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98篇 |
免费 | 1192篇 |
国内免费 | 1883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50篇 |
大气科学 | 4095篇 |
地球物理 | 587篇 |
地质学 | 1002篇 |
海洋学 | 158篇 |
天文学 | 11篇 |
综合类 | 151篇 |
自然地理 | 8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235篇 |
2021年 | 285篇 |
2020年 | 289篇 |
2019年 | 346篇 |
2018年 | 250篇 |
2017年 | 289篇 |
2016年 | 246篇 |
2015年 | 279篇 |
2014年 | 360篇 |
2013年 | 419篇 |
2012年 | 369篇 |
2011年 | 346篇 |
2010年 | 253篇 |
2009年 | 289篇 |
2008年 | 260篇 |
2007年 | 348篇 |
2006年 | 289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180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24篇 |
2001年 | 125篇 |
2000年 | 126篇 |
1999年 | 73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5篇 |
1995年 | 57篇 |
1994年 | 47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1961—2014年广东32个气象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ann Kendall检验、功率谱分析、计算趋势系数等统计诊断方法,分析了广东小时强降水在年以及前、后汛期的气候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广东年、前、后汛期多年平均小时强降水的次数、强度、降水量和贡献率的空间分布均呈沿海向内陆递减。近54年来,广东平均小时强降水的次数、强度、降水量和贡献率在年以及前、后汛期的时间尺度上均为显著上升的趋势,与同期广东年暴雨次数和年降水变化不明显有明显差异。广东大部分测站小时强降水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其中珠三角增加最为显著。近54年来广东年和前汛期小时强降水次数存在3.7年和22年、后汛期存在3年左右的显著周期震荡。广东年和后汛期小时强降水次数在1993—1994年发生增加的突变,前汛期小时强降水次数没有突变发生。 相似文献
992.
Effectively managing groundwater relies heavily on estimating the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that may infiltrate the subsurface and supply groundwater.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novel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a stochastic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quantity of precipitation that may recharge groundwater.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is also investigated based on an unconfined aquifer with an unbound, infinitely extended boundary condition. Moreover, a spectrum's relationship to the precipitation and groundwater level variation is also derived.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can be obtained from the solution of the spectrum equation. Furthermore,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key variable on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ocation of an observation well affects the estimated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If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area is large enough,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becomes insensitive to the lo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 well. The spectrum'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and groundwater level variation is also applied when estimating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upstream of the Cho‐Shui River alluvial fan. According to those results, the precipitation recharge coefficient is 0·03 and the amount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from precipitation is 35 million tons of water annually upstream of the Cho‐Shui River alluvial fan.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3.
994.
刘惠云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01,24(3):9-11
利用1979-1995年6-8月逐月的100hPa平均高度场资料及相对应的降水资料,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月的南亚高压的环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别总结出了南疆和北疆降水偏多月及降水偏少月时南亚高压环流特征不同的8种类型。 相似文献
995.
南京市强降水天气长期动态及变异性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南京市1951~2016年汛期(6~9月)各月降水资料,分析研究区强降水天气的长期动态及变异性规律。长期动态结果表明,近66年来南京市强降水天气发生频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0.31次;不同规模强降水中,暴雨、大暴雨天气发生频率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暴雨天气呈显著增加。多年(7a、10a、15a)月际排序值滑动标准差均通过置信度99%显著性检验,强降水天气变异性呈显著下降趋势;强降水天气汛期盛行月份趋于集中(7月),月间格局趋于稳定,与多年的月际排序值滑动标准差得出强降水天气变异性呈下降趋势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6.
Zhang Sheng Li Tongjin Wang Liankui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shan Guangzhou 《《地质学报》英文版》1997,71(4):433-445
The Changkeng gold-silver deposits consist of a sediment-hosted,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 and a replacement-type silver deposit. The mineralizations of gold and silver are zoned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licification of carbonate and clastic rocks, so that siliceous ores dominate in the deposit. The mineralizing temperature ranges mainly from 300 to 170℃, and K+, Na+, Ca2+, Mg2+, and Cl- are the major ions in the ore-forming fluid. Calculations of distribution of metal complexes show that gold is mainly transported by hydrosulphide complexes, but chloride complexes of silver, iron, lead, and zinc, which are transformed into hydroxyl and hydrosulphide complexes under neutral to weak-alkaline circumstances in the late stage, predominate in the ore-forming solutions. Water-rock interaction is confirmed to b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silver ores by computer modelling of reaction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 with carbonate rocks. The solubility analys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997.
利用1981—2020年气象台站的实测降水数据,对CRA40、ERA5、JRA55和MERRA2这4种再分析月降水数据在内蒙古地区的降水分布特征,与实测降水的相关性和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内蒙古地区4种再分析降水数据的空间分布与台站降水基本一致,误差分析表明CRA40与MERRA2的数据质量较高,ERA5次之,而JRA55数据质量相对较差。(2)CRA40和MERRA2在1983—1986年存在明显的降水低估,ERA5在2005年之后的内蒙古中东部出现明显的降水低估,JRA55在115°E以东存在明显降水高估,在115°E以西则以降水低估为主。(3)4种再分析月降水数据的年内最大均方根误差和绝对误差均集中在6—8月,与台站降水相关系数的年内最小值均出现在7月,内蒙古夏季汛期是再分析降水误差产生的主要时段。 相似文献
998.
基于1980—2020年秋季江西省83个气象观测站逐月降水数据,利用EOF方法分析了该地区秋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江西省秋季降水场主要有4种类型,分别为全区型、北湿(干)南干(湿)型、西湿(干)东干(湿)型、中心湿(干)南北干(湿)型,累计贡献率为86.7%。1980—2020年,全区型和中心湿(干)南北干(湿)型降水呈增加趋势,而北湿(干)南干(湿)型和西湿(干)东干(湿)型降水呈下降趋势。其中全区型降水分布的年份占比75.6%,主要受大尺度大气环流的影响。北湿(干)南干(湿)型降水分布的年份占比17.1%,这是由于赣北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较多,而中南部在背风坡,降水较少,同时秋季赣北处于副热带高压边缘,且受到台风外围的影响,易发生降水,使得南北降水呈反相位变化。 相似文献
999.
区域降水分布定量测量及其在IMGRASS综合试验中的应用方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综合分析现有地基测量降水时空分布方法及设备条件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雷达-雨量计联合测雨及雷达-辐射计联合遥感降水分布方法作为IMGRASS综合试验中的降水测量方案。除了介绍方法的原理、探测方案外,还讨论了误差来源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以1962—2006年粤北地区7个站4—6月前汛期降水量资料为基础,将前汛期降水量与74项环流指数资料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了影响粤北地区前汛期降水量的16个关键环流指数因子,分别应用投影寻踪回归、BP神经网络和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前汛期降水趋势预测模型,对粤北地区前汛期降水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投影寻踪回归和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能力均优于传统的逐步回归模型。其中,PPR模型比BP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