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In this paper, a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 and sand-dust storm has been made by using 40 years meteorological data of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in northern China, which include farmland, grassland, sandland, gobi and salt crust. These metrological data comprise sand-dust storm days and strong wind days. By analyzing, we can find that there are certain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days of sand-dust storm and strong wind for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 which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and-dust storm. But there are pronounced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lying surface. The sand-dust storm days of grassland, gobi and salt crust, with smaller interannual variation are obviously less than strong wind day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nd-dust storm days of farmland and sandland increase evidently, even in many years, are much more than strong wind days. The differences are mainly induced by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different underlying surface on sand-dust storm. Grassland, gobi and salt crust with stable underlying surface are not prone to sand-dust storm under strong wind condition. Whereas, the underlying surface of farmland and sandland is unstable, that is easy to induce sand-dust storm under strong wind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2.
长春市"2000-04-07"远源沙尘湿沉降携带细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吴东辉  胡克  王云  杨德明 《中国沙漠》2003,23(6):652-655
2000年4月5日~7日袭击我国西北地区北部、华北、东北南部、黄淮地区的扬沙或沙尘暴波及到长春市,带来了大量降尘的同时,还有大量细菌侵入。据长春市中西部解放立交桥和南湖公园取样测定,4月7日市区“泥雪”湿沉降,经实验室48h细菌培养,需氧细菌含量解放立交桥每毫升样品8.9万个、南湖公园10.5万个,市区每平方米“泥雪”携带细菌量平均达6.4亿个左右;细菌生化反应鉴定,未发现致病菌存在,杂菌数量及种类很多,解放立交桥与南湖公园样品细菌种属组成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3.
叶燕华  王平鲁 《中国沙漠》2004,24(3):355-359
使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西北地区春季短期沙尘天气预报方程,提出对小概率事件的MOS预报方法的改良办法,结果表明,通过天气分型及天气事件等级划分的方法可以修正沙尘天气的概率分布,使得用MOS方法制作的沙尘天气的预报结果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4.
青藏高原沙尘及其可能的气候意义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20  
利用1961-2000年高原91个站的气象实测资料并结合高原沙区分布状况,分析了近40a青藏高原沙尘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高原具备发生沙尘暴的前提条件,大片的流动沙丘和大片荒漠化土地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充足的沙源,年沙尘暴发生频率非常高,大体有以羌塘高原为中心向东南逐渐减少的趋势。从12月至翌年4月,沙尘暴发生中心从藏南的雅鲁藏布江上游河谷地区依次逐渐向北扩展到羌塘高原南部、羌塘高原及塔里木盆地南部,这种季节性摆动与副热带西风急流的位置变化密切相关,加上高原海拔4000~5000m的高度,细粒物质被轻松地扬升到西风急流区,传往遥远的北太平洋地区,高原成为远程传输最高效的沙尘源地之一。沉降在北太平洋的沙尘,加强了海洋生物泵的效率,进而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5.
沙漠是重要的沙尘源区,沙漠地区近地表水平输送的沙尘物质通量及其随高度的变化是沙尘输送过程的重要特征。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若羌平坦沙地的风沙观测场,利用BSNE集沙仪对沙尘暴天气过程中近地表2 m内不同高度沙尘物质的水平输送进行了观测,对其随高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近地表水平运动的沙尘通量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观测点沙尘物质的水平通量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与高度的关系可用幂函数表示;约66%的沙尘在地表50 cm高度以内传输;80%的沙尘在地表100 cm高度以内传输;观测点2009—2010年12次沙尘暴天气过程,通过0~2 m高度的单宽总输沙量为3 627.9 kg·m-1,PM80、PM50的输送量分别为1 430.4 kg·m-1、216.2 kg·m-1。  相似文献   
136.
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资料在沙尘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敏仲  魏文寿  何清  王柯  王娟 《中国沙漠》2011,31(2):352-356
为利用风廓线雷达(WPR)开展沙尘天气研究,分析了2010年4月19—20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WPR探测沙尘天气个例。研究表明,WPR可以在沙尘天气工作,其探测资料能及时反映中小尺度三维流场特征,通过WPR提供的水平风场、信噪比(SNR)、垂直速度、大气温度等资料,可从多角度了解沙尘天气过程。在此次过程中,信噪比出现了比较清晰的大值层,SNR大值层所处高度初步认为是沙尘被输送的高度,SNR大值出现和结束的时间既对应着沙尘天气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低空风场出现切变的时刻,正好对应扬沙天气的开始,低空风向转为东风和东南风的时刻正是强沙尘暴开始的时间,低空东风的维持是此次沙尘天气发生的动力条件。此外,RASS系统能监测到沙尘天气过程前后低空大气温度的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37.
