评估CWRF模式(Climate-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多种参数化方案对我国夏季日降水的模拟能力,并考察累积概率变换偏差订正法(CDFt)的订正效果。通过将广义帕累托分布(GPD)引入到偏差订正模型中,提出针对极端降水的累积概率变换偏差订正法(XCDFt),检验和评估其对极端降水订正的适用性。结果显示:CWRF模式微物理过程选用Morrison-aerosol参数化方案组合对我国降水场的模拟较好,CDFt订正效果良好;XCDFt偏差订正模型能够较好地提取模式建模与验证时期变化信号,订正后相比订正前与观测极端降水的概率分布更为接近;经过XCDFt订正后华南、华中和华北地区20年一遇的极端降水重现水平较模拟值更接近观测值,可为CWRF模式提高极端降水的业务预测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2.
利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二维面对称分档云模式(two-dimensional slab-symmetric detailed spectral bin microphysical model of Tel Aviv University),对2016年9月4日16:00(北京时)前后我国华东地区的一次暖性浅对流云降水过程进行模拟,模式模拟的强回波中心高度和最大回波强度范围与观测基本一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小于1 μm的吸湿性核的播撒减雨试验,分别考虑了不同播撒时间、不同播撒高度以及不同播撒剂量的敏感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云的发展阶段早期播撒能起到更好的减雨效果,播撒时间越早对大粒子生长过程的抑制作用越强,随着播撒时间向后推移,受抑制作用最显著的粒径段向小粒径端偏移;在云中心过饱和度大的区域下方进行播撒,减雨效果更加明显,当播撒剂量为350 cm-3时,地面累积降水量减少率可达23.3%;另外,随着播撒剂量的增加,减雨效果更加显著,甚至能达到消雨的效果。因此,在暖性浅对流云中合理地播撒小于1 μm的吸湿性核能达到较好的减雨或消雨效果。  相似文献   
123.
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79—2016年NCEP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南海季风爆发的年代际转折与东亚副热带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在1993/1994年出现年代际转变, 1979—1993年爆发时间相对偏晚, 夏季华南降水偏少, 长江中下游至日本南部降水偏多; 1994—2016年爆发时间偏早, 夏季华南降水偏多, 长江中下游到日本南部降水偏少。南海季风爆发时间年代际转折与夏季东亚副热带降水关系可能受到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强度的调控, 季风爆发时间与菲律宾越赤道气流有显著正相关, 且均在1993/1994年间存在年代际转变。在1994—2016(1979—1993)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 菲律宾越赤道气流偏弱(强), 澳大利亚北部有偏北(南)风异常, 将暖池的热量往赤道输送, 使得赤道对流增强(减弱), 产生异常上升(下沉)运动汇入Hadley环流上升支, 增强(减弱)的Hadley环流导致下沉主体偏北(南), 促使副高脊线偏北(南), 从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往华南地区(江淮到日本南部)输送水汽增强, 所以华南(江淮到日本南部)夏季降水偏多。   相似文献   
124.
深入挖掘气象站点的观测降雨数据,研究区域降雨的雨型规律,对于洪涝灾害预警和减灾措施制订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北省2005-2017年3189个站点逐小时降雨观测数据,进行"场雨"的划定,进而提取历史上各场雨的累积雨量、时长指标.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DTW相似性算法进行场雨雨型的自动归类,将场雨分成Ⅰ-Ⅶ共7种雨型,包括...  相似文献   
125.
AMSU资料变分同化及在暴雨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利红  沈桐立  王洪利 《高原气象》2007,26(5):1004-1012
在中尺度数值模拟中,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天气预报创新基地开发的GRAPES三维变分同化系统,对AMSU-A/B微波遥感资料进行了同化试验,研究了这种资料在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中的作用。以2003年7月4日的一次暴雨过程为例,分析了同化结果及模拟结果,结果表明:(1)单独同化AMSU-A资料主要改进了初始温度场,而单独同化AMSU-B资料主要改进了初始湿度场;(2)无论是同化AMSU-A资料还是同化AMSU-B资料,对暴雨预报都有一定的改进作用,但是同化AMSU-B资料的改进作用更明显;(3)同时同化AMSU-A/B资料比只使用其中一种资料的模拟效果好,可以更好地改进模拟的暴雨落区及强度,使结果与实况更加接近。使用AMSU资料,对我国夏季暴雨数值预报有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6.
分析了目前泥石流临界雨量确定常用方法存在的问题 ,以及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中实验降雨量确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提出以兰利 ( Langlie)法为指导进行实验 ,使实验降雨量的确定有了理论依据 ,减少了取得可靠实验结果所需实验次数 ,从而使泥石流临界雨量实验研究更趋完善和可行  相似文献   
127.
Chinese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often brings huge economic losses, so the prediction of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is necessary.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leading mode of Chinese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from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analysis. The predictor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Arctic sea ice concentration(ASIC) and regional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in selected optimal time period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that Arctic sea ice(ASI) plays in the appearance of EOF1 may be strengthening the high pressure over North China, thereby preventing water vapor from going north. The contribution of SST is mainly at low latitudes and characterized by a significant cyclone anomaly over South China. The forecast models using predictor ASIC(PA), SST(PS), and the two together(PAS) are established by using data from 1980 to 2004. An independent forecast is made for the last 11 years(2005-201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OR) skills between the observed and cross-validation reforecast principal components(PC) of the PA, PS, and PAS models are 0.47, 0.66, and 0.76, respectively. These values indicate that SST is a major cause of Chinese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during 1980-2004. The COR skill of the PA model during the independent forecast period of 2004-2015 is 0.7, which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PS and PAS models. Thus,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Chinese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in recent years has changed from low latitudes to high latitudes. The impact of ASI on Chinese summer extreme rainfall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28.
Yang  Chongyao  Huang  Yongmei  Li  Engui  Li  Zeqi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19,29(9):1527-1547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Rainfall intercep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lly utilization of rainfall in water limited areas. Until now, studies on rainfall partitioning process of...  相似文献   
129.
The Impact of the Indian Ocean Dipole(IOD) and the El Ni?o 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event for Indonesian rainfall has been investigated for the period from 1950 to 2011. Inter-annual change of IOD and ENSO indice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Indonesian rainfall. By using the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we found a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OD and Indonesian rainfall on the time scale of nearly 2.5–4 years.Furthermore, the positi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ENSO(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 at Ni?o3.4 area indices) and Indonesian rainfall exists for shorter than 2 years and between 5.5 to 6.5-year time scales.  相似文献   
130.
自1995年开始,黑龙江省进入建国后的第二个干周期。黑龙江省云水资源比较丰富,据专家分析,每年通过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平均增水约为5×108m3左右,仅占空中可利用水资源的0.2%,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潜力十分巨大。加强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缓解黑龙江省水资源短缺困境、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