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32篇 |
免费 | 2006篇 |
国内免费 | 321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98篇 |
大气科学 | 5225篇 |
地球物理 | 1453篇 |
地质学 | 3188篇 |
海洋学 | 521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388篇 |
自然地理 | 143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9篇 |
2023年 | 279篇 |
2022年 | 401篇 |
2021年 | 467篇 |
2020年 | 461篇 |
2019年 | 552篇 |
2018年 | 429篇 |
2017年 | 465篇 |
2016年 | 406篇 |
2015年 | 481篇 |
2014年 | 598篇 |
2013年 | 660篇 |
2012年 | 643篇 |
2011年 | 590篇 |
2010年 | 469篇 |
2009年 | 553篇 |
2008年 | 486篇 |
2007年 | 581篇 |
2006年 | 540篇 |
2005年 | 448篇 |
2004年 | 391篇 |
2003年 | 369篇 |
2002年 | 285篇 |
2001年 | 294篇 |
2000年 | 260篇 |
1999年 | 181篇 |
1998年 | 200篇 |
1997年 | 158篇 |
1996年 | 162篇 |
1995年 | 146篇 |
1994年 | 114篇 |
1993年 | 89篇 |
1992年 | 71篇 |
1991年 | 43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32篇 |
1988年 | 31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6篇 |
1976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采用?800 mm模型土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探究砂卵石中土压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诱发地层变形特征。同时,补充开展三维离散元仿真以挖掘室内试验难以获取的掌子面失稳信息,并研究隧道埋深对掌子面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掌子面失稳发展到地表后,沉降曲面呈上大下小逐步收缩的沙漏状,影响范围小于砂土地层。考虑盾构动态掘进过程后,卵石颗粒接触关系变化十分剧烈,掌子面稳定性被削弱,极限支护压力随之增大。掌子面极限支护压力随隧道埋深基本呈线性增加,极限支护压力与初始支护压力之比则随埋深增大而减小。掌子面失稳机制可根据隧道埋深划分为3种模式。与既有研究相比,考虑了盾构动态掘进过程与实际工程更加接近,可为确保砂卵石地层土压盾构隧道施工掌子面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2.
A synoptic climatology of warm season heavy rainfall is developed from patterns of 850 mb thermal advection over the Appalachian region. Heavy rain events ar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and orientation of a warm air advection (WAA) ridge, a feature found in nearly two-thirds of the events. Numerous study events occur within the conditionally unstable region of the WAA ridge. In fact, numerous occurrences of heavy rainfall are tied to a superpositioning of a WAA and air mass instability ridge in the vicinity or upstream of the heavy rain area. 相似文献
83.
石笋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记录的陕南地区4200~2000a B.P.高分辨率季风降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陕南祥龙洞石笋XL2的19个230Th年龄、218个氧同位素分析以及896个Sr/Ca分析数据,高分辨率重建了4200~1972a B.P.期间陕南地区季风降雨变化.重建结果显示陕南地区这一时期季风降雨有显著的127~105a和57a周期,可能分别受控于太阳活动、PDO和/或AMO的变化.重建时段有3次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分别发生于2200~2100a B.P.,2900~2700a B.P.和3600~3400a B.P.,其中2900~2700a B.P.干旱事件对应于北大西洋地区2.8ka冷事件.对比研究显示,尽管祥龙洞石笋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整体一致,但除了2900~ 2700aB.P.干旱事件之外,其他两次干旱事件在董哥洞石笋记录中并不明显.而尽管总体上祥龙洞和和尚洞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要大,但XL2的3次干旱事件在和尚洞记录都有明显体现.有精确年代控制的祥龙洞、董哥洞及和尚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差异,揭示晚全新世我国季风降雨在十一百年尺度存在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84.
西北地区45a来降水异常的时空变化及其标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西北地区(73°~113°E,30°~50°N)157个气象站的1960—2004年日降水观测资料,通过非参数趋势检测和旋转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年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进行研究.根据降水特征的差异,西北地区可以划分为西北东北部、东南部、西北部、西南部、中北部及中南部等6大区域.结果表明:西北地区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降水变化趋势则是东南为负、西北为正,变化幅度东南大于西北.根据每个分区的降水序列标度特征,采用消除波动趋势分析方法,对6个分区45 a来降水时间序列所纪录的大气动力过程影响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定量区分区域气候系统和局地要素对不同区域降水贡献的差异及其年代际变化. 相似文献
85.
