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259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33篇
综合类   10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parallel programming issues that are relevant to th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spatial data handling procedures on current parallel computers through sample implementations of the Douglas line simplification procedure. Using source code-equivalent implementations of the Douglas procedure,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arallel implementations, compares thei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o those of a sequential implementation, and identifies critical components of the parallel implementations that enhance or inhibit their overall performance values. The results of this work show that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strategies are crucial to obtaining large speedup values over comparable sequential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92.
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系统是为实现国际地球观测组织总体战略目标而设立的区域地球观测合作计划,旨在面向亚大区域国家对地球观测技术的应用需求,保障亚大区域地球观测空间信息的精准获取与主动服务,增强地球观测技术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该计划由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成员国共同提出,并对亚大地区的所有国家和参与组织开放。通过国际地球观测组织亚大区域政府间合作机制,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框架,积极协调区域内的地球观测资源设施的互联互通、技术合作与共享服务,促进亚大区域国家在社会经济关键领域的应用,共同应对可持续发展、全球变化和重大灾害的挑战。  相似文献   
93.
Global change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ives of humankind. Earth observation can help to better understand our earth and cope with global change.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more reliable environmental data sets, digital earth is becoming a popular way to monitor the Earth and provide information to researchers and decision makers 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social benefits. Therefore, accessing data with lowering costs is essential for digital earth. Nevertheless, there are big challenges in ensuring the feasibility of access to Chinese remote sensing data. This paper outlines som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in realizing data sharing,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core reasons leading to these challenges, and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to overcome the challenges. Amongst the main challenges are differences in data policy to gain access to satellite data, diverse data formats, and delivery mechanisms. The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decision makers is to define a more open policy and for the scientist the challenge is to implement these polices for the benefit of all.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adopt policies encouraging more open distribution and access to their data, in order to generate an improved digital earth with increased benefits to human society.  相似文献   
94.
WebGIS优势是通过互联网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发布和应用,以实现空间数据的共享和相互操作。将WebGIS和富客户端技术引入Web服务器日志管理领域,从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实现框架等几个方面设计了Web服务器日志管理系统开发框架,并开发了某工业园区信息共享平台日志管理系统。该系统可以高效便捷地实现网络访问数据空间可视化、访问流量在线监控、访问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功能,为Web服务器运行维护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
基于我院承担的"哈尔滨市群力新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从"创新"的角度简要介绍了系统建设框架、数据组织以及系统建设重点等内容。  相似文献   
96.
地理信息共享是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中的一大热点,其中地图符号的共享尤为重要。针对目前地图符号共享所面临的主要障碍,文中从地图符号的定义出发,利用图元参数法建立通用地图符号表达模型,并采用XML语言完成符号的描述,最后通过符号配置,生成由通用几何图形组成的符号化结果,从而实现地图符号的共享。在vc++环境下开发通用地图符号化组件和符号制作软件,通过实例符号的制作和应用,验证该地图符号表达机制的可行性和通用性,符号化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7.
In this paper, two cases of data consistency problems are discussed in Multi-user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When a user updates some spatial data that have been accessed by other users in database, or executes an UNDO/REDO operation, data consistency will probably be destroyed. To solve the problem caused by the first case, a “Notification-Reread Method” is introduced. As for the second cas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tudied.  相似文献   
98.
随着黑河流域时空数据的快速增长,已有的黑河信息系统在共享效率、数据分析及平台架构等方面存在缺陷,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本研究针对目前平台的缺陷重新设计新版数字黑河信息系统(NDHRIS)的整体框架,从观测、数据及模型三个角度实现新版数字黑河信息系统的新功能。首先从基础设施、服务及应用三个层面介绍系统整体设计,其次详细阐述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功能改进,最后,讨论了该系统仍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目前该系统已业务化运行,数据量超过5 T,共1 058条元数据,向大约100个研究所和50个项目提供了大约8 TB数据集和5 000个数据服务,有效提升了黑河流域科学数据的共享效率,支撑全球寒区监测计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
加强应急管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应急管理地理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目前国内省级应急平台建设的主要模式。本研究建立了应急联动一张图和地理信息应急服务总线,对省级应急资源多源、异构、动态、多时相信息整合技术难题进行探索,实现了地理信息服务与全市各级应急系统的业务融合。目前,研究成果已融入重庆市应急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在多个部门的应急业务系统中得到有效的集成应用,为形成全市应急资源全方面共享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马利  陶迎春  张保钢  关丽 《北京测绘》2011,(1):36-38,45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简称北京院)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测绘院,每年约完成5000余件工程测量任务,其对工程测量数据共享的需求具有代表性.在调研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各部门工程测量数据情况的基础上,首先对院内工程测量数据的现状和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工程测量数据共享机制的建议,供领导在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