塔里木盆地一次东灌型沙尘暴环流动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和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对2006年4月10日塔里木盆地发生的一次东灌型沙尘暴,从气候背景、环流形势、螺旋度场、锋生次级环流、温度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此类沙尘暴强盛期的环流动力结构。结果表明:①里咸海脊、乌拉尔脊、新地岛脊同位向叠加,西西伯利亚横槽转竖南下,引导泰米尔半岛强冷空气爆发直插新疆,东灌进入南疆盆地,造成大范围沙尘暴天气;②西西伯利亚地面冷高压爆发性南下并强烈发展是造成此次沙尘天气的根本原因;③盆地前期的干暖形势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④沙尘暴区上空螺旋度垂直分布为低层正值、高层负值,构成低空强辐合、高空强辐散的上升运动区,揭示强旋转上升运动是大范围沙尘暴发生的动力条件;⑤高空急流入口区次级环流下沉支导致高层动量下传 ,促使对流层中低层风力加大,冷锋南压,驱动沙尘天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8.
浑善达克沙地春季沙尘暴期间沙尘启动及传输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5,他引:3  
岳平  牛生杰  刘晓云 《中国沙漠》2008,28(2):227-230
沙尘暴是一种强烈的风蚀过程,同时又加剧了荒漠化进程。沙尘气溶胶的生态环境及气候效应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采用“IMGRASS”春季野外实验期间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东南部的桑根达来观测点得到的沙尘气溶胶的粒谱,计算了该沙地10 m高度的沙粒启动速度,并估算了该沙地沙尘气溶胶的传输距离。  相似文献   
139.
一次秋季沙尘暴的诊断和天气雷达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伏村  付有智  李红 《中国沙漠》2008,28(1):170-177
使用NCEP 1°×1°每天4次的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0月5日发生在甘肃、内蒙古西部、蒙古国南部沙尘暴天气的位势涡度、干侵入、局地垂直螺旋度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流层高层的高位势涡度库位势涡度柱向下、向南伸展,在等熵面陡立处,垂直涡度分量急剧增大,使锋面低压迅速发展,低空急流形成;高空干冷空气向东南下侵,蒙古国南部从西到东的大风、沙尘暴由下滑冷锋引起,持续时间长,强度强;河西走廊、内蒙古西部的大风、沙尘暴由上滑冷锋引起,持续时间短,强度相对弱。利用张掖CINRAD-CC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对导致张掖沙尘暴的β中尺度双阵风锋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第二条阵风锋使风速忽然加大,阵风锋的辐合上升使沙尘扬起抬升,能见度讯速下降。  相似文献   
140.
哈尔滨沙尘沉降物的化学风化特征及物源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哈尔滨2006年3月10日沙尘沉降物的化学组成及化学风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iO2、Al2O3和TFe2O3含量分别为54.87%、13.27%和5.63%,三者之和达73.77%;CaO、MgO、K20、Na2O、TiO2、P2O5和MnO含量分别为3.78%、2.57%、2.63%、1.76%、O.77%、0.24%和O.11%.沉降物中的常量元素多表现为迁移淋失,Mn和Ti明显富集而Mg和Fe轻微富集,元素的迁移淋失率依次为:Na>P>K>Si>Al>Ca>Fe>Mg>Ti>Mn;微量元素除Nb、Sr迁移淋失外,其余元素表现出富集特征.与哈尔滨2002年沙尘沉降物、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与古土壤、晚第三纪红粘土、镇江下蜀土及宣城风成红土等典型风成堆积物进行对比分析,(A1+Fe+Ti+Mn)/(Mg+Ca+K+Na)比值、成分变异指数ICV、CIA等化学风化参数及A-CN-K化学风化趋势图均显示,哈尔滨沙尘沉降物经历了低等化学风化程度,明显强于兰州黄土和古土壤,弱于洛川黄土,显著弱于洛川古土壤、西峰红粘土、镇江下蜀土和宣城风成红土.哈尔滨沙尘源区处于大陆化学风化的早期,气候生物状况好于西北地区,包括沙漠和黄土高原在内的西北地区不会是哈尔滨沙尘沉降物的物源区,或者至少不是主要物源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