三江平原气温降水变化分析——以建三江垦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温及降水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其变化必然会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等产生重大影响。利用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15个农场气象站1965~2002年气温和降水资料,运用气候趋势系数和一元回归分析法进行气候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来本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气温以0.50℃/10a幅度升高,不同季节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增幅最大,达0.82℃/10a。气温升高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最大的增温中心位于南部边缘,气温倾向率大于0.60℃/10a。降水趋势性变化不显著,但仍呈弱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倾向率为-1.90mm/10a,四季降水量以秋季减少最为显著。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突变分析,结果表明气温突变出现在1987年,降水突变出现在1980年和1997年,但降水突变不明显。研究三江平原建三江垦区的气候变化对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6.
近47 a来黑河流域的降水时空特征分析及预报评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1960—2006年黑河流域13个气象站, 地面气温、降水等观测资料,对该流域降水的气候年代际特征及干旱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降水量,由于受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和不同尺度大气环流的影响,流域内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南北差异很大, 呈现为东南多西北少, 但降水日数的年月分布和流域的地理分布与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总体上变化均呈波动性上升状态。同时,对2000年承担黑河流域分水的预报任务中研制的黑河流域降水预报服务系统输出的24~48 h降水量预报过程的准确率进行了TS评分检验。证明该系统对黑河流域的降水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预报产品在气象服务工作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今后的精细化预报业务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7.
88.
89.
华南前汛期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利用1957-2001年华南地区74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同期NCEP/NCAR逐日再分析格点资料,对华南前汛期(4-6月)不同降水时段的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华南前汛期降水由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两个时段组成。锋面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4月,为典型的由冬到夏过渡的环流形势,华南地区高空为平直的副热带西风急流,大气层结稳定,水汽来源主要是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副高仍控制南海地区,华南地区水汽输送主要来源于阿拉伯海的西风输送和西太平洋副高南侧东风的转向输送及孟加拉湾的西南输送;南海夏季风爆发后,副高东撤退出南海地区,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加强并与孟加拉湾水汽输送连通,华南区域内对流发展;夏季风降水时段盛期主要集中在6月,此时南亚高压跃上高原,华南地区处于南亚高压东部,对流发展极其旺盛,强大的南半球越赤道水汽输送越过孟加拉湾和南海地区向华南地区输送。 相似文献
90.
The contribution of aeolian processes to fluvial sediment yield from a desert watershed in the Ordos Plateau,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arid zones, many active aeolian dunes terminate at ephemeral and perennial desert rivers. The desert rivers show very high rat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that cause deleterious downstream effects on the river system and ecology. High sediment loading has been attributed to severe water erosion of sparsely covered watersheds during infrequent but heavy rainfall. Although aeolian erosion is known to lead to high rates of wind‐blown sand transport, direct confirmation of whether the aeolian processes accelerate or inhibit fluvial sediment loss is lacking. Here, we show that an aeolian‐fluvial cycling proces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high rate of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a Sudalaer ephemeral desert channel in the Ordos Plateau of China. Frequent aeolian processes, but low frequency (once every 3 years on average) flooding, occur in this region. Wind‐blown saltating grains appeared to be unable to cross the desert channel because of interruption of channel‐induced recirculating air flow, and therefore tended to settle in the channel during the windy seasons, leading to channel narrowing. During flooding, this narrowed channel was found to yield a threefold increase in suspended sediment loading and a 3.4‐fold increase in the weight percentage of the 0.08–0.2 mm sediment fraction on 18 July 2012. Loss of stored aeolian sand due to channel erosion accounted for about half of the total sediment yield in this watershed.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aeolian processes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sediment yield from a watershed characterized by aeolian‐fluvial interplay and also suggest that the drier the region and the greater the aeolian process, the more the aeolian process contributes to fluvial sediment yield. Copyright © 2013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